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关于旧城更新思想方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我国旧城更新过程存在的深层问题,阐明了旧城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特色、城市活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关系。从社会、文化、地域空间、功能、传承与认同等多视角归纳总结了旧城区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协调的旧城更新思想。并从建立目标广泛、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物质规划相协调的规划机制,原住居民与复合化功能,有机更新与循序渐进,以人为本与社区理念引入五个方面提出了旧城更新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完善城市整体功能是旧城改造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宏刚  邱肖 《城市发展研究》2002,9(2):55-56,41
城市的更新、改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如何通过现状调查、分析、研讨 ,找出城市建设的症结 ,使城市趋于完美是城市建设者的历史使命。但现实中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发旧城改造之财 ,只能使城市变成“崭新的旧城” ,只有按城市发展的固有规律去完善城市的整体功能才是旧城改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北京旧城的功能区建设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士正 《城市问题》2007,(11):29-34
简要回顾了建国后北京旧城城市功能的演变和功能区建设的沿革.通过建立评价体系,从"主导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功能区建设对旧城整体风貌保护的影响"两大方面和六个影响因素出发,对1990年代以来旧城15个建成、在建和规划的功能区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城市更新是新时期逐步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详细梳理银川市发展现状,分析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积极探索渐进式、可持续的有机更新模式,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引领、更新规划统筹指导的传导体系,建立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到城市更新单元实施方案到更新项目实施方案的实施体系,推动银川市发展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改造和功能结构调整,引导城市更加健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8,(6):48-50
当前城市建设已经逐渐从增量空间扩张阶段走向存量提升的优化阶段,传统的物质空间更新方式已很难应对存量开发下的旧城更新问题。本文以厦门市沙坡尾社区的更新改造为例,解析城市旧城更新规划的实施政策和手段。本文对旧城更新实施政策和手段的探索可为其他旧城更新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借鉴。  相似文献   

6.
旧城更新和历史名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旧城更新和历史名城保护阮仪三历史名城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文物法)。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具有独特的城市特色和风貌。旧城要发展,要更新,因为城市是供人们居住和活动的,今天的活动要有今天的功能要求,因此改造更新是必需...  相似文献   

7.
继浦东“十五”规划在经济发展、开发区建设和管理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后,带动了浦东新区在经济能级、城市功能、城市形态和国际化程度各方面的提升。浦东新区“十一五”规划将面临五大转变:一是从相对注重经济发展转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由形态开发与功能开发并重转向更加注重城市功能拓展;三是由政策驱动、投资推动转向更加注重制度创新、扩大开放;四是由注重外延式发展转向内生式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五是由注重开发区建设转向区镇联动,形成功能区域建设,推动城区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进步,旧城更新已发展成为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和物质空间的全面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共政策.为了提高旧城更新规划与决策的科学性,首先应明确技术背后的相关价值,协调技术与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建构技术与价值相结合的旧城综合更新规划策略.为此,引入"向度"概念,作为探索并建立旧城更新规划与决策的科学价值取向和评判尺度,首先从利益主体向度和情景向度上梳理更新实践中各相关因素之间不可避免的相互联系与影响,然后提出旧城更新目标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从六年前的"东进、西联、南拓、北优’八字方针到今年加入"中调"二字的十字方针;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危房改造到以市场手段为主的恩宁街成片改造计划;从复兴老城区千年商圈到十二大市场群建设:从旧城改造"开发商禁入"到政府邀请开发商参与,我们看到,广州"中调"的指挥棒已经开始挥舞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从目标规划到过程规划--城市规划的技术特征与政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规划的功能正从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构架向政策形成与实施工具的方向转变,城市规划的成果也逐渐由科学蓝图的形式向政策法规的形式转变,随着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对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影响也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目标引导为主转向市场体制下的以政策控制为主,在规划文本中,以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控制的强制性条文相对于以目标预测和蓝图描绘为主的引导性条文而言将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对城市规划的技术特征与政策特征两方面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城市规划工作由"目标规划"向"过程规划"转换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众参与理论借鉴于西方,在规划编制特别是旧城更新过程中日渐重要。但在实践中,依然表现为涉及到公共利益时被动参与、涉及到个人利益时激烈参与、总体参与渠道少等问题,致使旧城难以顺利更新,社会矛盾多发。通过对中西方旧城更新公众参与实践发展历程的梳理,发现不同社会背景下其成长机制不同,两者指导价值观和形成原因存在差异:西方公众参与"以自存促共存",体现为博弈;我国"以共存保自存",体现为注重公共利益。从价值观层面重新审视对西方公众参与理论的借鉴,确立"自存与共存平衡"的价值观,并基于这一价值观对我国旧城更新公众参与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城市规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从分析和谐社会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入手,提出了和谐规划的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简要并总结了西方生态主义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认为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对和谐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建设和谐城市,就要坚持和谐规划的思想,把人文关怀的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贯彻落实到城市规划实践之中。在制定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加注重规划的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和谐规划管理,必须充分体现规划在城乡发展、产业协调、资源分配等领域的法定指导地位,综合平衡和统筹调控城市空间布局和资源分配,以规划管理促和谐。和谐规划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必须提高规划管理公共服务意识,必须体现真正有效的公众参与。要将和谐规划思想自觉贯穿于规划管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有生命的,城市中心区的发展见证了北京的历史及兴衰,现在。到了需要更新变换的阶段,旧城改造正适应这一历史要求。现在,东城的旧城改造出现了一种新模式。被称为微循环模式。是由居住在旧城四合院、平房院落的居民向政府主动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成都的未来     
《蜀都房地产》2004,(7):41-41
未来成都是以中心城为核心,呈现“一主七卫”、组团发展、分区协作、城乡一体的大成都发展格局。通过对旧城改造,城市核心区、中央商务区(CBD)的建设、天府广场的改建、中央商业区的规划,南部新区、东部新区的发展,加上水环境、沙河等的综合整治及“井 环”的旧城交通新格局出现,一个“七星拱月”的生态化都市格局、市域工业新布局将全面改变成都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导刊》2007,(5):18-23
从六年前的“东进、西联、南拓、北优’八字方针到今年加入“中调”二字的十字方针;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危房改造到以市场手段为主的恩宁街成片改造计划;从复兴老城区千年商圈到十二大市场群建设;从旧城改造“开发商禁入”到政府邀请开发商参与,我们看到,广州“中调”的指挥棒已经开始挥舞起来了。 有人惊呼,沉睡了多年的广州老城区开始苏醒了! 旧城改造、建设新居、商业地产开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首旧城改造的变奏曲即将华丽登场,政府、开发商、市民无疑是这首变奏曲中最有活力的音符。 改造、更新、可持续发展,“中调”掀开的不仅是一段旧城改造的新历史,更是对广州2200年历史文化链条的传承与延展。 我们相信,“腾龙换鸟”后的中部老城区将是一片充满“魅力、活力、动力、磁力”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分析了近年我国城市更新与改造的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总结其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城市进一步更新——从旧城和城市整体出发的理论与实践的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提高旧城空间社会、文化和环境的整体质量是城市更新的必然要求。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研究侧重于将资本积累、阶级等引入到城市问题的研究,以英国城市更新历程为研究对象,以新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英国城市更新历程中资本循环积累的轨迹,探究了英国城市更新历程的各个阶段资本积累方式、参与主体关系与更新价值观念的转变。通过研究指出我国旧城更新应转型调整城市更新的价值观、参与主体的约束机制、城市规划的角色,等等,以走向整体协调的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18.
全面拆除重建的老城改造模式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层面上都面临困境。超越以拆迁收储为主导的传统模式,探索在整体保护的前提下,以产业升级、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改进相结合的老城"微更新"模式。以厦门营平街区为例,分析其改造和规划演变历程,提出以公房引导与私房自主更新相结合的老城区住房产权处理与管理策略。以公房作为政府掌控的空间资源,通过管理和政策机制的改进,腾退公房,通过街区运营机构引导文创产业入驻,激活老城产业活力;以公房改造为契机,塑造街巷内部公共空间,完善街巷网络,通过破墙开店,再造内街骑楼和小广场;以公房置换私房的形式,解决公私有房混杂的问题。研究私房产权处理难点的应对细则,出台鼓励私房翻改建的配套政策。街区整治规划应明确建筑分类分级保护改造策略,应用市场机制激发私房业主自主更新的积极性;出台"居改非"、"平改坡"、设计与改造代理、金融财税扶持政策;引导成立社区自治组织,完善自治规则,规范自主更新管理和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旧城改造开发项目的容积率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与持续升级的功能需求,对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旧城改造是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有效手段。本文在阐述容积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根据投入产出理论,提出了旧城改造容积率测算模型,分析了容积率与利润率之间的具体关系。旧城改造实施人员可据此提出适宜的旧城改造方案。最后,本文以重庆市某旧城改造地块为例,对其容积率进行了重新测算,提出相关规划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20.
已有研究揭示共享城市是一种正在走向实现的人类文明智慧和可持续发展观紧密结合的理想城市新范式,但目前也存在负效应探讨不足,以及作为城市整体的实践机制研究不足的缺失.在对共享城市概念推动的国内外代表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基础上,总结出当前人们主要运用政策制定、空间设计和活动策划的手段,促使城市的实物、空间、服务和技术资源产生更深层次的连接与使用,为城市问题创造更有效率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解决方案.综上提出三方面的前瞻性思考:一是建立"充分共享"的规划空间认识,从空间盲目扩张和功能一刀切的旧发展方式转变为对有限空间资源的精细化经营;二是填补"约治共享"的规划管理空白,限制共享经济的非理性空间扩张与负面影响,从制度层面建立新兴共享空间的监管机制;三是创新"激活共享"的规划设计策略,在城市开发中创造更多共享可能的城市空间资源,在城市修补中创造更加紧密交往的居民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