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推销有术     
百货公司经理核查新到的售货员的工作情况时问道:“你今天有几个顾客?”售货员回答“:一个。”“只有一个吗?卖了多少钱的货呢?”售货员回答:“五万八千多美元。”经理大为惊奇,要他详细解释。售货员说道:“我先卖给那男人一枚钓钩,接着卖给他钓竿和钓丝。我再问他打算去哪里钓鱼,他说要到南方海岸去。我说该有艘小船才方便,也卖了那只6米长的小汽艇。他又说他的汽车可能拖不动汽艇。于是我带他去汽车部,卖给他一辆大车。”经理喜出望外,问道:“那人来买一枚钓钩,你竟能向他推销那么多东西?”售货员答道“:不,其实是他老婆偏头疼,他来为她买…  相似文献   

2.
我忘记了在哪儿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百货公司的老板问他的一个新雇员:“你今天服务了多少客户?”售货员回答:“一个。”“只有一个,那你还想继续干下去吗?”售货员说:“可是我的营业额是58334美元!”老板大吃一惊,让他解释一下。“首先我卖给他一个鱼钩,然后卖给他鱼竿和鱼线。接着我问他在哪儿钓鱼,他说在海滨,我就建议他应该有一只小艇,他就买了20英尺长的快艇。当他说无法带走时,我带他到机动部卖给他一辆福特小卡车。”“你卖了那么多东西给一个只想买一只鱼钩的顾客。”“不,他本来只是问我附近可有药店,好为他的夫人买一瓶治头痛的…  相似文献   

3.
变“废罐”为“合金” 收废品本来是个又脏又累的活,但以此为生的马兴全却动起了脑筋:收一个易拉罐才赚4分钱,而铝锅、铁锅却要值钱得多。如果将易拉罐熔化了,作为金属来卖,能卖多少钱呢?凭着一股“想到就去做”的冲劲,只有初中文化的马兴全一个星期就把收购到的200多个易拉罐剪碎,请一个打铁的老乡熔化成银灰色金属块。这到底是什么东西?真的能多赚到钱吗?下了狠心的马兴  相似文献   

4.
在我所住的小区附近有个市场,那儿以前有个卖水果的老刘,我和他挺熟的。现在回想一下老刘的小生意做得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不禁让我想起了“无商不‘奸’”。一次,我去市场买东西,看到老刘遇到了一位难缠的顾客。“这水果这么烂,1斤也要卖1元吗?”客人拿着一个水果左看右看。“我这水果是很不错的,不然你去别家比较比较。”老刘不紧不慢地说道。顾客说:“1斤8角钱,不然我不买。”老刘还是微笑地说:“同志,我如果1斤卖你8角,对刚刚买我水果的人怎么交代呢?”“可是,你的水果这么烂。”“还可以的,如果是很完美的,可能1斤就要卖2元了。”老刘依…  相似文献   

5.
文化茶座     
1.却载软件,它问:“你真的狠心抛弃我吗?”确认后,它又问:“残忍继续吗?”再次确认后显示“xx软件正在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卸载完成后,它又说:“没有我的日子里,你要保重你自己。”接连却载几个软件,哭了一天,觉得自己真的是个负心汉……  相似文献   

6.
我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句话:“联邦快递,宅急送离你还有多远?”这就是我的目标。就像一个运动员,他眼里只有奥运会冠军这个目标,他敢休息吗?我自己的目标就是做好“中国的联邦快递”,我同样也不敢休息。这就是信仰的偏执。  相似文献   

7.
笑口常开     
怎么不听老太太的话一个乞丐中暑晕倒在街头。路人围拢过来,议论纷纷。“这个人真可怜,给他喝杯啤酒吧。”一位老太太说。“还是把他抬到阴凉的地方,让他歇歇吧。”好几个人说。“让他喝点啤酒保管就没事了。”老太太坚持己见。“应该送他到医院去才对。”另外有人提出异议。中暑的人突然翻身坐起,大喊道:“你们别多嘴了!怎么不听老太太的话呢?”狡猾的卖鸦人一个人肩上挑了两个大篮子,每个篮子上有一只黑鸡,他一边呆笨地在城里走着,一边叫道:“卖乌鸦,你要买一只大乌鸦么?”大家想:他把鸡当鸦卖,一定是个呆子。有一个人看见了,以为可以照鸦…  相似文献   

8.
映霜 《数据》2003,(8):54-55
回到家里,一开门,冯娟乐滋滋地看着他,把他吓了一跳。他赶紧低头脱鞋,心想:难道她看见他与方露了?有这么巧吗?八百年没有见,一见还给她看见了?又想:不可能,不可能!又没作贼,怎么就心虚了?于是,他定了定神,把鞋脱了,立起身来边脱衣服边问冯娟:“赵立睡了?这么高兴?有什么好事?”“叫你猜也猜不着。” 冯娟说:“真的是好事。”“是吗?” 赵小鹏说:“说来听听。”“我要下海了。” 冯娟说:“我要挣大钱了。”“不对吧,” 赵小鹏的心落下来,对他说:“我记得你们档案馆去年就已经把精简机构这事给完成了,怎么现在又来一次?这么说你下岗了?”“看…  相似文献   

9.
美国西部乡下的一个农庄里住着一位老农,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只有小儿子与他相依为命。一天,一个温州人来到了他的农庄。“我想带你的小儿子到城里去发展,你同意吗?”温州人对老农说。“那怎么成?现在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在我身边。”老人直摇头。“如果我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初,记者报道“北漂律师”而采访秦兵时,他的一句“来北京这么多年,我一直都不买房子,因为我有一个想法:承包一座荒山,把我们家六七个现在还在种地的亲戚带过来,让他们耕种”的话,牵出了这一次“救助行动”的报道。他对亲戚的救助来得并非温情脉脉。用他的话来说,既然是一件要持续一辈子的事,就要形成一个体制,有了一套可行完善的办法,“救助”才能一直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11.
7月2日,一位中年男子李晓利气呼呼地来到《常州晚报》社,“咚”地一声将一瓶冰红茶搁在桌上:“你们看看,这种东西能在市场上卖吗?”冰红茶里,一只苍蝇赫然漂浮在瓶内的液面上!而瓶盖完好无损,还未打开。接下来,李晓利的叙述更让人吃惊:这已经是他第二次买到有苍蝇的冰红茶了,而两瓶冰红茶均出自同一个厂家———“统一”。更令李晓利气愤的是,当他再次与“统一”联系时,对方却说,上次的事还没完,并说要追回赔偿的1000元钱。恼怒之余,李晓利认为,只有请求新闻媒体曝光。接到常州媒体的电话,统一公司的行销企划部经理王昱伟非常气愤。他介绍,…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在北京的街头上遇见了一位留学归国的昔日校友。接过他的名片,北京某公司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你不是要在你家那儿自己开个公司吗?”我惊异地问。“没开成!”他摇着头说。一番交谈后知道,他回家乡两个多月,计划好的公司还是停留在纸上。还是他的一位国外的朋友介绍他来北京试试。在中关村,他两天注册了公司,两周后拿到了科技园的风险投资。是他家乡的地方政府不重视吗?他说不是。他回  相似文献   

13.
三个筛子     
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 “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 “第一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14.
“北京人一向有口福”。这不,这句话又得到了印证。去年入冬以来,在北京大街小巷的小摊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吃食——现炒现卖的转炉瓜子。 刚从转炉里取出的瓜子籽粒饱满、香脆可口,刚一出现就博得了北京人的“好感”。在北京新街口附近,虽然四五个转炉同时在转,价格也一涨再涨,但每个摊位前仍常常要排上十来人 一位老者讲,排队买瓜子,是很久不见的事情了。一位从山东来京的摊主说,他的十几个老乡都在北京卖转炉瓜子。而另一位摊主则说,北京人喜欢新鲜的吃食,可“热粟子”价格又太贵,不可能常吃,“热瓜子”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准客户”所谓准客户,就是指可能购买的客户。准客户至少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有购买力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直销员分析一个客户时一定要分析:他有支付能力吗?他买得起这些东西吗?比如,向一个月收入只有1000元的上班族销售一部奔驰车,尽管他很想买,但付得起吗?2.有购买决策权他有决定购买的权力吗?找一个没有决定购买权的人销售,是很多直销员最后未能成交的原因。尚东在广告公司做广告业务,他与一家公司副总谈了两个月广告业务,彼此都非常认同,但是总经理是副总的太太。你想想看,太太当总经理先生当副总经理,他有权力吗?尚东白白浪费…  相似文献   

16.
最好的报酬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助的哭声。于是他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现一个小孩掉到粪池里,弗莱明忙把这个小孩从死亡边缘救了出来。隔天,有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走出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小孩的生命。”农夫说:“我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就在这时,农夫的儿子从茅屋外走进来,绅士问:“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骄傲地回答:“是。”绅士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笑口常开     
电脑的威慑一位推销员卖了一部电脑给一家出版公司。几个月后,他满怀信心地再去那公司拜访,却看到电脑原封未动,心中感到十分惊奇。便问道:“是有什么不对吗?”“一点也没有,”总编辑说,“产量增加,效率提高!”“究竟是怎么回事?”“每天早晨,我警告职员说,假如你们不刻苦工作,加倍努力,那部机器就会取代你们!”说出是哪两个人一天,某公司的一位老职员鼓足勇气,走入经理办公室:“先生,我在这十多年里,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却只拿一个人的工资。我请求加薪。”经理说:“很好,我可以为你加薪,但有一个条件,请说出来你为哪两个人多干了活,我先将…  相似文献   

18.
<正>你在设计企业远景时,一定要留意,你的远景必须和你的员工有紧密的联系。你如果能给你的同仁一个远景的话,他就会和你一起走得更远,也更长久每一位经营企业的朋友都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你的公司里,是什么使优秀的员工留下来?是金钱吗?是亲情吗?是职务吗?也许和这些有一些关系,但绝不是唯一的关系。最能够帮你把优秀的人才留下来,而且留得最久,只有两个字--远景。你如果能给你的同仁一个远景的话,他就会和你一起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9.
张小平  吕金奇 《英才》2004,(3):60-60
“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不值钱吗?”采访中,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鲁敏卖了个“关子”。“是空气,我们的工作就是让最不值钱的东西变得有价值,能卖个好价钱。”  相似文献   

20.
壮举的悲哀     
某地,有一位女司机开着一辆满载乘客的长途客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突然,三名持枪的歹徒盯上了年轻漂亮的女司机,强迫长途客车停下,要带女司机下去“玩玩”,女司机情急呼救,全车乘客噤若寒蝉。只有一个形销骨立、中年瘦弱的男人应声而起,他被歹徒打倒在地,中年男子奋起大呼全车人见义勇为,制止暴行,却无人响应。女司机被拖至山林草地。而后,三名歹徒和衣衫不整的女司机归来。客车又将前行,女司机要被打得流血的瘦弱男子下车,男子不肯。“喂,你下车吧,我的车不拉你这种人!”中年男人急了,说:“你这种人怎么不讲道理,我想救你还有错吗?”“你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