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三化"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发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立足于当前"三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今后面临的挑战,提出要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继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着力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快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和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三化"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三化"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发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立足于当前"三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今后面临的挑战,文章提出要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继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着力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快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和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三化"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简称"四化同步")的战略目标,以此来加快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因此,如何有效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成为当前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这对于适应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进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  相似文献   

4.
张立群 《经济》2012,(12):61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求"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学习十八大报告后,笔者认为应着眼长远、注重质量,全面加快城镇化步伐,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淄博市“四化同步”发展为研究对象,围绕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调研,提出了全面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持续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和着力构建“四化同步”发展的制度体系四条对策建议,为淄博市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立群 《经济月刊》2012,(12):61-61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求"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背景下,如何结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空间耦合,已成为我国学术界迫切研究的核心问题。论文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化"演化过程,分析了"三化"空间耦合机制,并结合江苏省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历程以及当前面临的制约性因素分析,提出江苏"三化"的空间耦合策略,为江苏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静敏 《经济师》2013,(3):227-228,234
郑州要实现2020年的战略目标,只有选择"三化"协调发展。工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的,新型城镇化引领了"三化"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必要途径,农业现代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历程、成就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改革开放尤其21世纪以来,河南省实施"三化"协调发展战略,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走出了一条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文章梳理了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形成和完善的历史过程,分析阐述了河南省实施"三化"协调发展战略取得的巨大成就,系统总结了河南省实施"三化"协调发展战略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发展潜力巨大,是下一阶段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强调,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要深度融合、形成互动、协调发展,走"四化同步"之路。2013年两会后,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把"四化协调"发展和城镇化这个最大内需潜力逐步释放出来。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应该采取哪些对策使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同步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四化同步"?就这一系列的问题,贵州大学洪名勇教授在"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7次年会"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刊记者以访谈的形式整理刊发,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2.
河南农业现代化中农村金融支持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对于河南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三化"的协调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又具有基础地位。河南省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农业基础薄弱,农村金融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矛盾突出,通过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实现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正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四化"论,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辆马车,则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就是这辆马车的四个轮子,消费、投资、出口就是拉动马车的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测度我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格兰杰检验和协整检验认为,城镇化是拉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因,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计算协调度指标发现,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状态由勉强协调向基本协调转变,应采取积极措施同步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内容,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富民强省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从工业与服务业的关系看,工业是服务业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商贸、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规模条件,服务业的发展又为工业的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可以说城镇是工业化发展的载体.  相似文献   

16.
徐君 《技术经济》2012,31(3):72-75
针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为"三化")的协调发展,建立了相应的"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原经济区18个主要城市的"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8个城市整体的"三化"发展程度较低;省会郑州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不明显,其核心城市地位不突出。  相似文献   

17.
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四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实践。事实证明,凡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及时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国家,都较快地步入了现代化国家行列;而那些没有处理好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关系的国家,其现代化进程则受到了严重阻碍。为此,应该根据我国现实国情,积极借鉴经验,深刻吸取教训,协同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邵耀占 《经济师》2012,7(3):245-246
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强化政策、科技、装备、人才、体制支持,推动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甘肃省1995—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对甘肃省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甘肃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能够引起工业化的发展,但推动力比较弱,长期则不是工业化的Granger原因;短期内甘肃省工业化不是城镇化的Granger原因,长期有助于城镇化发展,大致可以解释城镇化变动的20%,农业现代化不是城镇化的Granger原因;甘肃省工业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Granger原因,短期内城镇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Granger原因,长期内对农业现代化有推动作用,对农业现代化的贡献值达到约50%;总体上看,甘肃省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