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融诈骗是以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和破坏金融秩序的一种犯罪行为,其特点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金融诈骗作案的手法具有狡诈隐蔽的特点,其行为对银行危害很大。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预防金融诈骗犯罪是“三防一保”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要认真地研究金融诈骗犯罪的类型特点,找出规律性,努力做好防范工作。一、当前金融诈骗的主要类型特点金融诈骗种类较多,归纳起来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类形特点:(一)以引资为名,私刻银行印鉴,伪造银行单证、咨信证明,骗取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资金。(二…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有点混乱和无序,金融违法、违规现象频发,金融诈骗犯罪突出,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金融诈骗案件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金额巨大等特点,其产生是社会法律制度、监控和管理不足等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须重视金融诈骗犯罪的预防,完善法律和规章制度,特别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金融立法,及时有效地打击日益猖獗的金融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3.
学生一族生活环境单纯,还没经过社会淬炼,正在成为金融、电信诈骗分子眼里的绝佳目标.互联网时代,金融诈骗手段愈发多样,2016年的“徐玉玉案”再次告诉我们,防范金融诈骗的宣传教育活动必须深入学生,深入校园.  相似文献   

4.
从近期金融系统发生的票据诈骗、贷款诈骗、金融凭证诈骗、信用卡诈骗及窥视储户密码支取客户资金诈骗和存折(信用卡)调包诈骗等案件看,诈骗犯罪手段越来越智能化和集团化,使基层行防范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堵截金融诈骗案件,防化金融风险是金融部门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银行业务电子化和新业务的推出,金融诈骗犯罪呈现出方式多样化、手段现代化和复合型犯罪普遍化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法律法规和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个别单位领导风险意识淡薄,重经营、轻防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人们心中的滋长;对诈骗打击不力,放纵了诈骗犯罪等等。预防和减少基层银行业金融诈骗就必须增强防范意识,健全内控体系,提高技防水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金融诈骗犯罪十分突出,大案要案时有发生,数额巨大,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融秩序和金融管理的混乱,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全国金融诈骗犯罪案件10168起,涉案金额122亿元;1999年全国金融诈骗案件12221起,涉案金额172亿元,比1998年上升20.19%;计算机作案13起全部得逞,因此,预防、揭露、打击金融诈骗犯罪已成为当前金融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健 《现代金融》2013,(10):35-36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诈骗案件呈现出涉案金额大、数量多的持续上升趋势,给银行稳健经营和维护客户资金安全带来极大风险。如何防范金融诈骗,提高银行业整体防控能力,保障银行资金安全,是摆在当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金融诈骗案件频发的主要原因,银行业在金融诈骗案件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员工教育、关注重点环节、部门整体联动、落实责任追究、加强营业网点诈骗案件防控能力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利用金融手段进行诈骗活动是目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件令各方都头疼的事情,不论是金融部门,还是企业或个人,发生此类案件几乎都深受其害。为此,金融部门和企业在加强防范利用金融手段进行诈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并收到了成效;但是,就个人而言,如何加强防范此类案件却非常薄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不法分子利用金融手段进行诈骗活动缺乏全面了解,防范意识比较淡薄。本案中发生的“离奇”银行卡废债案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例。揭示此案,我们的目的就在于给个人提个醒:要加强对金融知识的认知,要提高对不法分子利用金融手段进行诈骗活动的防范意识,避免自己落入“陷阱”。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业务的发展,金融犯罪案件也日益增多,其中又以伪造金融票证、票据和金融凭证诈骗犯罪案件最为突出,金融犯罪作案手段日趋多样化、智能化,团伙犯罪、跨区域流窜作案突出,涉案金额巨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强化内控机制,严格内部监督,对预防经济案件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金融诈骗的特征与对策黄造坤几年来,金融诈骗案件屡屡发生,不仅对国家资金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有的已造成严重损失。因此,综合分析金融诈骗的主要特征和作案方法,研究案件的成因和防范措施,对于及时打击和有效防范金融诈骗都是非常必要的。一、金融诈骗犯罪的主要...  相似文献   

11.
《国际融资》2002,(5):31-40
20世纪90年代初期,非法金融活动和金融诈骗四处泛滥.出现了北京的沈太富.无锡的邓斌等一批金融诈骗罪犯,席卷全国的大集资不知道坑害了多少民从的利益,使得许多人至今仍然对民营金融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12.
金融诈骗现象透析●张崇斌康增录帖俊峰七八年前就有专家预言:随着进一步改革开放和金融体制新旧交替,中国将成为金融欺诈和侵害的主要目标。据有关方面显示,当前我国金融诈骗日趋猖獗,危害日益严重。金融诈骗若干特点一是案件所占比例高、案值大。金融诈骗的案件动辄...  相似文献   

13.
我们是如何做好“三防一保”工作的吴玉琨当前,社会上一些犯罪分子把目标对准银行,金融诈骗、盗窃、抢劫犯罪活动比较突出,大案、要案以至流血事件时有发生。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莆田市人民银行认真贯彻上级行和地方党政的有关指示,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内外防范,结合实...  相似文献   

14.
近期,多起针对学生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导致受害人死亡的事件此起彼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根据奇虎360公司基于大数据形成的《2016年中国电信诈骗形势分析报告》统计,仅在2016年8月,360手机卫士就为全国用户拦截各类骚扰电话30多亿次,其中金融理财诈骗类电话占比高达43%。本文选取不法分子通过控制账户余额变动行使诈骗,以网上银行贵金属交易为例,通过对不法分子诈骗手法、诈骗特征的剖析,以点及面,提出在当今诈骗案件高发的态势下如何防范金融诈骗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金融诈骗犯罪活动越来越猖撅,金融诈骗案件的数量和诈骗金额急剧上升,大案要案时有发生,呈只增不减、有起无落的趋势。诈骗金额不断增长,诈骗手段也越来越隐蔽,诈骗主体日趋复杂化,作案范围几乎涉及所有的银行业务,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干扰了金融业的正常运转给国家金融资产造成严重损失。一、金融诈骗犯罪的原因分析(一)社会经济原因。一是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在这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个别人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向往腐朽生活方式,在其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犯罪行为就成为满足其欲望的主要方式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金融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金融场所的设立和扩充,金融流通形式的增加都可谓空前。与此同时高智能、多方式的金融诈骗犯罪骤然增多,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犯罪活动中危害最大的犯罪类型之一。金融诈骗犯罪不仅严重地扰乱了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管理秩序而且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防范和打击金融诈骗犯罪活动己显得刻不容缓。一、金融诈骗犯罪的现状建国后至SO年代初金融诈骗犯罪在同类犯罪中最得并不突出。诈骗的方式较为简单,诈骗数额也较小。SO年代以后,尤其是gO年…  相似文献   

17.
信用卡的使用,有赖于社会诚信系统的成熟及金融系统业务的完善.现实生活中,不少持卡人并不完全了解信用卡的使用规范及非法使用信用卡的法律后果,因一时贪图小利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当前,在国务院起草制定<银行卡管理条例>的环境下,研究信用卡诈骗犯罪,特别是涉案较多的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如何依法定罪、科学量刑.对打击信用卡诈骗犯罪,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几乎每个手机用户都收到过要求往某一账户汇款的金融诈骗短信,大多数人都是一笑置之,也有个别人不幸上当受骗,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日前,公安部门连续数日通过10086平台发布提示短信,要求市民防范风险。各移动运营商和各家银行也一再提醒客户,不要轻信诈骗信息。那么,作为普通市民,一旦收到金融诈骗短信,我们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发生在金融领域的犯罪活动也急剧增加且不断出现一些新的犯罪行为,其中以网络方式进行的诈骗犯罪活动危害极大。为预防网络金融诈骗犯罪,必须以专门犯罪罪名明确规定网络诈骗罪,加强国际间的网络协调合作,完善网络技术,加强网络监管,提高公众的网络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20.
薛庆宏  薛阳 《中国金融》2007,(24):37-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以下称《反洗钱法》)的立法宗旨是预防洗钱活动、遏制洗钱犯罪。预防和遏制是反洗钱工作的主要目的。《反洗钱法》中的洗钱犯罪预防是指为防止和减少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这七种犯罪而实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