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上海大众第200家“24小时援助网络”成员单位诞生 的仪式上,上海大众的全新服务品牌形象“Techcare大众关 爱”闪亮登场。以强大的售后服务网络为支柱的“Techcare大 众关爱”,终于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 完美服务:私家车销售的亮点 随着国内轿车市场私人用户的迅速增长,完善的销售、服  相似文献   

2.
晓时  江南 《北方旅游》2002,(10M):37-41
贾和普,听起来像一个中国式男人的名宇,但却是一位来自大洋彼岸美国费城的旅行家。而且是位女士。童年时,她就对古老、神秘、博大的中国充满了向往。蒲松龄笔下的鬼故事,《红楼梦》里的刘姥姥,《三国演义》里的古蜀道都让她神牵梦绕。  相似文献   

3.
佟修  力强 《北方旅游》2003,(1):61-63
“刘博”,听起来很像个男孩儿的名字.而她的性格有时真的像一个男孩子:爽朗、大方又带有几分豪气。AB型的血又注定了她的双重性格安静时.像所有女孩子一样的端庄、娴雅.疯玩时,谁也不相信刚才她还躲在角落里一个人哭泣。她的情绪总是像云一样,只要有风吹过,心就会自由地徜徉。  相似文献   

4.
“海鲜小姐”刘春喜□孙丽前些日子,每当客人走进中餐厅,都会见到一位头戴斗笠、身着布衣、肩上还打着一块补钉的“渔家姑娘”热情、大方地向客人介绍海产品。她不高的个子,匀称的身材,漂亮的面庞总是挂着甜美的微笑,使人一见便会联想到“淳朴”“清纯”的概念。再看...  相似文献   

5.
紫金山下“红楼”园TravelNotes胜地新游46著文:海笑在社会生活和艺术世界里,有谁不主张和追求“真、善、美”,讨厌和反对“假、恶、丑”呢?我便曾经是这一人群中的一个激进分子。然而当“假”的以美的面貌出现而又声明自己并非原版真货,她们的诚实和她...  相似文献   

6.
艾铭 《北方旅游》2002,(13):8-8
去年“十一黄金旅游周”期间,笔在一家旅游公司“主题旅游”的诱惑下,一路风尘到了海南。临行前,我这个从没去过海南的北方人,一想到即将目睹“天涯海角”椰林凌宵、巨浪排空的壮观景致,心中不免涌起陶陶然的卧游之乐。  相似文献   

7.
《山西旅游》2005,(5):30-30
一家开业时间不过几年,硬件设施并不占优的三星级酒店,却能在全省几百家星级酒店中脱颖而出,取得骄人的业绩,并四次蝉联“山西省最佳星级饭店”,她就是晋城阳光大酒店。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国家公园?跟我们身边的人民公园、郊野公园差不多吗?跟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有什么关系?跟传统的保护区有什么关系?怎样更有效地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中国大陆第一处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的典范,即将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亲子旅游中围绕“乖小孩”展开的社会话语为切入点,以亲子互动过程为考察重心,探究亲子旅游体验与教育之间的实际关联。文章借鉴了教育现象学理论,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和焦点访谈的调研方法,结合儿童绘画和作文、照片以及父母提供的朋友圈图文等材料,将亲子旅游中的基本行为互动结构梳理为:“好父母”的“轻学校”“见世面”“尊喜好”等行动以及“乖小孩”的“不乱跑”“敞开玩”“玩中学”“好状态”“给面子”等表现。由此进一步指出,亲子旅游中围绕儿童教育的核心互动形式——“双向性”情感互动,它既是实现儿童教育目标的手段,也理应成为教育目标之一。这种亲子旅游中“双向性”情感互动的意义首先在于,“乖小孩”与“好父母”在旅游语境中有机会更充分地表达差异化的诉求,突破日常生活互动中的惯例化与模糊性。其次,亲子间“双向性”情感互动的意义还在于,它揭示了以共同成长为要义的亲子教育的实质内涵。研究从“乖小孩”这一日常话语作为切入点的方法路径选择,有利于凸显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表象背后容易被忽视的教育意义;而对亲子旅游互动的“双向性”特征的强调,有利于将亲子旅游从一般性的“儿童教育”推进到富含情感意蕴的“亲子教育”,并为亲...  相似文献   

10.
晓时  力强 《北方旅游》2002,(8M):54-55
连日酷热,心烦气燥,友人建议去“逛逛”茶馆。“逛”茶馆?常听说“泡”茶馆,还没听说有“逛”茶馆的?茶馆还能“逛”吗?  相似文献   

11.
“老九”在赣江□叶旋1990年以前,我馆的员工花名册上,大专毕业生这一栏还是空白。近几年,我馆对三大制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为人才的引进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大批“老九”蜂拥而入。1993年,我馆一次性引进了12名大中专毕业生。那以后,人才涌入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论旅游的“层次”和“参与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进步 《旅游学刊》2000,15(6):52-56
“旅游层次”是一个旅游经济概念而不是旅游一般概念,是旅游消费而不是旅游活动本身有高低上下之分。作为旅游活动的最大宗项目,观光游览才是最为积极有益的“参与”,而目前不少地区开展的所谓“参与性旅游活动”正在严重破坏旅游环境并把旅游引向媚俗和庸俗,因而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去海底过把瘾著文:海客如果说,回归自然已逐渐成为一种旅游时尚,那么潜海观光则是最彻底的返朴归真。因为生命的起源在海洋,海洋是人类祖先的“老家”。有谁不想去探访这个神秘的“老家”?这种梦想,如今在海南岛已成为现实。面对浩瀚的碧波,三亚海滨办起了多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1月10日至15日,壶关县旅游局局长栗建平、红豆峡风景区董事长张平和代表“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来到贵州黄果树风景区,参加了在此举办的首届“中国最美的地方”高峰论坛会议,并签署了《首届“中国最美的地方”高峰论坛联合宣言》。  相似文献   

15.
论市、县级政府在旅游行政管理中的 “位”与“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当前市、县级政府在旅游行政管理中的“无位”与“无为”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行政组织的结构、体制与实施机制角度出发,研究如何解决旅游行政部门在旅游行政管理中的“位”与“为”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何为“香格里拉”?为什么说:“一位美国作家给‘香格里拉’送来500个亿”?当世界被越来越强大的现代明冲击得支离破碎时,请到亘古的雪域高原看看,到处流露着原始与自然,天人合一,宁静和谐的人间天堂——香格里拉去看看,那里的一切,原始、清澈、宁静,太珍贵了!  相似文献   

17.
“铜雀台”怀古张子欣铜雀台是曹魏故迹名闻中外我幼时听曹操的故事读《三国演义》背诵“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曾产生一个悬念铜雀台是曹魏故迹,名闻中外。我幼时听曹操的故事,读《三国演义》,背诵“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曾产...  相似文献   

18.
晓时  马窦 《北方旅游》2002,(11M):19-21
二人转是一种简单、原始、粗野、热烈的民间艺术,但它使千千万万的东北人为之倾倒。东北人有句话,“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由此可见,“二人转”在东北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受东北人的喜爱,最能体现东北人对艺术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吴其付 《旅游学刊》2007,22(7):87-90
中国旅游发展诞生了一批社区旅游精英,“月亮妈妈”徐秀珍是他们之中的典型代表。作为精明强干、出类拔萃的农村精英人物,徐秀珍有着不同寻常的行为方式。她从普通的农村妇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享有世界声誉的名人,一手创造了“月亮妈妈”这个旅游品牌。但在进一步发展中,她也开始面临“公地悲剧”的困境。作为社区旅游精英的徐秀珍,在农村精英的相互流动中,她的精英归宿最终在哪里?不管怎样。徐秀珍成长事迹的典型意义在于代表了中国未来社区旅游精英的成长道路。  相似文献   

20.
王林 《旅游学刊》2016,(5):64-71
很多地方之所以成为旅游目的地,是与游客对其“真实”与“想象”的体验交织在一起的.在民族文化传承、演变、重构过程中,“发髻”的文化内涵在于它对民族历史记忆和对族群凝聚的形塑.广西黄洛瑶寨在“文化碎片化”过程中以“天下第一长发村”构建了最令游客直观感觉的“柔”“情”“爱”“婚恋”的地方形象;贵州岜沙苗寨以独特“户棍”发髻、舞台化的成年仪式以及衍生出来的精神深层次的“树”崇拜和生死轮回的观念,建构了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原始而又神秘”的地方形象.黄洛瑶寨和岜沙苗寨利用“发髻”这一容易被认知、接受和解读的文化符号来标识其旅游地形象,建构了游客最直观想象的地方形象,也重构了当地民族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