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从2007年开始大规模选聘大学生村官,计划三年时间选聘3万名大学生到村任职,政策实施已有两年时间,取得了明显实效,但村官本人仍面临着身份不清、前途不明等问题,村干部和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政策也评价不一,此项政策的现实与愿景出现了差距。通过个案县的调查阐释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丹奇 《时代经贸》2011,(2):243-244
一、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进展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政府为了破解“三农”难题创新实践出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生事物。正是1995年江苏省的全国率先招聘一批大学生到村担任村干部,开创了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干部的先河。到现在经过15年的探索和发展,为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的全面展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村官期满后何去何从,是困扰现任以及准备成为大学生村官群体的最大顾虑。因此,了解当前大学生村官再就业的现状,认清大学生期满后的可能方向,将有助于稳定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并有助于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党中央一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与制度性建设,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城乡人才合理流动、强化大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根据调查的数据和资料阐述了宝鸡市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有效实施、推进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程苗 《经济研究导刊》2012,(31):104-106
通过对江苏、山东、安徽等地240名大学生村官的问卷调查,初步分析了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需要及其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村官在择业时,重经济报酬、职位晋升等"实利",而轻声望地位等"虚名";(2)在目前的职业发展阶段,大学生村官最需要的是获得薪酬福利、职位晋升等外在成就;(3)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村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也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生力量。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大学生村官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影响和制约大学生村官自身发展与效能发挥的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设计和改进犬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的一些方法。对于推动大学生“村官”工程建设实践,构建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快速普及,其执行过程中突显了诸多问题,如待遇标准偏低、身份处境尴尬、工作推动艰难、专业技能偏离、前途发展困惑等。这些问题的复杂性使得任何单一向度的研究都不能获得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全面系统的理解,因此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分析不可能完全依赖于某一种单一视角,运用管理、政治、法律多元途径来分析大学生村官政策,可以深化对这一政策的理解,改善政策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8.
现实生活中,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已经凸显出来。“村官”腐败现象的屡屡发生,正在成为危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毒瘤。一些村官的腐败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干群关系的紧张,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滑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南滑县留固乡、八里营乡等乡镇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从而对大学生村官对建设新农村起到的积极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王依 《时代经贸》2010,(14):226-227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尤其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村去实践。在这种大背景下,从2008年起,各省每年定期通过严格考核程序,公开选拔一批年纪轻、素质高、能力强的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农村担任“村官”。该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提高了基层农村党政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高校部分就业难问题。从长远眼光来看,大学生“村官”计划对高校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创新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村官创新创业,对于推进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意愿和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完善政策体系和帮扶机制、拓展创业资金的来源渠道三个层面,就如何提升大学生村官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皖婷 《经济师》2023,(6):107-108
文章以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洛古河村为例,研究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生活的引领作用。首先对大学生村官政策进行解读,其次对大学生村官对于农村生活发展的作用从基层组织建设、生活环境、产业创新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最后以洛古河村为例,举例说明大学生村官对于优化基层组织建设、改善环境问题、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原地区大学生村官现状浅析——以河南省中牟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对河南省中牟县委县政府、乡镇机关、农村基层干部、广大农民群众及大学生村官进行调研和对数据资料的系统分析,了解该政策在基层的实施现状。对大学生村官在建设新农村起到的积极作用、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例由村民自我组织召开的“村官”罢免大会于2001年7月22日在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水心村举行。水心村282名农民冲破重重阻力,经历艰辛,耗时1年,终于在这次大会上成功罢黜了4名不受信任的村委会干部。回首艰难罢免路,村民代表董志平感慨万千……“水心村委会这颗树 已经烂透了” 水心村位于温州市城郊,隶属鹿城区城郊乡。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宝贵的土地资源使该村寸土寸金、“富甲一方”。由此也产生了相当突出的利益分配、民主权利等问题,直至引发了“村官”与村民的激烈矛盾。 2000年6月初,水心村 1…  相似文献   

15.
经济百衲     
1、中组部聘10万高校毕业生当村官 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并与全国七大省市(上海、福建、河南、甘肃、宁夏、山西、海南)的现任大学生村官进行交流,对这些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当地村民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了问卷调查,进一步调查分析农村需要什么样的村官,大学生村官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及如何培养,以此为大学生村官政策更好地实施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村官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国大学生村官计划已经深入推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官正满怀激情的走向农村,施展自己的抱负与才华.大学生村官,正日益成为我国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阻碍原因,对大学生村官参与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以求对大学生村官发展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决策者生态理性和决策者自利性的假设条件下,心理学中的后悔理论可以引入到经济学的预期效用理论中.作为预期效用理论的辅助,后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决策悖论问题.改进的后悔理论认为:预期后悔和预期欣喜情绪可以转化为人们决策的动机——避免后悔或者追求欣喜;在预期效用值相近的情况下,避免后悔或追求欣喜成为了影响人们进行决策的主要因素.避免后悔或追求欣喜的决策动机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偏好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19.
MichaelCarter  姚洋 《经济学》2004,3(4):983-1002
本文扩展了农地产权方面的经验研究文献,将转让权纳入分析之中。本文的理论模型证明,在不完全劳动力市场下,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残缺的转让权将导致农户对土地投资的后悔效应。本文利用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后悔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村官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性安排,意义深远。透过唯物史观,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青年人健康成长三重需求出发,明确阐明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施意义。它不仅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充分涌现,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延伸了人才到农村基层的锻炼,拓宽了干部选拔的渠道和干部培养的平台,帮助有志青年积极圆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