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土地制度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晓丰 《经济师》2003,(8):185-186
我国人均拥有的土地资源不足 ,农民从事农业的比较利益较低 ,引起农业劳动力转移。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使得劳动力转移后土地使用权没有得到合理转移 ,不能有效配置土地资源 ,对土地投入严重不足 ,分散经营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农民的生存保障问题 ,实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对接 ,逐步将土地向普通生产资料和单纯经济产权制度转变 ,变革现行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2010年初在重庆地区137个自然村有外出务工家庭和无外出务工家庭的问卷调查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重庆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个体特征,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家庭收支、福利及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农民家庭贫困、改善农民家庭福利状况及促进土地流转具有积极效应;对农村劳动力和土地等基本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农业产出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流失与农业基础稳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近30年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业劳动力外流已进入边际状态.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带来耕地利用率下降、基础设施落后、空心村的形成、农CAp"老年化"等问题,影响到农业基础稳固和国家粮食安全.须及早采取措施,将人口流动与土地集中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结合起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采取吸引年青人从事农业的优惠政策,以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4.
今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土地资源有限,加上农村人口仍在继续增长,农业劳动力还会剩余出来,农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问题仍会继续甚至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5.
一、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的不可持续。 我国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在仅有的土地资源中,其中尚有大部分是没有办法开发的地域,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更加稀缺。而且存在资源的浪费与流失。据统计,由于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自然灾害损毁,至2005年10月底,中国耕地面积已减少为十八点三一亿亩,人均耕地下降为一点四亩。近10年,失地农民达到四千多万。近些年,尤其是城市房地产的开发实际已经占用了大部分的市郊耕地,土地的可利用空间越来越狭窄。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民收入关键在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产业生产体制下,农民收入被分为农业土地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则是实现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减少农村劳动力,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来自于土地产出的收入。  相似文献   

7.
作为物流网络系统中的重要节点,物流园区之间的协同与互动是物流组织网络化运作的重要方面,是实现物流资源整合、提高物流园区运行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物流园区的协同运作,既有利于优化存量资源的运营效率,也有助于未来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朝着竞合有序、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文章围绕物流园区孤立运作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物流网络理论为指导思想,对物流园区网络协同的内涵及其运作机制进行了简要探讨,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劳动力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勤 《经济论坛》2006,(15):62-63,71
一、我国劳动力资源现状及特点 1.资源丰富。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2000年底全国总共有将近13亿人口,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63.91%。改革开放后政府开始逐步放弃那些低效率的国有企业,造成了大量下岗工人。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造就了大批富余劳动力。2000年,中国的农业劳动力高达3亿3千多万人,占中国劳动力总数的47.45%(资料引自《中国统计年鉴2001》)。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锁 《经济论坛》2005,(14):16-17
河北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较少,到2003年底,全省总人口为676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4960万人,乡村从业人员2648万人,从2000至2004年我省每年新增劳动力近120万人,农村劳动力规模很大,因此是否能够较好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关乎河北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业劳动力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河南省产粮大县滑县和鄢陵县的调研发现,粮食核心产区农业劳动力呈"老龄化""女性化""低素质化"的"弱质化"特征。为更好应对农业劳动力"弱质化"问题,应合理调整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粮食核心产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面向粮食核心产区的教育补偿机制,高度重视粮食核心产区青年农民的培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1.
正一、我国劳动力成本及流入东盟国家FDI的现状(一)我国劳动力成本与我国FDI。一国吸引FDI的水平,一般受限于本国自身所具有的发展优势,这种发展优势不仅表现为以市场规模为特征的潜在优势,而且也凸显在以资源和劳动力为表征的比较优势。在我国过去30多年引资的道路上,我们以拥有廉价而充裕的劳动力资源来吸引和揽住FDI,同时依靠牺牲大量的自然资源,如土地和矿藏等,为跨国公司提供低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前的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传统农业生产部门生产率低于现代非农生产部门,农村劳动力流向非农部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不利.于经营者进一步投资从而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制约了土地流转、集中,制约了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流动,造成了社会福利损失.提出了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降低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成本,促进劳动力在部门间流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自然的历史过程,任何政府都不应该人为地阻滞这一历史演进过程,而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适时推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在促进工业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的社会责任不是减轻而是更重了,在劳动力转移开始引起整个社会巨大变革的今天,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为依托,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业市场化不仅要求对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进行合理流转,同时也要求对农业另一基本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进行市场配置。新中国建立以来,农村人口增长很快,农业劳动力也相应快速增长,即从建国初的1.8亿增长到现在的4.4亿,而耕地支队人建国初的15亿亩减少到现在的14.3亿亩。劳均耕地从建国初的8亩减少到现在的3亩多。农业的这一现状,决定了农业的低效率和自给性。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2000年预计将有2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据我国国情,对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必须通过其合理分流与优化配置实现。  相似文献   

15.
从国外经验来看,建设物流园区是有好处的,它有利于整合 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并便于开展全体化物流服务,能促进 不同功能的物流企业相互合作,形成规模化、高水平的物流行 业。  相似文献   

16.
基于江苏684个农户调查样本,运用probit和tobit计量模型,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禀赋差异、种植业调整和劳动力转移是农户土地流转的主要动力。整体上,土地流转表现出由土地资源丰富、种植粮食作物和劳动力转移比重高的农户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经济作物和劳动力转移比重低的农户流动的趋势。此外,研究还发现老年人经营农业趋向于自给自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抑制农户间的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7.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为背景,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现象进行了研究,阐释了机器和现代耕作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原因,资本积累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驱动力。一个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同时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也伴随着农民社会关系的转型。梳理和挖掘马克思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还可以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丁辉 《经济论坛》2011,(8):152-153
我国现行的物流园区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开发模式、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三方面,对具体的物流园区组织经营运营模式缺乏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在第四方物流组织运营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第四方物流视角的物流园区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合理的利用和共享各物流服务商的资源,达到节约成本、利益最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王志刚 《经济问题》2001,(10):62-63
山西物流产业已进入起步发展阶段。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整个山西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山西应依托较为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多层次地发展物流园区和物流据点,大力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引进和培育有实力的物流企业,高起点、跨越式地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和相关产业群,使现代物流业成为山西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0.
人口城市化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飞燕 《经济论坛》2005,(8):109-111
目前,我国有5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剩余劳动力约占1/4。众多的劳动力挤占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降低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这是导致农民收入低的主要原因。增加农民收入就要将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出去,减少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