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新财经》2011,(5):24-25
单从现象来看,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汽车行业,似乎正在发生一场由中国汽车品牌发起的"进口替代运动"。2009年10月,由于出售未果,土星品牌被关闭。2010年8月,被称为"越野之王"的悍马品牌被关闭。2010年10月,拥有八十四年历史的庞蒂亚克品牌被关闭。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处于被关闭边缘的曾经声名显赫的汽车品牌还有:奥兹莫比尔、普利茅斯……而在中国汽车市场上,中国汽车产业却罔顾一切阻挡力量的态度催化出合资自主品牌的空前大扩容:2008年4月,广汽本田发布自主品牌"理念"及品牌标识,并在当年北京车展上展出了第一款概念车。2010年7月,上汽通用五菱发布全新乘用车品牌"宝骏",其第一款车宝骏630已于4月18日在上海车展首次发  相似文献   

2.
《新财经》2011,(5):32-34
在合资企业"技术换市场"战略几乎可以宣告失败,本土自主品牌频频遭遇天花板的201 1年,这些由实力雄厚的合资公司推出的自主品牌,能否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打通未来成长空间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3.
李睿 《新财经》2011,(5):26-28
合资自主品牌群起而兴之,再一次唤醒"换技术"的想象。这一次,中国汽车产业真的能用合资自主的方式换来技术吗?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上汽通用五菱发布了自主品牌"宝骏",东风日产在北京发布了自主品牌"启辰",而广汽本田的自主品牌新车理念S1则率先于今年4月17日在全国正式上市。此外,北京现代、东风本田、长安PSA、一汽大众、长安福特等合资车企,也纷纷表示要开发自主品牌。合资汽车企业推出自主品牌,似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相似文献   

4.
在新能源汽车上,作为中国汽车"四小集团"之一的北汽一直相对沉寂。然而,在悄无声息中,这个在自主品牌轿车上迟到的国有车企,早已开始"密谋"新能源。9月28日,在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股份")成立的揭牌现场,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将发展自主品牌轿车与新能源汽车作为当前北汽集团的两大任务,"新能源"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2012年北京国际车展上,中国自主品牌的"概念车"不仅争奇斗艳,而且也开始预测和引领未来的方向。中国最早的一辆概念车出现在1999年的上海车展,到2005年时,中国车企的自主概念车陆续出现。本届北京国际车展上,中国自主品牌的概念车已经不输于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乘用车领域,品牌对消费者购车有着巨大的影响.探讨自主品牌策略意义重大.文章指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进行品牌延伸和多品牌策略需要慎之又慎,并进一步指出了自主汽车品牌的出路在于;合力打造中国国家汽车品牌;坚持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自主创新;聚焦经济型汽车领域,打造高性价比等鲜明品牌特征;打造明星车型;善待老顾客,建立客服忠诚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合作经济》2010,(12):37-37
品牌名称:枣村二月/鲁因 荣誉:2006年12月,合作社被运城市科技局授予"惠农枣业生产科技合作社" 2008年10月合作社的冬枣被中国农业科学院评为"名优展品奖" 2009年9月合作社被定为"省级典型示范合作社" 2009年10月合作社的产品被评为"山西十佳品牌产品奖"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周刊》2013,(43):52-53
对于那些自主品牌车企来说,汽车强国梦就是他们要为之凝聚力量努力奋斗的"中国梦"。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自主品牌已经全面升级,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最近尤为令人瞩目的消息是,根据J.D.Power日前发布的2013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报告,在对汽车品牌的质量评测中,广汽传祺以"双料冠军"超越许多主流合资品牌。广汽传祺的这一"乘势突破"着实提振了中国汽车人的士气。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曾多次在公开场合代表行业发声,为汽车人的"中国梦"呼吁。他说:"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要将更多的心思放在造车上,造出让中国消费者信得过的车。"正是这种"用心造车"  相似文献   

9.
《重庆与世界》2012,(9):32-33
面对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不到3%的微弱增长,最关心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三位经济学家称,有去年1800万辆的"锅底"在,中国当前的汽车行业不存在救市一说。反倒是在全球最大的市场面前,自主汽车品牌如何有更好的发展,成为经济学家们最关心的话题。这三位经济学家分别是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连仲,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品牌专家、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艾丰。  相似文献   

10.
在新能源汽车上,作为中国汽车"四小集团"之一的北汽一直相对沉寂。然而,在悄无声息中,这个在自主品牌轿车上迟到的国有车企,早已开始"密谋"新能源。9月28日,在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股份")成立的揭牌现场,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将发展自主品牌轿车与新能源汽车作为当前北汽集团的两大任务,"新能源"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汽车产业光鲜的表壳下,难以想见自主品牌的艰辛。它们其实一直承受着技术、品牌弱势的压力。市场竞争越激烈,它们面对的环境越险恶。外界常常指责自主品牌趋利、浮躁、短视,却疏忽了一点:比别人晚了几十年的民族汽车工业,其实一直都在学习、创新,追赶的路上,跌跌撞撞的足迹中,它们一直在孤独地寻找明天的光芒。本刊自本期开始推出"汽车自主品牌创新之路"系列报道,描画汽车自主品牌的创业创新史,展示它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力量,意为民族汽车工业鼓劲助威。  相似文献   

12.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累计生产汽车2372.29万辆,同比增长7.3%,销售汽车2349.19万辆,同比增长6.9%,产销量保持世界第一,中国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消费市场。然而,在国际上至今却尚未有一个叫得响的中国汽车品牌。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发展自主品牌的中国企业本身,还在于自主品牌生长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3.
经销商的店面被砸,终端销售人员被打,一些定单被退定,个别经销商加价销售…… “初出茅庐”的比亚迪拿着自己三年“磨”出来的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比亚迪F3,向群雄逐鹿的中国汽车市场上迈出第一步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麻烦。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快讯》2014,(9):85-85
马年元旦刚过,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松与他的团队便风尘仆仆地来到了迪拜.此时,2013年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在迪拜激战正酣,国人通过荧屏发现,赛场上始终能看到广汽传祺车的身影.借道世乒赛,吴松将他的自主品牌汽车传祺带进国际视野,并将首次高调向全球发布其海外战略,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品牌"传祺"将一路高歌猛进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5.
米雅娜 《中国合作经济》2011,(6):F0002-F0002
"秀山特产杯"2010"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颁奖典礼于5月2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隆重举行。苑鹏等36人获"中国合作经济年度人物奖",北京"花彤牌"蜂产品等20个品牌获"中国具有影响力合作社产品品牌奖",  相似文献   

16.
倩文 《走向世界》2011,(31):88-91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的富人们对以"L"字开头的奢侈品牌都很热衷:路易威登(LouisVuitton)、兰博基尼(Lamborghini)、卢浮(theLouvre)和拉菲(Lafite)。不过这只是句玩笑话,碰巧这些耳熟能详的奢侈品牌都是以字母L开头而已。事实上,不论以何种字母开头,也不论你是来自欧洲,还是来自别的发达国家,诸如此类的品牌几乎都在中国找到了第二春。在取悦中国"金主"的道路上,各大国际品牌"前赴后继"地推陈出新,为了让中国消费者找到情感依托,今年秋冬季,一些草根的中国元素被运用在了奢侈品的设计中,CK推出黑布鞋、YSL推出旗袍、PRADA则索性推出了健美裤。可以预见的是,只要中国的消费者对奢侈品的追捧还未到尽头,各大国际品牌的"中国梦"便不会停歇,如果有一天LV推出"解放鞋",您千万记得要保持淡定。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发展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产汽车品牌主要有国外品牌和自主品牌两类。国内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与国内汽车工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是直接相关的。因此应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打造我国汽车品牌战略,其对策为:汽车品牌从全球化的角度要防左,从汽车发展战略的角度要防右;从战略高度发展自主品牌;实施大集团战略;建设大市场;组建大技术中心;实施人才战略;树立逆向营销观念;因地制宜实施创新战略,分层发展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8.
2009年7月28日,被誉为“寒冬里一抹亮色”的吉利汽车又一全新品牌——“帝豪”在宁波生产基地隆重发布,其旗下首款B级新车EC718也同时下线。现代化的帝豪EC718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线,是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中首个定位于中高端的汽车品牌,也是继“全球鹰”、“上海英伦”品牌之后,备受业界关注的吉利战略转型“代表作”。在经历了数年潜心磨练之后,“帝豪”品牌让吉利又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也拉开了吉利打造中国汽车新形象的道路。以“帝豪”为标志的“新吉利”将以崭新面貌书写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关于自主汽车品牌国际竞争力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家清  王维 《特区经济》2008,228(1):267-268
加入世贸以后,伴随我国汽车产业的井喷式发展,出现了一大批自主汽车品牌,近两年自主品牌更是出现了争相进军国际市场的趋势。然而,出口数量逐年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问题。因此,如何提高自主品牌汽车的国际竞争力就变成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采用SWOT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对自主汽车品牌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节能补贴政策变化●出口国家经济萎缩●市场相对饱和一直以来,中国自主品牌都被视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然而,近一段时间,自主品牌的市场表现,却让关心中国汽车工业的人捏了一把汗。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中国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已经出现连续7个月的下降。2014年3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7.18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2.3个百分点;中国品牌轿车共销售25.81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3.71%,比上年同期下降4.4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