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了加大采高实施煤层全厚开采、工作面煤岩分采、留顶(底)煤开采等绿色采煤工艺和分掘分运、“全煤巷”采区巷道布置方式等绿色掘进工艺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倾斜长壁开采的优点 1.倾斜长壁布置简单。由于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及回风巷道直接与运输大巷相连,从而减少了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及有关硐室的开掘工程量(可减少10%-20%的巷道掘进量),故巷道布置简单,基建投资少,投产较快。  相似文献   

3.
一、采区上山的位置选择 采区上山沿煤层布置,掘进容易、费用低、速度快,联络巷道工程量少。其主要问题是煤层上山受工作面采动影响较大,生产期间上山的维护比较困难,特别是在缺乏先进支护手段的情况下,可考虑布置煤层上山。开采薄或中厚煤层的单一煤层采区,采区服务年限短;开采只有两个分层的单一煤层采区,煤层顶底板岩石比较稳固,  相似文献   

4.
鸡西市碱场煤矿一井东一采区4#层右一走向回采工作面为该区东一采区4#层首采工作面,根据准备巷道掘进时该层瓦斯涌出量为2.8m/min,但回采邻近煤层3#(A+B)层右一走向面时,瓦斯涌出量达到52m/min,3#层与4#层层间早期为33m。可采层以下50m范围内为煤层底板活跃压带,因此在回采4#层时必须考虑下邻近层3#瓦斯将大量涌入到4#层回采工作面,势必造成工作面瓦斯超限而威胁安全生产等问题。所以采用何种方法抽放瓦斯能够提高抽放效果,达到采面瓦斯治理的目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拉工作面是提高工作面单产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减少煤柱损失5%-10%,降低掘进率15%-30%。为了完成百万吨现对有关问题加以详细的分析。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巷道布置。回采工艺,顶板管理等达到合理,保证百万吨工作面实现。  相似文献   

6.
在矿井开采的过程中,由于煤炭的采出,使煤层顶板出现冒落下沉,采场的周围形成支承压力,通过附近未采动的煤体,传递剑煤层底板岩石中.因而使煤柱或煤体下方形成应力增高区,而在采空区下方形成应力降低区。其应力集中程度随着远离煤层底板会逐渐降低,当达到一定深度以后,煤柱或未采动的煤体所造成的应力集中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7.
理论研究和煤矿生产实践已证明,煤矿合理集中生产会给企业(矿井)带来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仅以工作面效能提高从而减少工作面占用个数实现工作面集中生产为例,减少一个综采工作面,会减少工作面设备直接投资数千万元;每年减少人工费用支出数十万元。即使减少一个普采或炮采工作面,也会减少大量的直接或相关费用投资、如果实现采区、水平的集中,则会简化生产系统,减少巨额的巷道掘进和相关设备、费用投资;而且也会改进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由此可以看出,实现合理集中生产,是煤矿降低投资、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自从6O年代以…  相似文献   

8.
根据姚桥矿西九采区条带开采方案,在合理布置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基础上,研究分析综采放顶煤条件下首采工作面地表移动规律,并对下一工作面的开采条件下的变形趋势预计,及为矿井“三下”采煤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强 《大陆桥视野》2014,(20):87-88
作为煤矿综采管理的基本内容,改善工作面回采效率对于提升综采生产的整体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煤炭综采工作面资源开采损失分析,然后具体探讨了提高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措施,以期为相关技术与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托伪回采的技术措施:在巷道布置上,合理控制工作面长度,工作的俯伪斜布置进行回采,缩小挖孔距,加大支护密度,严格控制开帮长度,减少顶板暴露面积,及时支护、减少顶板暴露时间。煤矿在托伪开采过程中,采取控制顶板措施,该成果在技术上合理,安全上可靠,不仅提高了单产,而且提高了煤炭质量,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类似条件矿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正确评价煤炭开发利用所得到的真实收入,不但要将煤炭开发利用中所造成的自身价值折耗从收入中剔除,还要扣除其对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价值损失。本文利用CVM方法对陕北地区神木县大柳塔镇、西沟乡和榆阳区牛家梁镇3个乡镇在煤炭开发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提出当地的最小补偿意愿(WTAC)主要与当地百姓对环境破坏的态度(Atu)和当地的户均收入(Income)正相关;给出大柳塔镇、西沟乡和牛家梁镇三地由于煤炭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破坏百姓愿意接受的户均最小补偿意愿每年分别为4634,524元、2671.348元和4813.265元。在此基础上,展开效益转移法在陕北煤炭开发环境损失评估中的精度和可靠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使用效益转移法求某地的最小补偿意愿时,其已研究地和决策地之间必须具有相同或极相近的环境对象和社会经济变量,否则会造成效益转移的结果不可靠,给出过高或过低的估计值,为效益转移法在不可再生资源跨区域环境损失中的研究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回采工作面防瓦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采区方案设计时往往只考虑回采与掘进的接替关系,忽视矿井瓦斯抽放系统的能力,工作面长度设计过长,超过了抽放钻孔所能达到的最大抽放范围,导致工作面中间一段没有进行抽放卸压,给回采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3.
关于商品削价损失进项税额是否转出的问题。有人认为削价损失部分的进项税额在购进商品时已进行了抵扣,因此。企业在削价出售商品时,就应该将由于销售商品损失部分的进项税额予以转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或相关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笔者不同意上述观点和做法。商品削价损失的进项税额是否转出,要分清是经营性削价损失,还是非经营性削价损失.  相似文献   

14.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时遇到的几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企业是国有煤炭开采的行业,是本地区的支柱性产业,也是本地区的纳税大户。经营业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税收。本企业属于一般纳税人。为了迎接08年国税大检查,集团公司要求各单位先自查。通过自检发现,本单位在处置固定资产时没有提税,具体实例是:第一种:出售账内机器设备(属于技术性淘汰)原值175万元,评估作价11万元。  相似文献   

15.
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是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煤炭消耗量占能源消费量的72.8%)。而煤炭的消耗大部分又是用于冬季采暖及发电(各种形式采暖、发电耗煤量占全年煤炭总耗量的58%)。乌鲁木齐市供暖形势较为严峻,为了节能减排,市委市政府提出冬季采暖倾向于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现有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基本都已经满负荷,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公司提出对部分已并入热电联产的换热站及部分条件较好的燃煤锅炉房,新建或改建燃气锅炉房调峰系统,做到供暖初期及供暖末期用热电厂的热供暖。供暖高峰时启动燃气锅炉房进行调峰,这样既做到热电厂的热充分利用,又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东滩煤矿是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年产400万t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矿井位于兖州煤田的最深部,采用一对立并,两个水平分区开拓,对角式通风,采区上山联合布置。来深5O0~700m,主采3”煤层,3煤大部分分叉为3。和3下煤层,煤层倾角3”~8“,全部采用综采(放)采煤工艺。投产之初,矿井存在生产分散、巷道掘进率和维护费用高,人员素质差,用人多,效率低,效益差,生产系统不完善等诸多矛盾和困难。有鉴于此,矿井大胆探索采区合并扩大,工作面集中,优化巷道布置,改进采煤工艺,提高工作面单产,…  相似文献   

17.
段继锋  胡隽 《经济师》1999,(12):38-39
从1997年12月31日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要求国内各金融机构对信贷资产按国际标准进行五级分类,从而为在我国建立全新的信贷文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五级分类以借款人能否偿还贷款本息为核心,将信贷资产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个类别,其中次级、可疑、损失三个类别为不良资产。不良资产三个类别的划分是以贷款的预期损失比率为依据的,要判断贷款是属于次级、可疑还是损失,就必须确定贷款的预期损失比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预期损失比率主要是进行定性分析,而没有从定量上予以分析,这样就…  相似文献   

18.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财务角度,谈谈如何加强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与核算的问题。所谓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所投入的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发生的一切损失的总和。根据这个定义,可以把质量成本分为四个部分:一、预防成本(如质量工程技术成本、预防活动的监督费用等);二、鉴定成本(如外购材料检测费用、中间检测费用);三、内部故障成本(如废次品成本、修复品劳动费用等);四、外部故障成本(如顾客索赔成本、产品退回损失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煤矿开采规模越来越大,相应地也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如造成大量农田以及建筑物被破坏,矸石堆积成山,河川径流量减少,以及地下水供水水源严重干枯,土地沙漠化,由于开采而使矿物内的有害物质流入地下水中等。如何使煤矿的开采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这就需要采取合理的开采技术及有效的防治措施,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矿业之路,率先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废弃”集约化经营的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绿色煤炭工业体系。本文就绿色开采技术的内涵以及我国煤矿开采对环境破坏的现状做出分析。并提出必要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安全生产是煤炭矿井开采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但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更关系到开采人员和一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在当前的企业管理中存在着直接影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诸多弊端,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员工素质低下、安全生产的意识薄弱、生产工艺和装备落后等等,这些弊端严重影响着企业(特别是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为了减少这些因素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制约,企业必须加强激励机制建设、加强先进设备更新改造建设、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不断改进和完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等。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克服当前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弊端、如何建立健全比较先进和完善的煤矿安全生产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