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菊 《商》2014,(2):353-353
时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之一,大学生的知识积累、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更是在闲暇时间里潜移默化完成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对重庆工商大学大学生的闲暇时间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到重庆工商大学大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现状是:大学生闲暇时间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水平层次低,学校和老师对其进行相关教育少。及时向学校反映学生闲暇时间管理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以促进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更好的管理和引导。  相似文献   

2.
“闲暇消费”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闲暇消费的概念所谓“闲暇”是指人们的全部生活时间,除了必要的生存时间(指维持人类自身的生命的时间,如吃饭、睡眠等)和约束时间(指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工作、学习、家务劳动等时间)之外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与这种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相联系的现实的有支付能力的消费即所谓“闲暇消费”。  相似文献   

3.
刘敏  陆远如 《消费经济》2002,18(2):14-15
闲暇消费质量直接反映学生的生活质量,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决定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在“科学消费”年主题活动中,不应该忽视中小学生作为普通消费者享有的权益,尤其是闲暇消费权益,并要为中小学生在闲暇时间内实现科学消费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倪凰 《电子商务》2015,(3):91-92
充裕的闲暇时间目前成为高校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闲暇教育的重要阵地。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正在大学生中盛行。作者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闲暇教育的紧迫性,探讨以微博为抓手开展高校闲暇教育,提出了微博应用于高校闲暇教育工作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5.
熊汉富 《消费经济》2003,19(4):49-52
在闲暇时间里,“人们主要从事业余的科学文化活动、体育以及各种娱乐和休息,使智力和体力得到恢复和发展”。〔1〕因此,在我国,随着居民消费领域扩大和消费层次的提高,闲暇时间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消费可支配闲暇时间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就各个家庭及其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而言,情况则往往要具体、复杂得多。为了实现消费满足程度最大化的目标,任何家庭都必须把可支配闲暇时间的确定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加以研究,并善于从自身与环境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和适时调整可支配闲暇时间的数量界…  相似文献   

6.
陈淑祥 《商业研究》1997,(3):14-14,17
通过对闲暇消费效益内涵的分 析,提出提高闲暇消费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涛  周枭  张曦 《现代商业》2012,(24):272-273
闲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闲暇教育有着不同特点。针对青海省高校闲暇教育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其特殊的地形、社会文化环境,阐述了大学生闲暇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有效地开展大学生闲暇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丁玲  崔佳 《商业时代》2013,(22):32-33
闲暇消费日益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居民闲暇消费行为,不仅可丰富我国起步较晚的闲暇消费现有研究成果,而且更清晰地阐述了有无存在流动性约束,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对于闲暇消费行为的重要影响。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指出我国闲暇消费市场的发展困境,为从收入瓶颈、宏观调控、社会保障等方面合理规划未来发展路径提供参考,以期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魏翔  惠普科 《财贸经济》2007,(11):82-88
新古典观点认为闲暇时间的增长会"挤出"产出,进而不利于宏观消费的增长,二者存在负向关系.针对于此,本文首先构造了包含闲暇时间的闲暇时间--消费函数,从静态角度分析了闲暇时间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而在动态的预算约束下通过最优化模型证明了闲暇时间与消费增长间不但存在负向关系而且存在正向关系,取决于参数环境影响.之后,本文引用中国的实际数据检验了理论模型的命题,并发现中国的闲暇消费对宏观消费具有正向拉动作用,这说明中国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质量正在得到改善,也说明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展现出一定后工业化倾向,本文对此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岳金霞 《商场现代化》2006,(11):148-149
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大众旅游成为近年来的消费热点。然而,一些人在认知和行为方面存在着旅游消费误区,影响了旅游效果,因此,引导大众有效利用闲暇时间,合理进行旅游消费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前我国奢侈品消费人数的不断攀升及奢侈品消费金额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从整体上看未富先奢的局面已经出现。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奢侈品的消费,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超富裕阶层;另一类是新奢侈品的消费,消费人群是中产阶级和白领。从影响我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的主要动机来看,人际性消费是影响我国奢侈品消费的主要动机,其中符号性消费是影响我国当前奢侈品消费的首要因素。符号性消费、从众性消费与人情消费都属于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促使我国奢侈品消费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状态。因此.应大力倡导理性消费.同时也要抓住契机。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与创新.树立自己的民族奢侈品牌,更好地发施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2.
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黄守坤 《商业研究》2005,(10):14-17
传统的消费理论都是建立在消费者的理性行为之上的,而实际中的非理性消费非常普遍,因此,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经济学、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非理性消费的界定、成因、分类、表现规律、后果及防止,是对传统经济学与消费现实结合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消费结构是一定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一定的消费结构又反过来对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优化北京市居民消费结构,要增加居民收入与减小收入差距并重,稳定各消费品的消费价格,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保障城镇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和食品安全,积极培育新的主导性消费热点,提倡节能减排的绿色消费模式,引导居民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  相似文献   

1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秋红 《财贸研究》2007,18(5):36-40
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寻求农村居民合理的消费结构,是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指标体系,并对其重要性进行了排序,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民非合理性消费行为的深层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消费行为合理与否受其自身的素质、消费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及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制度的导向作用是消费行为产生的基础性要素,部分农民的非合理性消费行为日渐凸显。从社会文化层面上剖析,农民非合理性消费的本质是消费异化,心理诱因是"社会遵从"与"心理补偿",其消极后果会削弱农民生产性投入、抑制农业经济发展,造成城乡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断层",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受西方消费主义和舆论宣传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消费领域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消费现象,奢侈消费、炫耀性消费、盲目从众消费及冲动性消费等。政府、企业都应采取积极措施如正确引导消费,促使消费者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使消费行为趋于理性,从而进行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偏自相关函数(PACF)、DF检验、工具变量法(IV)等分析方法,对农户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农户消费在统计上是符合随机游走假说的,但实际上有0.223的偏差.1阶滞后以后的农户消费对当期消费仍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在农户消费的增加额中.有47.6%来自农户当期收入的增加,有52.4%来自农户持久收入的增加。因此,虽然理性都是有限的,但与西方典型消费者相比,我国农户呈现出了更多“有限理性”的特点。针对我国农户消费行为,为了开拓农村市场,应该提高农民素质、完善农村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对中国消费者的心理、行为产生了影响:消费者信心下降、消费趋于理性,导致消费者购买力和档次降低、消费计划延迟,尤其是使消费者对促销和渠道的偏好发生改变.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营销措施和策略,改变营销环境,扩大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以便在危机时期迎合消费者,增强其信心,满足其需要,增加企业利润,从而实现企业和消费者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广东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近年来广东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速度加快,生存型商品平均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娱教育、居住等商品平均消费倾向呈上升趋势;食品、交通通讯、文娱教育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衣着、家用品、医疗保健用品边际消费倾向较低;食品、衣着、家用品需求收入弹性较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娱教育、居住收入弹性较大;消费需求价格弹性都小于零,且自价格弹性都大于互价格弹性。文章提出,为了优化广东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应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平衡收入差距;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商品结构,进一步推进消费信贷政策。  相似文献   

20.
Being in debt prevails in the modern society,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being under debt stress. Based on compensatory consumption theory, this paper examined how debt stress affects people's consumption behavior. Through a survey and three lab experiments, we found that: (1) debt stress increases consumers' luxury consumption intentions; (2) perceived status demotion mediates this relationship, such that debt stress leads to perceived status demotion, which in turn enhances consumers' luxury consumption intentions; (3) lay rationalism moderates this relationship, such that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bt stress and luxury consumption is stronger among less rational consumers. We concluded by discussing the theoretical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