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留民营     
张银锋 《开放时代》2013,(5):F0002-F0002,F0003,F0004
留民营,地处于北京市大兴区东南部,被外界称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其声名虽然无法与华西村、南街村等集体制“明星村”相比肩,但时至今日,留民营仍然保持着集体经济的绝对优势,公社时代的集中体制依旧是维系村庄正常运转的基本的政治框架。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日益成为基层公共服务的重要支撑与村庄管理有效运行的保障。通过对浙江省126个经济薄弱村调研结果发现,集体经济的发展受到农户收入水平、农村区域地理环境、村庄规模以及村庄内部党员结构、宗族结构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基于关键要素的分析进一步发现,集体经济发展不仅是资源要素禀赋问题,也是合作治理视角下交易成本与社会成本的管理问题。发展集体经济日益从一个生产性问题变成管理性的农村资源规划与利用的难题。因此,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合作治理成本的有效化解。重新认识集体经济发展的依赖与功能是未来集体经济再造的关键,也是村庄有效治理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因此,探讨建设适宜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然要求.中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走在广东前列,全部十八个镇都评为广东百强镇,城镇化发展具有鲜明的珠三角特色.对中山市农村集体经济经济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总结出中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改革成绩和发展经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也是新阶段推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逻辑进路主要表现在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上,通过多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实现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在现实图景中,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着行政权力的“偏离”与“越位”、治理制度的“虚置”与“空转”、区域分化的“不平衡”与“不充分”以及专业人才的“留不住”与“引不进”问题,应从促进政府职能转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实施政经分离,构建市场化的现代治理体系;激发动力,增强集体经济的造血能力以及通过外引内培,构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人才引擎等方面整体谋划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和谐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剑  沈林中 《江南论坛》2005,(12):46-47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把“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作为“三农”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村级政治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对于有效保证农村稳定、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整个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根本保证。村…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遵循公平、平均、传统和政策逻辑,其中,公平逻辑和平均逻辑为最核心的改革逻辑.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基本逻辑受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传统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因素起决定性作用.随着村庄集体经营性资产、集体经济收入和人均福利、人均分红的增多,村庄依次采取平均、公平和"多元组合"股权配置的改革逻辑模式.在集体经济不发达的村庄实施"平均主义"改革逻辑,在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村庄实施"公平主义"改革逻辑,在集体经济很发达的村庄实施"多元组合主义"改革逻辑.产权改革逻辑的组合模式受村庄内部冲突程度和村干部对权力垄断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村集体经济的现代化转型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发展“集体共富”的中国道路。农村集体经济现代化是包含市场化、规模化、组织化等三层结构的系统综合体,具有增进农民致富本领、农民致富机会、农民致富信念的积极效应。农村集体“三资”需遵循“分类转型”的逻辑,朝着“混合经营-联村抱团-党建引领”的改革方向发展。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农村集体“三资”分别采取不同的现代化路径:对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产权治理,构建混合所有制产权结构,提升集体经济的经营效率;对集体资源性资产进行有效的公共治理,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中介,实现规模化的资源整合;党建引领集体公益性资产的价值观治理方向,以“党建+”治理格局,强化集体经济公益性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因此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也是统筹城乡、实现农村飞跃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概述了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义、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等相关情况,对成都市典型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为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谢晖 《时代经贸》2012,(12):40-4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因此,探讨建设适宜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然要求。中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走在广东前列,全部十八个镇都评为广东百强镇,城镇化发展具有鲜明的珠三角特色。对中山市农村集体经济经济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总结出中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改革成绩和发展经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赋予了集体经济的新含义,与修改前的宪法比较,其含义有三个方面的不同: 一是集体经济的构成不同。宪法修正案第六条将宪法第八条一款:“农村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其他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富业和饲养自留畜”。修改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这一修改使集体经济的构成由单一层次变为家庭  相似文献   

11.
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农业生产力低的情况下对“三农”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日益激化,目前这种土地制度只能起到农民“温饱”的保障作用,并不会给农民带来更大的收益。按照邓小平“两个飞跃”的设想“三农”的根本出路必然还是“仿股制”下的集体经济,而“农联”模式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两个飞跃”的有效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2.
混合经营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新实现形式,即在传统集体经营基础上导入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其他经营形态,这种方式能通过产权激励、要素配置、践行集体经营公平价值等方面,收获资源协同效应,有效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过,由于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在产权特征、组织成员、决策机制、分配方式、规则认同、个体与组织关系、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混合经营可能会引发集体利益被侵占、农民利益受损的风险。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破产难实现、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范围受限、集体所有权弱化和集体经济发展资源不足、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不健全,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发展。要辩证看待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的优势和不足,既要积极推进混合经营,也要建立适宜的治理机制和政策体系,以此应对相关风险和问题障碍,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释放集体经济强村富民效应。  相似文献   

13.
<正>江阴市华西村,这个江南水乡普普通通的一个村庄,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正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他们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在0.96平方公里的锦秀土地上,画出了共同富裕的最新最美的图画.李鹏总理欣然命笔;“华西村,中国农村的希望所在”.华西村在海外也名闻遐迩,至今已有109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肤色的宾客慕名前去参观、访问.1991年1月,美国访华团在华西村参观时说了一句话:“在美国农村,穷富差距较大.要寻找一个象华西整体共同富裕的村,确实很难.象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华西村的辉煌,华西村的成功,再一次雄辨地证明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共同富裕理论的无比正确.(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要达到共同富裕,“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一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华西村1961年建村时,集体资产不足2.5万元.改革开放以来,他们认真实践邓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理论,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断壮大集体经济,1994年集体资产达到6000多万元,人均超过1万美金,比建村时增长了2400倍.现在的华西村,集体经济搞得红  相似文献   

14.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苏南乡镇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这是关系苏南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大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最近,我们就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对无锡市所属的江阴、锡山、宜兴三个市(县)和郊区进行了调查研究。 产权制度改革是乡镇企业实现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无锡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坚持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企业为主,市场取向为主”的苏南模式,使无锡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异军突起的乡镇工业成为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强大支柱,有力地推动了无锡农村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杭州市把高质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并把村级集体经济消薄增收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截至2019年,全市2049个行政村总收入达52.20亿元,村均总收入254.74万元;总经营性收入达30.81亿元,村均经营性收入150.34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超过20万元村的比例达77.26%.杭州村级集体经济削薄增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但据调研,农村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现象仍较为突出,笔者以为,要主动摸清薄弱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堵点,从整体布局、机制建设、运作模式、资产管理、人才动能等方面入手,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构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走出一条高水平、高质量的杭州村级集体经济消薄增收发展之路,从而为新时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有合适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国2749个行政村的调查显示,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组织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近年来,农村集体组织的职能正在发生变化,村集体组织更像是国家行政系统中城市居民委员会,承担越来越多的政府在农村的行政性事务.在取消农业税以后,应当专门研究制定针对村庄一级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增强村庄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逐步使村民委员会与城市居委会具有基本对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广西村庄经历四个变迁阶段:人民公社、“撤社建乡”、村公所、农村基层组织稳定发展时期;出现四类变迁模式:因农林场改革导致新村庄的设立、因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原有村庄的撤销、因新农村建设需要导致村庄的合并、因扶贫易地搬迁导致村庄位置的移动;呈现四个典型特征:农民“非农化”、种植“非粮化”、产业规模化、村庄“空心化”;存在四个主要问题:缺乏村庄规划和管理、村庄环境差、农村改革相对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8.
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第二个飞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结合山西省L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考察,从理论维度界定和明晰了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本质,探讨了其互动基础与实现条件;从实践维度梳理出资源开发型、产业发展型、区位优势型、“三资”盘活型、集体兴办型、股份合作型、混合经营型等典型模式,剖析了组织牵掣、主导性偏差、主体异化、生态负外部性等卡点难题。基于此,应强化党组织对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引领功能、坚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保障农民在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发挥“美丽经济”对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优势等化解路径。  相似文献   

19.
要真正解决中国农村长期来所存在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基本矛盾,按照邓小平“两个飞跃”的设想,其突破口仍然在于发展“集体经济”。而集体化之路又必然要以“仿股制”企业“农联”为载体来实现。通过一系列的地方政府的全方位改组和政府机构职能转变以及“农联”自身治理结构和相关体制变革的设计,可以构建旨在促进乡村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农村产业化、市场化,建立现代新型农村为最终目的的“农联”模式。  相似文献   

20.
曾恒源  高强 《经济学家》2023,(7):118-128
新时期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必须立足实践探寻其科学发展路径和高效运行机制。本文基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的现实背景,梳理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仍然面临基础薄弱、目标偏离和运营低效“三重困境”。其次,结合经济增长理论、社会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产权理论,剖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三重困境”的逻辑根源,推演破解“三重困境”的理论假说。然后,运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滕头村实施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造”的实践案例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研究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造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向;按照“设立企业法人—村企功能分离—治理机制调整”的思路重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建立混合所有制经营实体,能够有效破解“三重困境”,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新时期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理论支撑和路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