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迄今已有四千余年的货币史.《诗经》有云:既见君子,锡我百朋.这里的“朋”,便记录了我国最早的货币形态.随着商品经济和铸造业的产生和发展,中国货币形态先后经历了原始货币、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和纸币、电子货币几种形式. 西安钱币博物馆内藏品基本涵盖了中国历代货币形态,其中不乏精品和珍品,基本展示了中国货币发展历史演变的全过程,完整反映了我国货币文化极强的创新性和连续性,是学习研究和实物鉴赏的珍贵实物资料.下面介绍几个馆藏珍品. 1.琉璃贝币 此枚贝币铸于战国时期,琉璃质,呈灰白色.长2.2厘米,面呈弧形,背平,近似球状.因腐蚀较重,正面凹凸不平,细部特征已不甚明显,但在不可多得的琉璃材质仿贝中,实是精品.  相似文献   

2.
中国最早的货币——“货贝”。也称贝币,是一种天然的海贝,流通于夏代(公元前2000年前后)。它是以“朋”为计算单位,两系(串)10个或20个叫做一朋。  相似文献   

3.
光彩夺目的货币金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浩如烟海的史著中,历代文人学者,借“特殊商品” 货币,以诗词形式,记述史实,见证社会,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为世界少有,既是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又是研究中国货币金融问题不可或缺的宝贵文献。 一、描述古代货币名称、单位,为后人研究、考证货币制度与流通提供依据。《诗经》日:“氓之 ,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氓》)。其中的“布” 即早期的钱币名称,有空首布、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等。“既见君子,锡我百朋’(《菁菁者我》)。其中的“朋”为…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20日.由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和英国货币经纪公司德利万邦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国内第一家货币经纪公司——上海国利货币经纪有限公司在上海隆重开业,揭开了国内货币经纪市场的神秘面纱。随后.一些国际知名的货币经纪公司也把扩张和渗透的目光投向了中国。事实上,货币经纪公司在国内虽然还不多见.但在任何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货币经纪公司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金融机构之间交易、清算的一大平台。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研究数字货币历史联系、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探讨务实推进货币体系改革思路。一是货币演变,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形成货币文化。二是各种货币形态,不论是传统货币,还是数字货币,都只是货币的驱壳,货币生命力和灵魂是它的流通情况、价值意义和购买力。三是因技术先进而产生的数字货币替代,并没有改变信用货币的内涵,数字货币替代必须遵循货币运行机理,确保实物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四是数字货币影响是复杂的,将改变货币形态结构,但不大可能改变全球货币体系和国际经济格局。五是建立数字经济市场秩序,既要防范过于集中垄断产生的风险,也要防范“去中心化”产生的风险。六是全球面临“多元需求多重巧合”挑战和机遇,需要妥善处理五大关系,探讨“球本位”交易媒介。将人类社会“信任、信心、信用”与全球发展、全球规划、全球资源内在价值联系并为依托,研究“球本位”货币体系,为后“金本位”“银本位”和“国家地区信用货币”体系做准备。  相似文献   

6.
中国货币替代的测算、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货币替代率相对量指标对中国目前货币替代程度进行了测算,并依据该测算结果总结了中国货币替代特征,认为中国货币替代率整体水平不高且呈现出阶段性波动特征,货币反替代趋势和非对称双向替代现象明显.通过对中国货币替代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汇率、广义货币供给量、通胀率与货币替代率成正相关关系,国民生产总值与货币替代率反相关,本外币利差变化对货币替代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曹源 《金融博览》2012,(10):66-67
中国,这个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古老国度,创造了无数神话.长城、兵马俑、 四大发明、 丝绸之路……都使"中国"的名字永恒地载入了人类的史册.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中国历代货币是世界两大货币体系中东方货币体系的代表.今天,当人民币作为国家名片登上世界舞台,展示新中国风采的时候,当民间再次掀起钱币收藏热潮的时候,甘肃钱币博物馆像一位经历风雨的智慧老人,用睿智和博学向人们诉说着早已逝去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中国货币网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方便交易、防范风险、便利监管”为宗旨.为银行间市场提供交易所需信息、中小金融机构备案报价和银行结售汇备寨的基本平台.为金融机构广泛参与货币市场提供了快捷的通道。依托“中国货币网”运行的三大监管业务系统.为货币市场参与者与监管者开辟了信息互递的高效运作渠道.并已成为货币网信息服务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9.
刘明瑞 《海南金融》2021,(10):28-36
货币宪法学是基于社会契约理论与人民主权原则,关注公民与国家之间财产配置结构问题的研究视角,央行数字货币领域的公私博弈毋庸置疑是数字经济时代法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央行数字货币的性质及其法偿性、新货币形态下公民的货币财产权、自由权的保障以及央行数字货币形态下的国家责任值得关注.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方式多元,尤其是经济学者和法学学者的研究路径呈现明显偏离.本文基于货币宪法学视角,从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货币形态——央行数字货币出发,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央行数字货币的性质并论证其法偿性.通过明晰央行数字货币下的公民货币财产权和自由权,阐述国家数字货币发行如何对待货币民主问题,最后结合域外实践指出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责任和可供参考的央行数字货币宪法规则,以期能为央行数字货币的治理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弗里德曼著名的实质所得每增加l%,则实质货币需求增加1.8%的研究结论为基础,并将其扩而大之对中国的货币供求状况进行了经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货币需求增长与弗里德曼的结论是完全拟合的,而货币供给增长则与弗里德曼结论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无论结果如何,弗里德曼著名的研究结论为观察中国货币供求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值得我们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货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几乎每天都在和货币打交道,货币形态的演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戴维?欧瑞尔和罗曼?克鲁帕提合著的《人类货币史》展示了一幅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货币图景,以及人类与货币的"恩怨情仇".曾经出现的货币形态,除了我们熟知的贝壳和金银等贵金属外,还有石头、珍珠、盐、可可豆,以及...  相似文献   

12.
2019年,数字货币可谓赚足了眼球。一边是Libra等稳定币或加密数字货币的不断升温,一边是各国央行对数字货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实,货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表现形态一直在不断变化之中,现在已从实物货币发展成信用货币,甚至从有形货币越来越迈向无形货币,未来也将进一步迈向数字货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鲍莫尔一托宾模型,用计量方法对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做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分别为0.034和0.037,远小于鲍莫尔一托宾模型的预测值。这个实证结果与大多数相关研究的发现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陈维 《西安金融》2004,(11):60-62
圆丝银是湘潭独有的银两货币。它形状独特,使用方便.找零补差快捷.辨别成色简易。这在我国的银两货币中,独具特色。为弘扬中国货币文化,研究地方货币史,笔者就圆丝银的形状、重量、成色及其产生、流通等情况.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开放经济下货币供给及货币控制目标的思考张耀,佟国栋,庞介民1994年,以外贸、外汇体制的重大改革为标志,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又前进了一大步,外部经济变量对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中国现实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机制呈现出新的特点,那么,货币当...  相似文献   

16.
货币形态的演变伴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从最初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如今的纸币等信用货币,概莫能外。现如今电子货币及虚拟货币也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比如腾讯公司的Q币、人人网的人人豆等,他们在各自领域扮演了不同的交易角色。但  相似文献   

17.
货币的本质属性是一个动态范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货币属性发生了新的变化.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元主导的单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暴露无遗,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虚拟货币并不具备充当国际货币的基础条件.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的主导地位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国际货币体系的最终形态也还是一个未知数,虚拟货币的出现及其发展为改革和设计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提供了重要经验和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科技带来的货币金融领域的一系列变化中,诸多新的冠以"货币"名称的货币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数字人民币的诞生是中国科技进步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其应用场景必定是一种新的和充满魅力的体验.电子货币在中国市场的广泛使用,开启了"无现金社会"之门.社会公众对比特币的认知有不同观点,各国对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也有不同立场,而中国货币当局对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采取坚决否定的立场.  相似文献   

19.
货币供应量是否合适,可以从实际货币供应量与中性货币供应量的差异角度来进行分析。中性货币供应量是指与一国经济自然增长率和正常货币深化系数相适应的货币供应量。本文通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数据计算出中国经济的自然增长率和货币深化系数,从而得出相应的中性货币供应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套评价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分析框架,并据此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货币政策进行评价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货币之谜与资金流动性过剩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资金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困扰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国目前已经成为货币流通速度最低的主要经济国家,中国货币之谜更存在特殊性。货币政策的多任务性影响货币供给形成过程,基础货币调整与货币乘数变动同时出现失衡,从而导致资金流动性过剩。货币当局的资产结构和公众的资产偏好分别影响着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是形成中国货币之谜的根源,而消除流动性过剩也须借助转变货币当局资产结构和公众资产偏好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