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分析两次人口红利与高储蓄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引入代际因子的OLG模型进行定性判断,采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及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预期寿命、抚养比与居民储蓄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预期寿命增加可以显著提升居民储蓄率;少儿抚养比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居民储蓄率,而老年抚养比的增加可以促进居民储蓄率的提高;在不同的门槛内,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系数大小均发生了变化。由此得出“老龄化”与“少子化”对储蓄率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存在异质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产市场》2010,(12):46-47
二线城市调控风声正在趋紧,它们的表现也更值得关注。一些二线城市的房价涨幅甚至比一线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这些城市面临的风险压力也更甚于一线城市。目前,已有多个二线城市出台地方细则,其中,宁波、福州、杭州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分析,可以得知,我国的居民储蓄率与少儿抚养比和总抚养比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老年抚养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23日,世邦魏理仕近日发布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房地产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表现活跃,主要的一线城市和一些二线城市延续了全年稳固发展与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导刊》2007,(7):55-55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一切才刚刚开始。过去中国地产的二十年,是一线城市辉煌的二十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地产业发展的规律。一线大城市的扩张,催生了二线城市发展的机遇;一线城市的发展,也孕育了不少活跃于二线城市发展商。从现在起,地产大舞台的主角已经转换,二线城市逐步粉墨登场。  相似文献   

6.
土地市场的火暴,意味着楼市供应量的上升。很多人看好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认为它们是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价值洼地。而房地产商的大举开发,也是建立在看好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期上。有人说,二线城市的自住需求高于一线城市;也有人认为,投资二线城市的房产,现在单价低,更有升值的空间。但二线城市市场在迅速开发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低碳城市中的既有居住建筑进行研究,筛选并总结了促使城市居民对现有居住环境进行改造的影响因素,依据不同需求对目标人群分成三类,然后以问卷的方式调查分析不同类别人群的行为差异。研究表明,对建筑舒适性能进行提升改造的行为受到居民居住时间与住房房龄的影响;对建筑空间布局的布置只受到居民所住房屋面积大小的影响;相关国家法律、等级评比制度、经济补贴、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改造技术以及改造成本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居民最终的改造决策。最后,总结了对住房进行改造的"高需求"人群并探讨了实现低碳城市的可行方法。本文探讨了低碳城市发展与居民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将目标人群进行初步分类分析,结果可以用作发展低碳城市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物流在城市经济和居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成为当前物流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文中根据影响城市物流的因素,对城市物流与城市的发展、城市物流系统需求预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城市各种规划对房地产市场参与主体决策行为的影响分析入手,构建了房地产价格的预期因素体系,通过对2000-2011年中国31个地区的实证研究,建立了包含先行因素、现实因素和预期因素的城市房地产预期评估模型。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建材价格对商品住宅价格具有三年的滞后正影响;居民收入和城镇化率对当期的商品住宅价格具有正影响,老年人口抚养比和地区经济水平对当期的商品住宅价格具有负影响,少年人口抚养比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不显著;收入增长预期、人口数量增长预期和森林覆盖率改善预期对商品住宅价格都具有提前的正影响,但提前期各不相同,分别为一年、三年和五年,城镇化发展预期对商品住宅价格具有提前五年的负影响,经济发展预期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上海企业》2011,(8):91-91
近日,中口指数研究院发布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130个城市土地出让收入总额为7524亿元,同比下跌5.5%。土地出让收入排前十的城市中,出现下跌的5个城市全部为一线城市或者发达的二线城市,北京同比降幅最大,降48.32%,降幅最小的为上海,降21.97%  相似文献   

11.
邹毅  刘力 《房地产导刊》2006,(24):42-43
二线城市的住宅项目价格有更大增长潜力。一线城市的价格已经到了社会所能承受的最低点,因此受到很多非议,而二线城市目前的价格较低,对应于其人均收入,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12.
存销比是指住宅存量与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个月)销量的比值。10月楼市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4个一线城市以及济南、南京、厦门、杭州4个东部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已达11.8,再创本轮楼市调控以来的新高。  相似文献   

13.
《福建质量管理》2014,(1):48-49
财经媒体公布中国城市分级名单,福州厦门入选一线城市,泉州入选二线城市,漳州、龙岩、晋江名列三线城市,莆田、南平、宁德、三明名列四线城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逐渐变暖,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核心的低碳发展模式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低碳城市也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研究的新焦点.通过上海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关系的演变,分析上海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城市化发展中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分析为基础,发现上海低碳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上海低碳城市发展的路径.研究认为:低碳城市发展是一个多目标问题,涉及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三方面,其中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起引导作用,居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动力,企业则是连接政府与居民的纽带.  相似文献   

15.
以全国“七大区域、十大城市群、六个等级”的36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景观扩张指数、标度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方法,多尺度研究全国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布特征,探索不同土地扩张类型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 GDP和建设用地面积与人口之间符合标度律关系,但呈现两种不同的关系,其中GDP与人口呈超线性关系,而建设用地面积与人口呈次线性关系。(2)全国土地利用效率整体上表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格局。(3)三种土地扩张类型利用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内填型、边缘型、飞地型。具体来看,针对不同扩张类型,高值与低值分布区域存在明显差异。(4)针对不同等级城市各个扩张类型土地利用效率的对比发现,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内填型扩张与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更高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6.
商业新词     
《中国企业家》2010,(18):34-34
【词眼】一些有着特殊魅力和能量的城市在—二线间徘徊一般来讲,京沪穗深算是一线中的一线,众多的省会城市算是二线城市,而更多的地级市则是三线城市。但是,直辖市并不一定一线,地级市也不一定就二线,而一些有着特殊魅力和能量的城市则在一二线间徘徊,它们也许可算是1.5线城市。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二线城市房地产投资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楼市》2008,(14)
二线城市房地产发展背景大型房地产企业"避风头"转战二线城市随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土地获利空间减少和调控加紧,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开始成为一些香港上市地产企业和外资地产新的关注地。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5个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应用其2000~2010年的样板数据,分析人口密度与居民出行能耗的关系,并通过STIRPAT模型评估不同人口密度条件下,城市空间形态和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对居民出行能耗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居民收入是影响我国典型城市居民出行能耗的关键因子,其次是城市空间形态要素。2人口密度与人均出行能耗呈显著负相关,与欧美城市相比,我国典型城市人口密度对居民出行能耗的影响更显著。3当人口密度大于200人/hm2时,其对出行能耗的抑制作用迅速增强,建成区面积对出行能耗的影响不显著,万人公交车保有量的提高会导致居民出行能耗升高。4当人口密度小于200人/hm2时,建成区面积是影响居民出行能耗的关键因子,建成区面积越大,居民出行能耗越高;万人公交车保有量的提高能有效抑制居民出行能耗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二线城市在2008年楼市的表现,可以说是让众多看好它们的业内人士大跌眼镜:成交量被"腰斩"(跌幅超过50%)的12个主要城市中,以福州、杭州、武汉、厦门为代表的二线城市占据了11个席位。而2009年前四个月,这些二线城市在看衰  相似文献   

20.
万宝盛华 《新前程》2009,(10):16-17
国内第四季度就业前景显著回升,二线城市预期好于一线城市. 其中,深圳、成都、重庆、青岛就业前景最好,金融业服务业用人需求持续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