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处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有至到期投资作为企业对外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收益较高、风险较小,长期以来备受企业的青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认定有:到期目固定、回收金额固定确定;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主要应解决该金融资产实际利率的计算、摊余成本的确定、持有期间的收益确认及将其处置时损益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刘真 《消费导刊》2013,(8):93-93
通过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一个理解与分析,分析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定义、特征入手,快速的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分录很好的理解运用,从而使不是很深入接触会计行业的读者较清晰的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  相似文献   

3.
我国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投资部分进行了大量调整,通过新准则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减值和终止确认,以案例的形式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进行全面简要的阐释,为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提供相关、可靠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金融资产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4.
《商业会计》2008,(8):60-62
第四章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1501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二、本科目应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5.
不同利息方式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面值与初始投资成本之差即利息调整,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盘缝塑『日],按照金融资产确认与计量准则的规定.应当逐期摊销.以调整投资收益,使投资收益体现为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的结果.本文拟对定期付息终了还本、单利计息终了还本付息以及复利计息终了还本付息三种方式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结合教学实践,对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进行解释,提出了实务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对指导企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慧娟 《北方经贸》2010,(10):98-99
结合教学实践,对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进行解释,提出了实务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对指导企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商业会计》2008,(5):50-52
第四章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1132应收利息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 企业购入的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9.
持有至到期投资作为金融资产的重要分类,是会计实务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重点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会计实务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之一.本文主要讨论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概念、范围、初始确认、后续计量直至终止确认的相关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1.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提出的金融资产的一个分类,其会计处理有其独特之处,本文举例分析了持有至到期投资业务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2.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企业金融资产中的一类,其核算有其独特之处,尤其是债券的不同付息方式,对其核算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例证阐述、分析持有至到期投资业务的核算特点。  相似文献   

13.
和艳美 《中国市场》2010,(23):120-121
本文在抽象出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核算原理的基础上,巧用Excel建立其简单、易操作的通用计算模型,使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计算能够轻松完成。  相似文献   

14.
第四章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1132应收利息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企业购入的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应收取资金集中形成的资金占用费,分别在"应收下级单位集中款"、"应收上级单位集中款"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15.
持有至到期投资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两者在核算上具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也存在着诸多差异,文章对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账务处理流程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让广大会计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二者的核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债券作为一种非衍生金融资产,债券的购买者如有明确意图并且有能力持有该债券至到期日,那么在购买日应将该金融资产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资产,会计核算中会面临许多新问题。本文就以下三个特殊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王魁 《致富时代》2011,(4):80-81
企业拥有的债券资产,根据企业债券投资的目的和持有时间,可将企业债券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他们的会计核算有很大区别。该文仅从会计核算的角度以实例来解析企业债券资产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8.
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是由其初始确认金额,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再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所确定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因此,摊余成本的确定成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账务处理的关键所在.在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提前赎回等因素的前提下,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个现值计算公式.本文对此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9.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本文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案例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账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T型账户克服了实际账户形式复杂、难以搬上讲台的缺点,能全面、直观、系统反映经济业务的连续性,在财务会计教学,特别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法摊销等重难点的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的概念,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按照实际利率法的核算模型,结合T型账户,可以简化实际利率法的核算工作,也使得会计课堂易学易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