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信息高速     
黄金芽茶系列标准通过专家审定黄金芽茶系列标准近日通过浙江大学、省农业厅、省植物保护检疫局专家的审定,这是继《名优绿茶》和《宁波白茶》之后,宁波市制定的又一茶叶地方标准。黄金芽茶是由宁波市茶叶科技人员自主培育成功,目前国内唯一的黄色变异茶叶新品种,今年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目前,已在余姚、宁海和四明山区建立了3个基地。  相似文献   

2.
《农民科技培训》2007,(11):16-16,15
多年来,茶叶一直作为农副产品.对其加工环境和卫生质量没有太多的具体要求.只对少数几个卫生指标作了要求。2001年9月份,《无公害食品茶叶》系列标准已经颁布实施,要求茶区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企业和个人.部应该按这个标准来组织生产。茶叶是我国的国饮,近年来茶叶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茶叶入菜、茶叶糕点、茶叶冰淇淋等,茶叶直接食用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3.
一、开发生态有机茶的背景 我国是茶叶主产、消费、出口大国。入世后茶叶市场更加开放,茶叶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茶叶的进口标准极其严格,如欧盟等茶叶进口国对茶叶实施新的检验标准,对茶叶最低农药残留限量与卫生指标要求十分苛刻,客观上使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着“绿色壁垒”等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凤冈锌硒茶     
凤冈锌硒茶产于凤冈县北部山区,早在我国茶圣陆羽的《茶经》一书中就有关于凤冈种茶的记载。凤冈锌硒茶外形条索紧细、翠芽茶扁平直滑,色泽绿润、栗香高长,滋味鲜爽甘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茶叶富含锌硒,被人们称道:常喝凤冈锌硒茶,健康长寿百零八"。  相似文献   

5.
耿马县开发荒山种植甘蔗成效显著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是云南省亚热带作物基地之一,土地矿产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盛产水稻,甘蔗、茶叶、南药、热带水果等。故被境内外群众称为“勐相耿坎”,意思是黄金宝石之乡。为了繁荣边疆经济,发展边疆...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叶的主要生产基地都通过了无公害认证,茶叶产品的总体质量安全水平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喝茶是安全的,茶叶产业的发展是健康的。”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陈萌山出席全国茶叶产业发展座谈会时表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茶事探源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即“买荼”之荼非“烹茶”之荼说,“买荼”之荼即 苦荼”说以及荼为巴蜀方言汉语音译说。从《僮约》“武阳买荼”之荼,即《尔雅·释木》 、苦荼”之茶论起,由荼之字源,一直考到“茶”的早期正名始出巴人、蜀人的口语,从而进一步认定,我国茶叶文化,当也发于我国古代巴蜀。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球茶叶产销大国,“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创汇第四”——这就是商业市场上中国茶业的世界地位。但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撰文对中国茶叶大国的地位提出质疑:中国20个产茶省,8000万茶农,每年产茶120万吨,仅有30万吨出口。  相似文献   

9.
《中国粮食经济》2006,(7):56-56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公元前221年)的著作。我国茶圣——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茶叶在我国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时代茶鲜叶被人们作为菜食,而战国时期茶叶作为治病药品,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了。从三国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时间内,特别是南北…  相似文献   

10.
资讯动态     
《农民科技培训》2013,(11):47-47
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标准》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要求”三大部分组成,突出体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双师型”特色,并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麻辣也分级     
去年“馒头标准”出台因限定馒头形态受尽非议,现已报批的《火锅底料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尚未出台,却已引起业内人士与商家的颇多争议。  相似文献   

12.
2010年7月20日,为共同完成中国茶叶行业标准化建设项目研究任务,福建春伦茶叶集团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签订了为期5年的《中国茶叶行业标准化茶叶实物样项目合作协议》。协议中,春伦集团被指定为茉莉花茶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负责茉莉花茶茶叶标准实物样生产、技术人员培训等事项与课题。企业标准能够成为行业标准,对于春伦集团而言既是压力又是荣誉。  相似文献   

13.
<正>审计依据: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及参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宁波市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办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0号)、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财发(2008)62号]、《宁波市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实施办法》及《宁波市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实施办法补充意见》、《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贴  相似文献   

14.
茶价飞涨     
在全球农副产品的一片“涨”声中,茶叶,成为一个新的增“涨”点。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受天气因素影响,肯尼亚、印度、斯里兰卡等重要红茶出口国的歉收影响了供应,红茶价格跳涨至两年半来高点。个别高端红茶,如一级碎白毫(BPI)的批发价格飙升了41%。  相似文献   

15.
陆羽《茶经·七之事》"茗菜"质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游修龄 《中国农史》2002,21(4):88-91
陆羽《茶经·七之事》引《晏子春秋》一段话 :“婴相齐景公时 ,食脱粟之饭 ,炙三戈(弋 )五卯 (卵 )茗菜而已。”宋版《太平御览》亦引《晏子春秋》这段话 ,文字相同。《中国茶叶大辞典》据此将晏婴 (晏子 )列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茶人”。但现存《晏子春秋》的各种版本中 ,“茗菜”都作“苔菜”。本文认为茗菜应是苔菜之误 ,并对第一茶人的思考提出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6.
茶叶 ,俗有“茶叶两头尖 ,三年两发颠”之称 ,这一市场波动频繁的产业 ,在我市却接连经受了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双重考验 ,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 ,成为茶农增收 ,财政增长最具活力的闪光点。这种好形势的得来 ,得益于 1 0余年实施茶叶名牌战略。自 1 989年以来 ,我市大力推进茶叶名牌战略 ,先后培育出瑶里崖玉等一批各具特色的茶叶品牌 ,其中景德镇得雨活茶有限公司“得雨”牌、浮梁县茶厂“浮瑶仙芝”牌双双获得了第四届“江西省著名商标”殊荣。“得雨活茶”还被冠名为全国唯一的“人民大会堂特供茶” ,被《中国食品报》称为“国茶”…  相似文献   

17.
汉中“十一五”绿色产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本现状 战略目标具体化。自2002年11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决定以来,市委、市政府又制定出台了《发展绿色产业纲要》、《绿色产业种养业基地发展规划》、《关于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决定》、《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产业的决定》、《关于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决定》等8个配套性文件。  相似文献   

18.
正"明前茶,贵如金",眼下正是新茶上市的时候。在高价的诱惑下,有些不良商家用陈年旧茶冒充新茶,蒙骗消费者。前些日子,浙江省宁波市的李先生花了1200元在宁波市鄞州区横石桥茶叶市场买了一批声称刚刚上市的龙井新茶,结果发现茶叶质量不佳,经验证后证明是陈茶。茶叶作为一种将保健、养生、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商品,从古至今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伴随物质生活的渐次丰盈,公众的茶叶消费需求与日俱增。"以茶散郁气,  相似文献   

19.
来自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的消息称,近年来中国茶叶出口遭遇严重“绿色壁垒”,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不断制订的更严格和更广泛的标准,正导致中国茶叶出口明显下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叶阳认为,解决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据介绍,茶叶质量安全主要包括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非茶异物和粉尘污染等因素,涉及茶叶的原料生产和加工两个过程。叶阳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在茶叶生产中禁用、停用一大批剧毒、高残留农药,中国茶叶农药残留状况明显好转。但欧盟标准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20.
《南方农村》2006,(4):F0003-F0003
揭西县京明茶叶综合发展有限公司是广东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是集种植、加工、销售、旅游观光和科研为一体的现代茶叶生产基地。坚持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靠优质、制好茶,创名牌、争一流”的宗旨指导企业运作。在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具体指导下,做好企业发展总体规划。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从级”有关规定管理茶园,控制微生物和生物肥料使用,实行茶园生态化、茶树良种化、产品多元化的现代茶叶生产格局,确保产品“安全、卫生、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