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孙玉玲  周毅飞 《时代经贸》2011,(24):227-228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体现和发展。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晨中存在着文化程度不高、职业技能培训欠缺、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机制缺乏、缺少明确的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和对未来发展信心度不高等制约因素,立足于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不仅有利于他们由。生存型择业”向“发展型择业’成功转型,而且对改变农民工队伍的构成、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对农民工工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述了包含一般的、平均的劳动力价值构成及其变化界限、工资变动等方面内容的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以此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乡镇企业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工资的形成机理,初步估量了2004年中国农民工在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工资,试图探究农民工工资低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农民工工资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进城农村劳动力代际差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18个能够综合反映农民工群体的工作、生活、社会保障和主观意愿等生存现状的指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构建进城农村劳动力生存现状影响因素的因子模型,集中分析各个因素对进城农村劳动力现状的影响程度及其在进城农村劳动力总体代际和性别差异上的表现。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第二代农民工在工作因素、进城动机、主观诉求等方面都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较大区别,工作稳定性、身份歧视等因素对第二代农民工的影响有着不同于事先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和农民工工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和工资理论,我国劳动力市场是雇主需求主导的垄断型竞争市场,导致农民工工资过低,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多种不利影响。应采取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调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培育并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等措施,为提高农民工工资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笔者利用在河南省组织学生所做的针对农民工和农民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比两组人群转移和非转移的选择,研究显著影响农民转移到城镇就业的个人因素.研究发现,农民的转移选择最主要受年龄、性别和婚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有一些变量,如受教育程度、城镇就业技能等,虽然对农民是否选择转移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对农民工在城镇劳动市场的表现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由于制度、人力资本以及社会的诸多因素,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与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这两个进程的步调并不一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战略,如何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尽快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永久性迁移"成为关注重点.近年来,在所谓"候鸟式"流动就业的农民工中,举家迁移的数量增长明显.这一现象在户籍制度等方面改革仍显滞后的背景下,是否意味着"农民工"在进城20多年后靠自己的力量真正扎下根了呢?文章从森的"可行性能力"角度出发,利用2006年国家统计局<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中关于浙江省的数据,对农民工举家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用工保障环境改善等相关条件在其中的作用,以期对研究构建一体化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 基于劳动力市场管制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2004年春开始,曾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多年的民工潮逐步被以农民工短缺为特征的民工荒所取代.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转变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农民工由富余到短缺,其实是一种使多层次矛盾得以凸显的劳动力市场现象.从劳动力市场管制角度看,民工荒现象凸显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管制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和管制失灵;而要破解民工荒,改善对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农民工市场的管制,无疑是一种必然选择.本文从劳动力市场管制视角对民工荒现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论农民工权益的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权益问题的实质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和制度变迁不均衡的产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是农民工权益问题重要的经济基础。农民工自身组织局限和制度变迁不均衡是农民工权益问题的制度基础。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必由之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整体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彭红碧 《经济论坛》2014,(4):119-122
农民工工资决定存在诸多因素。其中,人力资本等因素属于农民工自身层面,劳动力价值、供求状况等因素属于农民工市场层面,最低工资制度、歧视因素等属于社会环境层面。三个层面分别构成了农民工工资决定的内部、中间和外部三大圈层。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农民工工资决定的圈层结构。这是农民工工资决定的一般性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0.
1.就业制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制度虽然进行了改革,但农村劳动者在求职、就业、管理等方面仍然受到不平等待遇。(1)农民工进城就业机会相对有限。一方面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依然严重;另一方面农民工组织化程度低,进城农民工以非正规就业为主,大多数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