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对一个国家的政府具有这毁灭性的破坏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各项制度尚不健全,在防治腐败上也是如此。再加上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腐败问题在中国不可谓不重。要防治腐败就必须从认识入手,本文从腐败的危害出发,针对中国实际提出了政府腐败行为和民众的腐败观,从政府和公众两个方面分析中国腐败现象,希望能对于充分认识中国腐败进而解决这一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医疗行业腐败的根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行业的腐败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既存在一定的共性,也与各国的医疗体系自身特点有关。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医疗行业腐败现象显得尤为严重。本文回顾了与医疗腐败相关的经济学文献,分析了医疗行业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并特别指出,转型国家中的医疗腐败现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医疗腐败具体行为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转型国家中常见的非正式支付现象;最后,结合我国的特点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廉政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党建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并顺应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深化和发展。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出发,在分析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产生的严重后果以后,制定出许多反腐倡廉的规章制度,严格约束共产党员的一言一行。他主张通过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来根除腐败,还通过民主与法制建设来保障廉政建设,同时强化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为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中国官员腐败现象的实际出发,通过构建短期博弈模型和长期博弈模型,说明现行体制中民众对官员监督权缺失,依靠上级评价下级使得腐败被发现的概率较低,官员在短期和长期都可以通过腐败行为使得自身收益最大化。模型还对中国腐败官员具有"晚节不保"的特征作出了解释。随后,我们进一步解释了民众对官员的监督权利对消除腐败现象的重要作用。提出赋予民众监督官员的权利,并努力打造政务公开的制度环境是消除腐败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5.
腐败现象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探究腐败行为的心理成因,对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人性恶”的膨胀是腐败心理形成的基础:“双重人格”的形成,是腐败心理的主要特征;“消极从众心理”的驱使,是腐败心理的催生剂。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腐败”定义的基础上,运用“经济人行为假设”、“成本—收益”和“寻租理论”等经济理论工具,对腐败行为的产生进行剖析,探讨了中国当前存在大量腐败现象的经济和社会根源。进而得出不完善制度导致的经济运行的非效率是导致腐败行为产生的最根本源泉,并对腐败治理进行理论分析和建议。指出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是遏止腐败行为的有力杠杆,但最根本的措施是推进体制的改革和民主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腐败一直是各国面临的难题,它腐蚀机关、败坏风气、阻碍公平,所以腐败问题必须解决.世界各国在很久之前就已经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防范和治理腐败行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腐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尽管反腐倡廉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但是腐败行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例如腐败手段多样化、智能化并且腐败金额数量巨大.同时腐败行为具有精心策划、隐蔽性强、风险成本较低等特点,管理者并不能很好的发现治理腐败行为.实践表明单纯的依靠立法制度来打击和制裁腐败行为,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忽视了行贿者本身的"经济人"特性,制定的管理制度过于简单并且相对于腐败行为的收益其处罚过轻.所以开始出现了用成本收益来和博弈论来分析腐败行为,根据腐败的原理,进而找到抑制腐败行为的机制,并且结合当前的相关政策,提出具有实效性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8.
腐败行为使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形象蒙受损害,其中发展中国家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签署反映了世界各国通力打击腐败犯罪的决心。目前,中国的相关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及国外一些先进国家的立法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有关规定,对中国腐败犯罪的刑事立法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研究,不仅是中国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也是完善中国刑事立法,充分发挥刑事法律预防和打击腐败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腐败现象是中国社会最具破坏力的社会问题之一,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腐败行为的发生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认真分析腐败行为的发生机制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技术难点,对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腐败现象宋玉凤邓小平强调:"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再次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提出"要把廉政建设作为大事来抓"。邓小平同志这一系列指示,说明了...  相似文献   

11.
腐败存在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划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浸透下的精神腐败是一切腐败的思想根源,与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忽视意识形态建设有密切的关系,是部分人群道德堤坝溃塌的具体表现,属于思想教育和行为震慑范围。权力腐败、行政腐败、消费腐败、作风腐败是党政官员、党政机关人员在精神腐败影响下和官僚作风滋生的双重作用下产生的新的腐败现象,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不易界定性,治理难度大。受贿  相似文献   

12.
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本文试图利用寻租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渐进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的腐败形式——行政垄断的本质、成因、形式、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现有对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研究,提出了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新的分类;并对行政垄断,主要是行业垄断的经济损失规模及租金的耗散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最后,回顾了中国反垄断改革的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议程。  相似文献   

13.
职务犯罪是腐败的集中体现,也是当前较为突出的现象。在加强教育,廉洁自律,使职务犯罪“不想为”;健全制度,完善监督,使职务犯罪“不能为”的同时,还要加大打击力度,强化警示作用,坚决惩治腐败,使职务犯罪“不敢为”。只有坚持预防与打击相结合,治标与治本并举,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有效地减少和遏制职务犯罪。建立高度透明的民主政治制度,是杜绝腐败现象,遏制职务犯罪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这几年,党中央已认识到了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加大了打击腐败的力度。但腐败分子们却前赴后继,还在迎死而上,这种景象令许多人感到困惑。本文就此话题,说些“想法”,以引发读者思考。对于当前产生腐败现象的原因,说法很多,但我认为,都未把腐败的成因及根源说清楚。腐败  相似文献   

15.
余岫澂 《经济师》2015,(4):119-121
会计诚信缺失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恶性肿瘤",与各种腐败现象脱不了关系,诸多腐败行为往往通过会计造假来掩饰和实现,会计不诚信行为助长了腐败之风。当前,社会上掀起"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浪潮。新的时代背景下,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通过会计诚信建设从而更好地助力反腐,已经成为政府及会计学界的共同关注点。文章立足于会计不诚信行为的表现形式,揭示了会计诚信与反腐败的内在联系,并深刻挖掘了致使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最终提出了构建会计诚信的对策建议。认为:通过强化社会诚信教育与加强会计监督等两大举措,内部外部齐发力,才能构建起会计诚信,从而有效地抑制腐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西方学界自1960年代以来对腐败问题研究的大体脉络做了一个提纲挈领式的回顾,试图从中寻找到对腐败研究的各种路径选择与范式转换过程的规律。研究发现,西方社会科学界对腐败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道德论学派,到结构一功能主义学派,再到后功能主义学派,最后提出嵌入性腐败概念这样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它对认识今天中国的腐败现象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腐败问题的制度透视与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腐败既是一个古老的现象,也是对当代经济发展进程具有显著影响的严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腐败既可能通过官员间的竞争而扩散;也可能通过消费者之间的竞争而扩散;在缺乏严明的法律制度的情况下,腐败现象就会滋长。中国封建官僚政治具有其特殊性质,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腐败长期蔓延的制度基础。腐败具有巨大的外部不经济性,腐败活动的社会成本远远超过其私人成本,腐败的社会收益又远远低于私人收益,私人把腐败活动的风险和成本转嫁给社会,是腐败猖獗和造成严重危害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王昌君 《理论信息》2000,(11):23-25
“高薪养廉”是时下的热门话题,认为应实行“高薪养廉”的理由主要有三点。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国家机关干部的工资待遇与一些效益较好的国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员工相比,相对降低了,与那些私人企业主、大款的收人更是天壤之别。外界物质的诱惑使部分干部心理失去平衡,导致了腐败的产生、蔓延。因而认为给干部加薪提高其待遇,可以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第二,外国的实践经验如新加坡证明“高薪养廉”可以有效遏制腐败现象。我们应充分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洋为中用”。第三,“高薪养廉”可以增加腐败成本,降低腐败收益。使腐败成为高代价并在利益权衡上得不偿失的行为。因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目前反腐败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改善政治体制、提高道德水平、完善干部选拔、教育和监督制度以及打击惩罚力度等非经济因素方面。本文试图对腐败活动中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揭示腐败参与人的经济行为规律。本文的分析发现 ,与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 ,目前中国的腐败泛滥问题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制度存在更多的腐败供给源和对腐败更强的需求。本文的结论是 :给定中国非经济领域体制的现状 ,改革公有企业所有制和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可以大幅度缩小腐败的活动范围 ,大大降低腐败的供给 ,有力地扼制腐败活动的内在冲动 ,是遏制腐败事半功倍的得力措施。如不能根除腐败赖以泛滥的经济根源 ,反腐败的非经济手段所需的巨大成本是无法承受的 ,也不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社会出现了大量的医疗腐败现象,而医生利用开处方收取药商回扣则是最典型的医疗腐败行为之一.对于医生利用开处方收回扣行为在刑法上如何定性则是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学术界时此众说纷纭.作者在综述并评析了各种观点之后,结合<刑法修正案(六)>的规定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