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淦 《魅力中国》2010,(29):159-159
在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救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极其重要的司法实践。刑事被害人通常只是作为一个诉讼法学概念为人所知,随着纠问式诉讼制度取代弹劾式诉讼,国家追诉原则逐渐取代了私人追诉原则,追究犯罪的活动被视为国家专门机构的法定职责和一种国家职能活动,检察机关取代被害人成为行驶控诉职能的当事人。被害人不再担当原告人的角色,不再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然后刑事被害人的救济却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满足,这种制度的缺失让我们很难期待作为刑事被害人的社会成员对社会充满信心。我们所主张建立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济制度弥补诉讼救济功能的不足,在诉讼方式之外,以救助,补偿等方式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济,以此完善我国被害人救济制度,让遭受侵害的主体恢复对社会的应有期望。  相似文献   

2.
王鑫茹  滕欣燕 《魅力中国》2011,(11):147-147
刑事再审程序作为一种错误矫正机制,在我国被称为“审判监督程序”。刑事再审程序具有理论和现实的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由于再审程序存在诸多问题,使之并未起到真正的作用。健全完善刑事再审制度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刑事被追诉人享有和行使辩护权的权利,这是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核心任务。但是直至今天,被追诉人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依然没有完善,对于被追诉人和法律援助的社会地位仍然不高,极容易被忽视。本文将就我国被追诉人法律援助制度中的存在的不足展开讨论,进一步研究如何构建和完善我国被追诉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通过,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院在适用并实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时,不断地总结经验,在实践中逐步摸索解决、我们贯彻“牢固树立严肃执法观念,对法律有明确规定的就要坚决执行”的原则,克服本位主义、部门主义的影响,树立全局观念,从有利于国家法制形象,有利于树立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公开、公正、民主形象出发,确保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得到坚决贯彻执行。根据我院的实践,谈谈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及其特点。一、管辖的修改…  相似文献   

5.
自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刑事诉讼制度日益向人权保障的角度倾斜。由此带来被告人权利保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重大成果和进步标志。但应当注意的是,我国被告人权利保护制度仍存在以下问题:无罪推定原则并未从根本上确定、法官的中立性难以保证、强制措施的使用仍不够规范。结合国外的做法和国际标准,完善被告人权利保护制度应建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加强律师的辩护权、确立沉默权,同时应该在宪法方面加强对刑事被告人的权利保护,即刑事被告人权利的宪法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于商业贿赂犯罪的特殊性,决定了按照传统的刑事原则和制度无法顺利完成追究犯罪、惩治贿赂的任务。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规定,在商业贿赂犯罪追诉中构建污点证人制度、推定规则等,可以适应对商业贿赂犯罪追诉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辩诉交易制度是美国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刑事诉讼所追求的效率与公正两大价值。在我国,能否适用辩诉交易制度,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应通过刑事诉讼制度地改革,逐步适用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8.
自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刑事诉讼制度日益向人权保障的角度倾斜.由此带来被告人权利保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重大成果和进步标志.但应当注意的是,我国被告人权利保护制度仍存在以下问题无罪推定原则并未从根本上确定、法官的中立性难以保证、强制措施的使用仍不够规范.结合国外的做法和国际标准,完善被告人权利保护制度应建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加强律师的辩护权、确立沉默权,同时应该在宪法方面加强对刑事被告人的权利保护,即刑事被告人权利的宪法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出并由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审判的诉讼程序.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刑事信访日益增加,刑事再审程序也日益成为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与纠纷的聚焦点.只有完善再审制度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刑事信访,保障公民的申诉权,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司法正义.完善再审程序不仅依赖于普通程序的完善,更取决于再审程序自身的改革创  相似文献   

10.
建立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是抗辩式审判方式的重要标志,是诉讼科学化、民主化进程之必然.目前,由于理论认识上的偏差、体制设计不够完善以及现行法律规定不够具体,致使我国在有关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之前,新律师法的出台赋予了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完全的阅卷权,如何构建完善中国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中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1.
辩诉交易制度是美国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刑事诉讼所追求的效率与公正两大价值。在我国,能否适用辩诉交易制度,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应通过刑事诉讼制度地改革,逐步适用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释了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理念的含义,并基于重树的人权保障理念,从人权保障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刑事诉讼的立法宗旨和程序设计、证据展示制度、保障律师享有单独会见权和侦控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律师的在场权等方面阐明了如何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辩护作为相对控告而言的防御性权利,存在于刑事、民事和行政3种诉讼中。只要承认控、辩双方为一方当事人的诉讼中,控、辩地位就应该平等,辩论就应该是诉讼原则。在刑事诉讼中控辩力量失衡,诉讼的历史是控辩力量失衡走向平衡的历史。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辩方当事人地位将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辩论将成为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辩护作为相对控告而言的防御性权利,存在于刑事、民事和行政3种诉讼中。只要承认控、辩双方为一方当事人的诉讼中,控、辩地位就应该平等,辩论就应该是诉讼原则。在刑事诉讼中控辩力量失衡,诉讼的历史是控辩力量失衡走向平衡的历史。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辩方当事人地位将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辩论将成为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黄金山 《魅力中国》2008,(25):64-65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加害人以认罪、道歉、赔偿等形式与被害人和解后,国家专门机关对加害人不追究刑事责任,免除处罚或者从轻处罚的制度。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源于自然法理念下的恢复性司法原则和诉  相似文献   

16.
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证据,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关键。但司法实践中,刑事证人作证难和出庭难一直是困扰我国刑事诉讼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因此,我国建立稳定、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笔者结合刑事证人保护制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以及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立法建议,以此抛砖引玉,以期完善我国证人保护制度,改变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现状,促进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淼 《魅力中国》2011,(5):154-154
证据裁判原则作为当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所认可的一项刑事诉讼原则,是建设法治和理性社会对刑事裁判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我国历史和政治等各种特殊国情,使得证据裁判原则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证据裁判原则的现状,进而从裁判事实的内涵以及裁判证据的要求两方面探讨了其对应的改革措施,从而完善我国的证据裁判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不起诉制度体现了检察官在刑事追诉中的自由载量权,是世界各国司法机关在面临犯罪数量居高不下、犯罪种类增加、诉讼程序繁琐、效率低下时所做出的共同选择.在我国,刑事不起诉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立法、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该制度予以全方位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9.
宋陆 《魅力中国》2011,(21):171-172
众所周知,犯罪嫌疑人是刑事调查和刑事诉讼中的重要主体。对于犯罪嫌疑人在案件调查和刑事诉讼中权力的保护,有利于维护司法的公正,同时也是刑法文明化的重要体现。然而我国长期受纠问式诉讼传统影响,在犯罪嫌疑人全力保护方面,依然需要加大力度。特别是在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刑事调查中的权利,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20.
刑事和解制度自从开始一出现就是为了解决刑事案件双方当事人冲突的一种模式,作为一种刑事纠纷解决机制,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为很多国家所采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司法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刑事和解制度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在2012年新修订的刑诉法中将刑事和解制度纳入其中。目前,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草创之初,在制度构建和实务解决方面还存在问题,本文将从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法定程序等方面对我国现行的刑事和解制度进行必要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