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赟  刘峰  桂浩明 《新财经》2011,(10):82-87
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研究结果表明,汽车工业每增值1元,会给上游产业带来0.65美元的增值,给下游产业带来2.63美元的增值。汽车工业产业链长、涉及的产业之多,由此可见。作为整车上游产业,汽车零部件大约占到整个汽车产业链50%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汽车作为先进的制造业,已被上海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2003年,上海汽车工业的增长占全市经济增长的13.2%,比上年同期增长56.4%,增幅居全市六大支在产业之首,利润和税金也均处在首位。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内汽车市场渐成气侯,我国汽车产业将迎来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高增长期,今后20年,汽车产业链将是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群之一。 上海汽车制造工业在全国领先的地位,也带动了上海以整车制造为龙头的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汽车产业每增值1元,就会给钢铁、橡胶、塑料,机械装备等上游产业,带来0.65元的增值,给石化、销售、维修、金融、服务等下游产业,带来2.63元的增值;汽车产业每提供1个就业岗位,就会给上下游产业创造10至15人的就业机会。 那么,上海汽车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如何呢?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吸引外资累计超过200亿美元,作为中国汽车工业核心和今后发展重点的轿车工业,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国际化程度.2003年汽车进出1:3贸易额接近2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完全自主发展已不可能。而中国拥有世界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以市  相似文献   

4.
汽车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原因不仅在于汽车产业自身是一个十分巨大的产业(以日本为例,1998年汽车工业的企业数、雇用人数、销售额、附加价值额分别占全部制造业各项指标的2.4%、7.4%、13.0%、9.7%;从中国的数据看,2004年汽车工业的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占全国工业的5.64%和1.55%,汽车工业的利税总额占全部机械工业利税总额的41.1%),而且该产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果,其发展可以直接带动钢铁、橡胶、玻璃、化学、电子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对石化、道路建设、汽车修理、旅游等产业具有间接的带动效应。据测算,中国汽车产业的波及效果随着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增多而提高,对制造业的波及系数为2.0和3.5,对GDP的波及系数为4.58和9.92,即汽车制造产业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增加值,可以为GDP带来4.58倍的增加值。  相似文献   

5.
颜彦 《中国经贸》2009,(1):81-83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汽车及其相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已形成以整车制造为主,集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运输、汽车销售、售后服务等产业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汽车工业已成为盐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汽车作为先进的制造业,已被上海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2003年,上海汽车工业的增长占全市经济增长的13.2%,比上年同期增长56.4%,增幅居全市六大支在产业之首,利润和税金也均处在首位。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2006,(3):8-10
汽车,是工业文明截止到当今时代认同率最高的符号.它意味着人类驾驭自然和延伸自我的成就感。人们透过对汽车的热爱,表达自身对以效率为核心的工业文明价值观的认同. 目前,汽车已经是美、日、德、法、意等国最大的产业,是许多国家对GNP贡献率最大的产业——日本汽车工业产值占日本GNP的9%-10%,美国占5%~6%.世界500强中汽车行业的年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美元,约占世界500强营业收入额的10%。没有任何产品能与这个“改变世界的机器”的巨大市场营业额相比。汽车正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汽车产业的魅力令无数国家、厂商为之折腰。 今天的中国无疑正在驶入汽车时代。统计表明,相比于其他过度成熟的市场,中国的汽车市场充满了生机——2005年前六个月,美国汽车市场增长1%,欧洲是零增长.日本是负的4%;而中国则增长21%。显然,中国汽车市场和汽车消费的潜力无比巨大。为此,跨国公司对于介入中国市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同时,中国企业也在更努力地把握家门口的机会。 这个汽车时代来临的当口,让我们进行一点点回顾、展望、关注和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上海国资》2006,(9):60-61
上海汽车工业西上海销售有限公司 公司坐落于有“汽车城”美誉的嘉定区安亭镇,位于安亭墨玉南路999号.交通便利;注册资金500万元,是集汽车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信息反馈为一体的4S店。公司环境优雅,草坪和时令盆栽的点缀给人清新的感觉;钢结构设计的展厅宽敞明亮,8辆不同型号和款式的上海大众汽车突显大众品牌的风格与特点。现代化的设施不仅给客户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也为取得客户的信赖和提供一流的服务营造了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
全球汽车销售量2005年可望增加2.6%,尽管如此,全球汽车生产供过于求的情况并未改变。这将给汽车业的获利带来压力。  相似文献   

10.
经济报道     
《中国经贸》2007,(2):16-17
2006年中国汽车进口增长36%据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汽车产品进口共计206.6亿美元,同比增长36%。其中汽车整车(含成套散件)进口23.02万辆,增长42.4%,进口金额75.7亿美元,增长46.4%,汽车零部件进口130.9亿美元,增长30.8%。  相似文献   

11.
国际汽车工业基本上都是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而发展的,但不同国家汽车工业的集群化方式并不相同,如美国是通过基于大量生产方式的产业集群而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领先者,日本是利用基于精益生产方式的产业集群而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后来居上者,而西班牙则借助于外商投资的产业集群而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后起国家的代表。作为培育与提升汽车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形成并释放出产业集群的联合行动效应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工业新时代的"制高点",其产业发展将带来例如交通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城市空气污染减少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国家的相关扶植政策。国际经验证明,国家政策对于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启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其他汽车生产大国的竞争,中国政府也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根据我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到2005年将培养5~10家初具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大型企业集团。《国家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将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发展重点.支持零部件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抓大放小、扶优扶强。  相似文献   

14.
曾几何时,拥有一辆汽车是国人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如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美梦不再难圆。随着中国车市的日益升温。全球汽车巨头纷至沓来.争夺这块“唐僧肉”。乘此东风.中国汽车企业也逐渐发展壮大.初露峥嵘。汽车市场上美日欧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这些昔日的霸主已不再笑傲江湖。中国的汽车产销量记录不断刷新。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带来的优势,使我们一跃成为汽车大国。然而,我们是“汽车强国”吗?回答是肯定的——不是!美国有通用、福特;日本有丰田、本田;德国有奔驰、宝马。我们有什么呢?桑塔纳、捷达在国内生产了近二十年。创造了世界车坛“神话”.但这最终还是德国的品牌。20多年的合资道路使中国汽车依附于世界品牌,滚滚的财源也蒙蔽了领军者的双眼,而属于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则丧失了发展壮大的宝贵的时机。但不幸中的万幸,我们还是幡然悔悟了。以奇瑞、吉利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勇敢地扛起了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大旗,让我们透过阴霾看到一丝曙光。  相似文献   

15.
张谦 《首都经济》2014,(2):24-26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然而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领域技术上还受制于人,和汽车强国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汽车工业一直在呼吁弯道超车,“互联网汽车”的出现给汽车工业赶超提供了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汽车产销量逐年快速增长,汽车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明显加快,私人已经成为汽车消费的主体。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制造和消费大国,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2007年安徽省汽车工业创造的增加值达到171.8亿元,占当年生产总值的2.3%,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2%,位居各产业之首,已成为安徽工业企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把发展汽车产业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第一目标任务,并明确提出:建立以合肥、芜湖、马鞍山、  相似文献   

18.
工业重型化是工业化发展过程的必然阶段。但是,世界性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给缩短工业重型化过程、加速新兴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无锡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较早进入了工业重型化阶段,重化工业在工业产业结构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也给无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目前无锡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已经跃上了9000美元大关.进入了转型发展、优化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迫切要求尽快跳出工业化常规演进的路子,以科技创新为前提,以信息化为动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创新工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2001年终于加入WTO,这是中华民族历史盛事。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然而,加入WTO以后,我国相关产业将会受到严重冲击,而汽车工业又是首当其冲,这一点已经十分清楚。那么,中国汽车工业在加入WTO以后,如何与“狼”共舞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 一、滞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成因 中国汽车工业从50年代起步,已经过了50年的发展历程,至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成因: 一是对汽车工业的产业地位认识不到位。汽车工业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化大生产产业,它的产…  相似文献   

20.
《重庆经济》2006,(4):18-21
一、汽车产业 (一)“十一五”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背景厦市场分析预测 1.国际国内环境 从国际环境看,首先,汽车产业已成为全球性产业。全球汽车生产企业“强强”联合,产业更加集中,跨国汽车企业纷纷在最接近市场的地方布点整车企业,零部件正在广泛实行通用平台、全球采购、系统设计、模块化的供货方式。汽车产业已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其次,零部件工业作为独立产业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分离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趋势。第三,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