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4年,各种管理思想在中国得到空前的传播,管理大师们亦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乐此不疲地到中国兜售和演绎其管理思想。那么,在诸多的管理思想中又有哪些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对本年度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的企业又从哪些管理理念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收获?同时又有哪些管理理念需要中国的企业进行反思呢?  相似文献   

2.
大到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小到微观层面的企业思路,“以人为本”都是最流行的词汇之一。那么,“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有着怎样的渊源?这一思想是否完全适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对中国企业员工激励又有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把这些管理理念带到读者面前的时候,常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到底哪个或哪些管理概念是最重要的?”“这些西方的舶来品在中国适合用么?”……这里,首先要澄清的是,“文化”差异不能作为借口,我们要相信这些沉淀下来的理念所具有的普世性。因为,它们解决的是企业管理中一些共性的问题,不必带着狭隘的民族情结来看待它们。同时,对中国的企业领导人来说,关键问题不是要选出哪个最重要的,而是要真正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内  相似文献   

4.
人本管理与崛起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全球竞争,中国企业在“崛起”与“遏制”中应有怎样的战略思维?就是说,在新的形势下,中国企业管理应该树立一个什么样的思想?这确实是大家现在都在思考的问题。2000年我和几位学者一块儿出了一本书,叫做《中国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其中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应该说企业的贡献是很大的。企业是市场的系统,没有千千万万个自主经营、自主决策的企业,市场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正因为这样,我们今天再来思考企业发展靠什么,很有助于我们看清企业的未来、市场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张燕 《现代商业》2012,(29):140-141
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已日益显现出这样一个态势:人类正在试图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与综合中,寻找人类全面协调、持续稳定的发展路径。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管理思想内容非常丰富。本文旨在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难题为取舍标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发现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人性本善”的管理理念、“利他主义”的管理伦理、“见利思义”的管理抉择和“不为而成”的管理目标等东方管理智慧,从而给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一些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启迪。  相似文献   

6.
徐霆 《网际商务》2004,(5):81-82
其实不止是宝威,在我们周围,越来越多的内资企业,也已跨过自己的“出生地”,梦想着拥有更宽广的地盘。对“宝威”们的投资与市场策略,你有哪些建议和忠告?对待准备走出省外,甚至国外的中国籍“宝威”,你又会说些什么?今天参加我们案例评点的是四位非常有经验的营销管理咨询顾问,他们的观点分别是:  相似文献   

7.
中集之路     
刘猛 《新财富》2004,(10):108-118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重组,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是大势所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世界工厂”不会轻易、自动地转移到中国来,哪些行业能转移,能否较快地转移,能否成功地转移?哪些企业能利用这一机会,成为面向世界的企业,甚至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这主要取决于中国企业的筹谋能力及奋争的力度。因此.中集集团的成功可谓是在迫切的现实需求下、在恰当的时间范围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8.
4月24日上午,在几乎没有通知媒体和外界的情况下,由上海友谊、华联、一百和物资总公司这4家大商业集团合并而成的“上海百联集团”终于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从4月初开始便闹得沸沸扬扬的“百联出海”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对这个号称“中国最大的商贸流通集团”的庞然大物,各界疑虑始终不绝于耳:百联组建的背后,到底有多少隐情?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又将面临哪些难以跨越的鸿沟?而且,刚刚新鲜出笼的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资委)今后在组建大企业集团中又将承担哪些使命?带着诸如此类的疑问,《商界名家》特派记者在上海全面展开了采访调查。  相似文献   

9.
李涛 《中国工商》2002,(12):182-185
2001年12月11日,随着卡塔尔多哈会议的闭幕,历经14年零6个月漫长而又艰苦的谈判之后,中国入世终于成为了现实。弹指一挥间,我国在这个号称“经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中已整整一周年了。那么,入世后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入世给中国企业又带来了哪些挑战和机遇?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亲历入世谈判13年的我国著名WTO专家、上海外贸学院副院长刘光溪博士。  相似文献   

10.
朱璀璀 《商业科技》2014,(1):138-139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诸多的关于人才管理的思想精髓,对现代企业人才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人才管理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企业人才管理相关理论综述,然后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才管理方法,如识人之道、育人之道、用人之道和留人之道等,并结合海尔集团的人才管理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人才管理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人才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松下密码     
当众多的中国消费者被“松下电器”强烈吸引时,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代企业家在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位“经营之神”的书。松下幸之助的思想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企业家。松下的许多做法,已经成为中国许多大大小小的企业日用而不知的惯例。研究和反思中国企业这30年的历史,不能不细致地回顾松下经营思想和管理实践在中国传播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余进 《商业文化》2005,(5):52-53
知识管理这一概念在20世纪末兴起,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知识管理在一夜间成为了新宠,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之势。然而“知易行难”,虽然中国企业对知识管理的概念已经熟知,但现阶段中国企业在知识管理的导入和实施上,仍然持观望的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3.
陈培吉 《中国工商》2004,(11):110-112
WTO前总干事穆尔先生说,中国企业的管理相当于30年前的日本,相当于100年前的英国。导致中国企业管理落后的最要命的弊病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税制的完善和征税的正规化,我们一方面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地减轻企业负担,“合理避税”在实施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对传统经营理念提出了挑战。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应用方和服务商以大型企业居多,不同行业解决问题的侧重点各异,而且成功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不分行业均有明显效果。文章认为,中国企业在进行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相当多企业仍片面地以自建现代物流设施代替供应链管理;多数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不完整,并未在整个价值链上显示出竞争优势;一些企业不善于在供应链优质服务和总成本最小之间找到平衡点等。  相似文献   

16.
《市场与电脑》2002,(12):56-57
通过第一讲我们了解到,商业信息化最重要的就是要构建企业的商业管理信息系统。那么,什么是商业管理?它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它的作用又有哪些,则是我们这次要讨论的问题所在。 商业企业经营和管理是商业企业经济活动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方面。商品流通企业经营是指企业经济流动的过程,它是根据市场供求关  相似文献   

17.
《WTO经济导刊》2004,(10):61-61
“第三届中国企业采购国际论坛”于2004年9月17至18日在北京新大都饭店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是在国际采购与物资管理联盟(IFPMM)和我国政府、相关组织支持下,浓缩了公共采购和企业采购的先进理念、制度规则、专业知识、战略策略和成功实践,全力推出的又一次采购和供应界的盛会。  相似文献   

18.
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必须有效益观念。这是经济效益的核心问题.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那么,在进行“效果”与“消耗”比较分析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我们认为,有以下三条:  相似文献   

19.
洪虹 《财经界(学术)》2014,(17):259-259,261
2012年初,“营改增”的出现打破了中国现有税收格局,在税收博弈中,哪些企业会获得收益,哪些企业会税负加重,本文以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为例,分析“营改增”对上述两种不同企业税负和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4不能忘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时代》2005,(2):26-27
风云际会,凸显时代热 点;世有英雄,用武商 业地产。盘点2004,有 哪些事情被烙进了我们的记忆里?有哪些人吸引我们将目光留驻?零售业开放前夜,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在广州中国国际商业地产博览会期间为我们揭晓了答案。中国商业地产 2004 年度重大新闻事件:一、零售行业全面开放引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