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是物业管理发源地,随着时代变迁,物业行业的发展也遇到了新的问题,特别是在房屋私有产权制度确立之下,物业管理不再仅仅是物业公司的事情,业主自治下的物业管理成为行业主旋律。然而由于业主自治对过往物业管理模式的重大颠覆,同时产生新的利益分配模式,使得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矛盾重重,难以沟通,业主自治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黑物管”“暴力维权”等现象成为行业发展中不和谐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浅谈目前物业管理市场竞争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物业管理市场发生了巨变,具体表现为物业管理由“企业时代”向“业主时代”变迁,即由过去的“企业说了算”变成了“业主说了算”。这种根本性的变化,直接导致了物业管理市场竞争的加剧,使物业管理进入了全面竞争时代。同时,社会各界对物业管理的关注程度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媒体、社会各阶层、各团体、政府职能部门乃至广大老百姓的密切关注使物业管理企业面临的压力与风险与日俱增,在这种环境下,物业管理企业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要直面竞争,并赢得竞争。  相似文献   

3.
随着物业管理的快速发展,住宅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物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国物业管理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实践探索,都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业主委员会作用发挥不力的现状逐渐凸显出来,法律地位模糊,经费不足,专业人才与专业知识匮乏等都严重制约了业主委员会作用的发挥。文章就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提升业主委员会的维权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公共物业所有权与公共物业管理权以及公共物业管理监督权三权相分离的原则,建立健全业主专职维权队伍,使业主委员会在选聘物业管理企业之前也应用市场机制选聘职业维权人履行业主委员会职责,随着业主维权专职队伍及相关业主维权专职人才市场机制的建立,业主委员会在物业管理中的作用将迈向更加积极健康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之间通过物业服务合同形成平等的契约关系,任何一方都有权依法解除物业服务关系,这打破了传统房屋管理的终身制,是一种社会进步。随着业主维权意识的增强,业主大会解聘物业管理企业的事件逐步增多,与此同时,随着物业管理市场的细分,一些物业管理公司主动解除合同“炒掉”业主的事件也逐步增多。  相似文献   

5.
物业管理市场日趋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维权意识的增强。双方因物业服务合同到期后物业管理企业的“去留”而产生的纠纷实际上是各自在维权过程中的“非理性”之争。所谓“非理性”即指:一是不依法;二是违常理。造成非理性的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不知法或一知半解;二是自我“绝对”维权的意识作祟,缺乏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意识。因此,为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对待合同期满后的去留问题上,必须依法、依理冷静分析、正确处理和对待。  相似文献   

6.
随着业主维权意识的提高,对物业管理公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一次陌生人的询问没有得到满意答复,一个微乎其微的现象被忽视了,一次小小的投诉没有引起重视,一次巡查因为有事被耽误了等等,业主就可能提出严厉的质询,不仅员工可能被投诉,甚至物业管理公司都可能被曝光,导致法律诉讼,直至被业主“炒鱿鱼”。现实告诉我们,物业管理企业的“饭碗”不再是上级公司或者开发商派发的,而是业主通过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选择的结果,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以业主为关注焦点,树立顾客为中心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入住装修或二次装修管理是物业管理公司在业主面前的第一次“亮相”,也是最需要各方进行广泛沟通和寻求更多支持的时刻,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往往是物业管理企业独自面对了几乎全部的矛盾、压力和风险。例如:政府主管部门和大多数业主要求的“零违章”与少数人的野蛮施工、房屋原始设计的不合理和业主人住后对居住环境的个性要求、物业管理公司的按章管理与个别业主过于强调的“维权意识”、加强管理力量的投入与固定收入的不可调整、违章处理的时效性与现有处理流程的按部就班等等矛盾,稍有照顾不周就会对物业管理公司在经济上、声誉上乃至法律方面带来无法预测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前“业主时代”的购房维权主要表现为购房业主维权行为虽然凸显了法制的趋向。但总体上仍不成熟、不规范、不理性,维权的方式、手段、途径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正>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依法选举产生的,且在居委会备了案的合法群众团体。在维权工作中,要依照法律、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进行维权。业主的维权问题,是关系物业服务企业与广大业主建立和谐关系,维护社区稳定的关键,是业主委员会的重要职责之一。笔者认为,如何维权,怎样维权,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努力做好三个维权有理有据依法维权业主大会指导规则第四条指出:业主委员会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作出与物业管理无关的决定,不得从事与物业管理无关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全面发展及业主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种矛盾纠纷越来越多且主要集中在住宅物业管理小区。2003年9月国家出台了《物业管理条例》,对广大业主和各物业管理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住宅物业管理公司必须要抓好企业自身建设,尤其是法制建设,才能有效避免矛盾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2014年,内地物业管理刚刚迈过了发展进步的“黄金十年”。当这项新生事物逐渐为千家万户所熟知和接受的同时,物业管理行业亦逐渐由企业时代步入了业主时代。尊重和维护业主的财产权,尊重和维护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决策权已逐渐成为政府部门规范和推进物业管理工作的重心。本文试就如何做好指导协助工作-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所规定的政府部门职责进行探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关于物业管理的概念,《物业管理条例》第二条指出“本条例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从“业主至上”到“业主中心”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物业管理行业非常推崇“业主至上”理念,把业主尊称为“主人”、“上帝”、“衣食父母”,物业管理企业常常自谦为“仆人”、“保姆”、“管家”。然而,从近年我国物业管理实践来看,“业主至上”也给物业管理行业带来不少困惑和烦恼,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业界人士开始反思和讨论“业主至上”说。  相似文献   

14.
北京美丽园小区因其作为北京市业委会告赢物业管理公司的第一案而广受社会各界和媒体关注。持续一年多,历经一审、二审、再审,美丽园物业管理纠纷成为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相关各方关注的焦点。本刊热点讨论栏目,围绕“美丽园”事件,组织了有关业主维权的相关稿件,希望能够引起相关各方一些理性的、客观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新的《物业管理条例》明确了“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条例》规定业主大会由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组成,代表和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业主大会是小区的权力机构,业主委员会是执行机构,业主具有监督权和管理权。这就说明一切权利属于业主大会,从而解决了过去一些不法开发商收买少数业主管理委员会成员,损害大多数业主权益的问题。如《条例》规定,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所持投票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就可以选聘或“炒掉”物业管理企业。而业主大会作出的决定,必须经过与会业主所持投票权二分…  相似文献   

16.
物业管理中常见的纠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两年,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物业管理市场越来越规范,业主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物业管理纠纷明显呈上升趋势。分析下来,笔者认为,常见的纠纷主要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7.
<正>每逢岁末年初,照例是要盘点过去一年的方方面面。这一年里大事不少,我关注的一如既往是住宅小区,尤其是商品房。全国法工委对地方物业管理法规限制业主参选业主委员会,重磅发声。长达十余年之久的限制业主权利的制度逻辑开始转向。巨头接连爆雷,地产时代结束,前期物业管理的制度红利难以持续。上市头部物业公司扫荡住宅小区“二收盘”,试图以“带资”方式抢占市场,但已开始被拒绝。仅就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而言,可谓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激变已至。  相似文献   

18.
《北京房地产》2006,(8):61-66
为了向维权的业主进行报复,通州区中泽家园小区的物业经理乌某竟纠集打手,砍伤业主代表张某夫妇。近日,通州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乌某有期徒刑3年。 昌平法院针对天通苑物业管理漏洞向负责该区物业管理的北京方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发出司法建议,要求该公司加强社区内的安保工作,提高物业管理质量。 昌平区霍营华龙嘉园小区居民因物业催费引发纠纷,小区300名业主与物业人员对峙,现场还出现40余名不明身份人员。 美丽园物业费终审案被提起重审,已经严重地干涉了司法审判的独立性,美丽园的物业费案已经从一个小区的物业公司跟业主之间的服务纠纷,演变为物业行业利益集团和业主利益群体之间的权利之争。 时代庄园业主因物管合同到期,全体业主有72.3%的投票认为,物管公司应以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竞聘该小区的物业管理权。但却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9.
在物业管理行业中,由开发商派生出来的物业管理公司系开发商的子公司,二者的关系被社会称为“父子兵”关系。这种物业管理公司虽然在物业管理队伍中占一定数量,但通常被认为是扮演着“为开发商擦屁股,代人受过,包庇错误,欺骗业主”的角色,“父子兵”关系甚至被看成是引起纠纷与争端的祸水。  相似文献   

20.
前些年,我曾在一个什么地方看到过这本杂志——当时印象中,这是一本专业杂志,谈的是物业管理问题,却不见物业管理的“买方”——业主登场,出场的全是“卖方”——物业管理企业,谈的也是一些业主不会去关心的物业管理企业的专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