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农村多元价值并存,公共文化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民思想观念引导乏力,这些现实局面为农村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型农民提出了迫切要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型农民首先要确立新型农民的价值标准;其次需要构织塑造新型农民的内生性文化网络, 以承载并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农民的价值要求;再次,从"农民在场"的视角出发探寻恰当载体,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型农民的重要任务. 最后,着眼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人力资源再造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人才队伍构建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型农民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张卫海  刘倩 《魅力中国》2013,(23):48-48,384
由我国是一个文化多元化国家.各地区都具有特色鲜明的文化习俗.而这些文化习俗背后的也隐含着多元的价值理念。这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要走一条区域化的实践道路,建设地方性主流价值观就是这一道路的重要内容。区域文化资源是地方性主流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栽体和平台,够帮助区域内人民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在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q-需要摆脱物质主义的局限,充分考量其精神价值和价值观塑造功能,坚持契合、整合、改良的思路.探索一条科学有效的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担负着宣传国家主流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责,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后备力量,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民族教育尤为重要。民族教育强调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统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中吸取知识与经验,增强其方向性、实效性。因此,以学校教育为着力点,可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二者耦合,有利于推动国家教育和谐发展;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核心价值的认同;实现民族地区文化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文化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产生双重影响。微文化背景下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首先,要掌控网络阵地的话语权,巩固主流价值观在微文化的主导作用;其次,要借助微文化平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再次,要重视法律规范和道德教化的作用,形成对微文化内外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沅爰 《魅力中国》2011,(5):297-297
在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时期,主流文化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却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旨从主流文化的概念出发,分析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力图解决主流文化边缘化危机,有效抵制“三俗”文化之风,重塑主流文化引导群众、服务经济建设的主导性地位。  相似文献   

6.
于利梅 《黑河学刊》2014,(1):102-104
大学生网络社团属于校园“群众性组织”,能够推进高校政治文化建设,促进高校规范化管理,加强高校和谐建设。大学生网络社团发挥维护高校稳定功能面临消极文化对主流政治文化的渗透,多元价值观对主流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冲击以及感性行为与理性意识脱节等问题。为有效实现大学网络社团维护高校稳定功能,应培育主流政治文化和思想道德价值观,加强舆情正确引导,增强网络监管能力等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社团属于校园"群众性组织",能够推进高校政治文化建设,促进高校规范化管理,加强高校和谐建设。大学生网络社团发挥维护高校稳定功能面临消极文化对主流政治文化的渗透,多元价值观对主流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冲击以及感性行为与理性意识脱节等问题。为有效实现大学网络社团维护高校稳定功能,应培育主流政治文化和思想道德价值观,加强舆情正确引导,增强网络监管能力等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促进高校学生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弘扬校园风尚,引领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加强机制保障,构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促进知行合一,培育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四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深化环境育人,打造高校校园物质文化;五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优化信息平台,提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9.
当前,后现代主义、网络文化及政治现代化等文化和思潮影响大学生的价值思考和定位、价值思维和行为、价值思辩和选择。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多元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社会思潮学习教育,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自信、践行自信、选择自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接触媒体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等新媒体与人们变得密不可分,社会思潮也通过新媒体扩大了其影响力,这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双重冲击。多种社会思潮挤压了主流价值观的传播空间,分流了其受众。在这种形势下,通过网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科学方法鉴别社会思潮等手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变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胡雪梅 《改革与开放》2016,(12):114-1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继承与升华的关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土壤,发挥其涵养功能与推动作用。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精髓,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进一步增强价值自信,提升价值自觉,增进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立足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两方面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土壤与基础;从要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要深入阐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要体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等三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升华.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落微",即落细、落小、落实。2014年3月,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中办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  相似文献   

14.
综述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安全价值的几种观点:引领主流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构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本文特别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安全方面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让我们的文化不再危险。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将网络文化与建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我们要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引导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自改革开放以来,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全球各个地区的文化在不断的冲突和发展的过程中影响着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取向。其中,消费主义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对我国中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很大。我国的中小学生普遍出现主流价值观念缺失、道德标准偏低以及对集体的责任感缺失的情况。文章分析了我国中学生价值观缺失的原因,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给出了改善我国中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提出了构建班级文化的具体措施.要营造班级精神文化环境;锤炼班级誓言,发挥其价值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班级誓言活动中的带头作用;在班级誓言引领下,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强化以班级誓言为引领的班级团队建设;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国家软实力中的"核心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是目前学术界热议的焦点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应遵循三条基本路径:第一要站在全人类价值观的制高点上;第二要体现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和先进性;第三要兼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价值信仰和日常生活的引导和感召。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更加自觉地成为一个中国人、一个文明人、一个现代人。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是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不能割裂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不同文明所表现的文化的融合与冲突深刻影响着不同民族的价值取向,其中以物质主义为取向的消费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正严重地冲击着当代中国中学生的价值观。多数中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主流价值缺失、道德行为失范、以及集体责任感的缺失这三方面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学生教育的指导地位、以知行统一的方式加强实践探索和重塑集体责任感来培育中学生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