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间表已确定,目前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共计3000多万正式职工,900万离退休人员,总数超过4000万人.改革的目的在于使目前处于双轨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平稳并轨,要采取得力措施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完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政策,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前社会保险制度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表现为基金的积累日益减少,而支出却随着老龄人口和失业人口增加、医药费价格的上升而日益增长。在保证现有各类社会保险基金合理使用、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如何扩大资金来源,解决资金紧缺与需求上升的矛盾,是当前顺利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一、社会保险基金紧缺的紧迫性(一)上海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老企业多、历年离、退休的人员多。目前从各企事业单位离、退休的人员总数已近170万人;五、六十年代支援内地建设,以后逐年  相似文献   

3.
一、现状 1986年国务院首次颁布《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这标志着我国的失业保险从无到有,迈出了第一步。截止到1994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总人数达到9500万人。自1986年以来,各级劳动部门建立失业保险机构2100多所,逐步完善失业职工登记、组织管理制度。同时,实行失业救济与促进再就业及安置企业富余人员有机结合的政策。在劳动部门统  相似文献   

4.
当前社会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正在深化,原属企业、行业的保险已改变为社会保险。对退休人员的管理如何由企业管理改变为社会化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保险制度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预计到1997年底,上海市离退休人员将达到200万人,社会对这支庞大的老年人队伍的关心、爱  相似文献   

5.
陈俊丽 《北方经济》2010,(14):94-94
我国的社会保险随着20年的改革和发展.逐步建立起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职工生育五个险种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各项保险业务稳步推进、逐步完善,各个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也经历了由成立初期到发展壮大的过程.这些公共部门为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保险业务范围的逐步扩大、全员覆盖目标的确立、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需要,辽宁省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社会保险促进了经济发展,保障了职工生活 我省各项保险制度的改革、发展和社会保险体系的逐步建立,实现了“着眼于改革,立足于发展,服务于稳定”的大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逐步减轻了企业办社会的包袱,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经济发展。我省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现有企业职工878.8万人,离退休职工200多万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了企业办社会模式,生、老、病、死统包,富余人员统养,承担了大量社会责任。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开始解决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江苏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1、江苏省社会保障的运行现状 江苏省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从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自1986年以来,江苏省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改革劳动制度四项规定的通知》,逐步建立并完善了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改革,企业职工社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 革的不断深化,龙岩市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一个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重点,工伤、生育保险为配套的社会保险体系初步形成,三条保障线制度初步建立。到目前为止,全市有1394家企业、9.8万名职工纳入养老保险统筹,养老金普遍推行社会化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98%;有1295家企业、10.2万名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全市社会保险特别是养老、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推动企业转机建制和优胜劣汰,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的按时足…  相似文献   

9.
上海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 开始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 先后出台了待业保险(后改为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住院医疗保险等改革措施,生育保险制度和工伤保险制度也正在制定过程中。2001年末,全市已有8.79万家城镇事业单位、机关以及个体工商户共443.67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8.5%。全年有136.84万人次享受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险是指劳动者由于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不能参加劳动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其它社会保障工作内容有所区别。其主要服务对象是职工,包括养老保险、待业保险及医疗保险等项目,主要以强济互济的方式实行。  相似文献   

11.
企业职工下岗与再就业的问题,是个百姓担心、社会关心、政府操心的焦点问题。目前,政府统计在册的在社会保险机构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有500万,城市还有下岗职工900万。“九五”期间,我国城镇将新增劳动力7000万左右,国有企业将分流富余职工1500万左右,农村新增和富余劳动力将有4000万左右向城市转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  相似文献   

12.
失业.中国工人怎样谋生1994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在北京发布了199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中有一笔很不显眼却十分新鲜的数字:1993年末城镇失业率为2.6%,国家为12.8万失业职工提供了生活救济。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自1986年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以来,已先后为120万国有企业的失业者发放了失业救济金。这就是说,我国近七、八年来已有一百多万捧着“铁饭碗”的职工相继失业;如果加上大集体或其它经济形式企业的失业人数,我国的失业大军是相当惊人的。河南省1993年9月对19088家县属以上企业调查表明,截至8月底,共有停产半…  相似文献   

13.
夏耀中 《上海改革》1994,(4):27-27,45
本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的办法按照有计划、分步骤已实施一年。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单位达20459户。职工395万,离退休人员154万,实施情况总的是好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孟淑玉 《唐山经济》2005,(12):28-30
唐山历经五年国有企业改制,成功地实现了国企职工下岗和失业的并轨。据资料反映:截止2003年7月底,唐山共有市属及以下国有企业、集体预算内工业企业358户,已完成劳动关系置换的企业有150家,改制比例近43%,全市城镇在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登记的下岗人员5.58万人,需要安置的下岗失业人员仍有10万多人。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必须伴随劳动力结构的调整,部分国有企业职工失去工作岗位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15.
今年的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服务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失业保险改革怎样进行,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劳动部就业司张小建司长,请他谈谈有关的问题。 记者: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从1986年建立以来已有7年的时间,在国营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制度建设、保险基金筹集与管理,特别是将实行失业救济与促进再就业及安置企业富余职工统筹考虑,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16.
地方情况     
湖南建立全方位保险体系湖南省社会保险面不断扩大,养老保险、待业保险已由国有企业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职工扩展到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养老还延伸到私营企业职工及个体劳动者和帮工,并实行养老由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共同负担。据统计,湖南全省全民、集体1.9万多家企业和310多万职工参加了养老和待业保险;52.5万离退休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全省养老、待业保险基金收缴率  相似文献   

17.
一、再就业工程实施问题透视 1.再就业工程安置的下岗失业职工数量有限与待安置的下岗职工不断增加的矛盾。如再就业工程成效显著的1995年,安置的下岗职工和企业富余人员为140万人,为下岗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人员进行转岗转业培训32万人。这不算小的成绩与当年城镇失业人员500万人、国有企业富余人员1500万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劳动部规划,“九五”期间将帮助500万人实现再就业,也即每年能  相似文献   

18.
论失业保险制度模式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失业保险制度模式的改革,应赋予其新的含义。未来的失业保险制度,应以关注失业人员个人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加强就业激励机制,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的时代,结构性失业尤为突出,大量失业人员的出现不可避免,失业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使得相当一部分人对失业保险制度产生了怀疑。文章驳斥了废除失业保险制度的做法,提出了新的构想,即建立不同于传统的失业保险制度模式,强调关注保障长期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提供再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分流安置企业富余职工,解决好企业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劳动部门当前乃至今后长时期内十分繁重而又紧迫的任务。截止95年上半年,我省享受失业保险救济金的人数达到123266人,发放救济金1718.8万元,除已安置4.4万人外,现有失业人员7.9万人。据预测,“九五”期间全省  相似文献   

20.
改革潮     
养老金发放企业转向社会保险机构改革潮据悉,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发放将逐步由企业转向社会保险机构。劳动部副部长王建伦分析认为,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时机已经成熟。其原因,一是社会保险改革的大思路已经确立.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问题已有定论;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入,职工的观念开始转变,广大离退休人员不希望养老金发放受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在职职工也看到将来退休时养老金由社会发放才有保障;三是社会保险改革十多年来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截至1995年底;全国累计结余社会保险基金448亿元,建立各种社会保险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