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债转股的实施对国企解困和银行风险化解有很大积极作用,但在其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隐性和显性的风险。首先是企业与企业、地区与地区之间为争债转股名额的博弈,到底谁能够争得债转股名额,其博弈结果是给债转股企业和相关银行造成风险;其次,债权转股权,银行对欠款国有企业的约束由原来相对较硬的债务约束变成较软的股权约束,使本已较差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进一步弱化;第三,国企债转股的成败还受国家客观经济的影响和债转  相似文献   

2.
债转股潜在着较大的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尚未完全向好 ,资本市场仍不成熟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债转股企业的产权约束不力以及自身性质的不确定性 ,其职能、组织机构、资产处理方式的欠缺等是债转股的外部风险。债转股的两个层次目标在实践中面临矛盾 ,债转股以AMC作为金融风险“隔火墙”的做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较多局限性 ,AMC退出通道未必通畅 ,及其内部人能力及道德风险等是债转股的内部风险。参与者各方均以债转股为契机 ,彻底改革现行的制度 ,促进结构调整或职能转换 ,方能化解债转股的风险 ,真正达到债转股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债转股”的潜在风险主要有财政风险、银行风险、社会信用风险,并相应提出了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正面临着结构性调整,企业债务杠杆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上升,债转股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对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商业银行直接和间接债转股等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并重点研究债转股对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资本构成、流动性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商业银行在实施债转股过程中,要充分凸显市场化运作的特征,选择合理的持股主体和债转股对象,确立有效的股权定价和退出机制,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从而保障新一轮债转股取得预期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资本营运状况不佳,其中风险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国有企业资本营运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盲目并购风险和债转股风险等。导致这些风险的原因,主要是风险意识不强、资本营运不规范、相关管理体制不健全和资本营运素质较低等,因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以防范和控制资本营运风险。  相似文献   

6.
债转股的风险分析及其制度创新目标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转股潜在着较大的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尚未完全向好,资本市场仍不成熟,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债转股企业的产权约束不力以及自身性质的不确定性,其职能、组织机构、资产处理方式的欠缺等是债转股的外部风险。债转股的两个层次目标在实践中面临矛盾,债转股以AMC作为金融风险“隔火墙”的做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较多局限性,AMC退出通道未必通畅,及其内部人能力及道德风险等是债转股的内部风险。参与者各方均以债转股为契机,彻底改革现行的制度,促进结构调整或职能转换,方能化解债转股的风险,真正达到债转股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由于债转股存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使债转股在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多问题,其中包括相关的法律问题,在国有企业参与债转股的准入条件、各主体在运作中承担的风险、新结构的利益关系以及退出等问题上,均有明显的表现。因此,对AMC的性质应在法律上重新界定,同时深化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政策,并有效地改善资本市场、社会保障体系等外部环境,以达到债转股改革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8.
现在推行债转股有不容忽视的问题:国有企业的“还债”、商业银行的转轨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三大问题。实行“债转股”要注意把握几点:严反政策关,注重防范风险,坚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独立评审、法律上予以支持,充分考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退出方式,适应扩大债转股的投资主体。  相似文献   

9.
债转股对于减轻企业沉重的债务负担、加快企业的转机建制步伐、化解金融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有重要作用。但“债转股”若 设计不当也会产生诸如道德风险、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国有资产产权的约束弱化风险等。为此,需要在转股条件、运行机制、资本市场及法制建设等方面实施有效的防范。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一环套一环的关系链写法 ,论述了债转股的必要性及所涉及的企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国家财政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 ,认为债转股的风险在国家财政 ,但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企业。作者强调不能过重看待债转股所减少的企业利息支出 ,因为这只是转移困境。付不出高于利息的红利的企业是不可能脱困的。债转股的生命力在于降低企业负债率 ,使企业重新具备贷款发展的基本条件。文中在探讨国债规模限度时 ,认为应用《马斯赫里特赫条约》还应考虑国家财政占GDP的比重 ,主张我国历年发债额占当年GDP的比重不能超过15 %。  相似文献   

11.
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合理性,取决于负债利率与权益资本收益率和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在总资产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的情况下,负债可增加企业的价值,因而高负债率并非总是不利。“债转股”不是解决国有企业高负债率问题的捷径。只有导致国有企业高负债的根源消除之后,国有企业才能彻底摆脱债务困境,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债转股”在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中发挥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但在其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为使“债转股”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确保国企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顺利进行下去,必须理性的对其进行分析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债转股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把“双刃剑” ,它在有效地解决国有企业脱困的同时 ,处理不当 ,又会产生潜在的风险。文章从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出发 ,对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对策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债转股及其由来,通过对实验债转股企业的分析,提出了债转股的核心内容在于管理重组,债转股的效果体现在财务效应,股权效应和管理效应三个方面,债转股的关键是建立督导机制以及债转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债转股可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改善财务状况,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但债转股也会使企业产生依赖心理,不能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原来由银行承担的风险转移到资产管理公司身上,没有从根本上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是国家推行的一种化解金融风险和降低企业负债率的一项重大经济举措.要防范债转股风险,保证债转股顺利实施必须严格按照市场规律,选择目标企业.  相似文献   

17.
债转股作为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化解金融资产风险的重大举措,受到人们密切关注,但制度设计的不周全,使得债转股方案只是一种应之举而治本之策,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国有企业扭亏脱困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目标。债转股要达到预期目标,必须消除政策本身的不公正,建立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8.
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与《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1]。早在2016年3月,"债转股"消息一出,就引起了人们不少热议,关于"债转股"的报道甚嚣尘上。新一轮债转股瞬间勾起了人们对上一轮债转股的回忆,也就是17年前。那么,两轮债转股有什么区别,新一轮债转股又会面临哪些问题,存在哪些风险,对银行有哪些影响,而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新一轮的债转股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实施债转股已经有三年的时间,实施的结果确实有部分大型国企通过债转股扭亏为盈,实现了债转股的预期目标,然而在三年实践中,债转股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即有操作管理体制上的问题,有道德意识上的问题,还有法律上的问题,若这些问题不能在未来的改革中得到很好的处理,债转股的实施将会越来越困难,并且还会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相似文献   

20.
债转股是政府摆脱国有企业和银行双重困局的政策选择。国有企业要做好债转股工作,必须对债转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