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正日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应以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绿色壁垒。  相似文献   

2.
袁伟  贾建华 《商业时代》2011,(11):51-5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绿色贸易壁垒正迅速发展起来。这种贸易壁垒具有隐蔽性及表面上的合理性等特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实行贸易保护的有效手段。本文围绕"绿色贸易壁垒"这一中心问题,结合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主要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近年来呈现出的新特点及对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带来的影响,探讨了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时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绿色贸易措施的政治博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贸易自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出于维护本国国际竞争比较优势战略目标和实现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口号,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或借口,以产品标准、环境标志、绿色包装、贸易制裁等为手段的绿色贸易措施正在成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越来越频繁使用的新的国际贸易保护手段。形形色色的绿色贸易措施正在向系统化、制度化和国际化方向演进。本文通过对近期一些国外经济学家的相关文献回顾,对绿色贸易措施产生的政治博弈过程进行简单的综述,为我国参与新一轮的WTO谈判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绿色贸易壁垒是发达国家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非关税壁垒,已成为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不可忽视。我国应主动参与有关国际社会环保和贸易方面的立法讨论和谈判,认真研究主要国家环境与贸易政策和法律,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合作,完善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从源头上解决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实现经济、贸易、环境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在经济和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面对世界各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仍处于劣势地位,特别体现在农产品对外贸易中。农产品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出口产品之一,农产品贸易直接关系到中国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国际贸易的大门在向我们敞开的同时,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也随之而来。绿色贸易措施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近年来被许多国家广泛使用,更成为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难题。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产品遭遇绿色贸易措施的现状以及原因,并分析了绿色贸易措施对我国农产品带来的影响,并且提出一些如何克服绿色贸易措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绿色贸易壁垒又称为环保壁垒、生态壁垒或环境贸易措施等,我国加入WTO后,不断受到"绿色壁垒"的困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非关税壁垒被逐步削减,绿色壁垒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形成的原因及中国服装行业的现状,提出采用"生态纺织品认证"的方法来冲破绿色壁垒,提高服装出口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步入绿色环保的低碳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先后提出了"碳关税"的概念。本文认为碳关税措施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新兴的表现形式。碳关税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既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又有负面的消极作用。我国应从国际与国内多个层面积极应对,一方面对自我进行合理的约束,另一方面要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予以坚决的回应和抵制。  相似文献   

8.
绿色贸易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壁垒当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非关税壁垒,其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是给我国的产品出口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我国出口产品的数量、结构都有了一定的缩减。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为指导,积极参与多边框架下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议的制定活动;促进产业升级,走绿色贸易之路,逐渐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推广环境标志制度;采取积极措施,严防国外的污染产业转移,建立完善心得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鼓励企业采取多样化的贸易措施,对不合理的绿色贸易壁垒要积极应诉。  相似文献   

9.
绿色贸易与绿色贸易壁垒及对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贸易与绿色贸易堡垒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应将二者严格区分开来,以便于对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本文对绿色贸易和绿色壁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卢宇 《价格月刊》2022,(2):84-89
当前,中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贸易经济绿色发展动能,相关体制机制日益完善,为绿色发展理念引领贸易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此过程中,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压力大、绿色发展区域不平衡及绿色发展投入不足等问题。应采取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贸易经济发展各领域,坚持制度管控、将绿色理念融入贸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大力推动贸易行业绿色产业发展,构建支持力度更大的绿色金融体系等措施,真正实现贸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贸易顺差扩大,使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由此引发了新贸易保护主义,也增大了我国经济安全的风险。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以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体的贸易结构是长期顺差的主要因素。我国要在扩大进口、增加内需、调整利用外资政策、优化进出口结构、限制加工贸易发展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积极稳妥地应对贸易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08年7月18日,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构专家组公布了中国影响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案的裁决报告,我国在此次争端中败诉。我们认为,不应以贸易争端胜诉或败诉作为判断中国应对WTO是否成功的关键,从贸易争端中获得经济利益是最重要的,我国应该继续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为我国汽车整车产业和零部件产业提供支持。同时我们也应注意采取更有策略性的贸易措施来保护国内产业。  相似文献   

13.
WTO贸易救济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的贸易保护性质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加强,并已演变成为重要的贸易保护工具和维护国内特定产业利益的有效手段,其矫正作用已经被扭曲了。本文运用新政治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探讨了WTO贸易救济政策供给的动因,揭示了目前国外对我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的政治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4.
内贸和外贸都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二者具有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作用。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实行内贸和外贸两条线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贸易摩擦加剧、内外贸都面临着转型、出口消费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中需要进一步协调配合的情况下,必须通过着力打造更加自由便利的国内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大流通体系、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提升发展水平等举措,切实推动中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全球贸易救济措施的运用情况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贸组织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贸易”的机构,它允许其成员在特定情况下征收较高关税或采取其它形式的保护措施,使成员进行开放、公平、无扭曲的竞争。由此可确定“入世”后的我国,应是市场开放和维护市场秩序并行不悖。本文在介绍和总结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全球贸易救济措施运用情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运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国内产业时,应优先选择反倾销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特征及结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祥 《财贸研究》2007,18(4):39-43,70
自从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秘书处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中国加强了与东盟农业领域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双方都把农业确定为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分工合作是国家之间经贸关系往来的主流和发展趋势,为了减少中国和东盟相互之间的竞争和摩擦,加强经济贸易合作,中国有必要调整自己不够合理的出口产品结构。本文界定了农产品的范围并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的分类,进而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2017年8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简称USTR)宣布对中国展开"301调查"至今,中美贸易争端历经缓和又走向极端,反反复复,摩擦持续升温。此次调查成为2010年之后美国依据"301条款"对中国展开的第六次调查,势必会对中美贸易产生重大影响。虽然"301条款"被国际社会诟病,但美国依然热衷于此,是"美国优先"以及逐渐凸显的单边主义思想所致。因此,为了保护我国国民利益,同时维护现有的良好国际经济秩序,对美国"301调查"制裁措施我国不能妥协也不能让步。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升级,中国在采取反制措施的同时更要密切关注国内的人民币汇率等金融领域,企业更要有所准备,做好全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将在海南举办。目前距开幕以不到一个月。消博会是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后近些年我国面向世界自主创办的又一个主场经贸外交活动,从中不仅体现出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心,还向世界展示中国围绕以“双循环”发展为理论基础的战略实践。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进一步通过会展平台,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与国外经贸对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际贸易的环境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我国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国际贸易对中国生态环境的负的规模效应大大超过了正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因此,总效应为负:为了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实施一系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政策措施,在享受国际贸易带来的收益的同时消除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绿色壁垒问题与中国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多边贸易谈判的深入 ,传统关税形式的贸易壁垒逐渐消减 ,而另一种比较隐蔽的以环境保护为借口的绿色壁垒正在悄然兴起 ,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绿色壁垒依据WTO中的环保条款而存在 ,并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而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 ,绿色壁垒问题具有更加现实的威胁。因此必须积极应对 ,趋利避害 ,推动国内产业实施绿色生产 ,方能化壁垒为通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