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方式,目前正受到国内公司的关注,并被认为将在今后国资体制改革中扮演主要的角色。但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秖在“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上表示,管理层收购虽然在改善公司股权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果不建立市场化的国有股权转让定价机制,反而有可能诱发国有股权被侵害和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加之目前国内尚缺乏管理层收购所需的融资渠道.管理层收购要在国内推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由某个行政部门单独来决定国有股权转让的价格不是市场价格,因而不一定为市场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唐新刚  杨红 《企业研究》2006,(11):34-35
一、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及定价现状 中国的管理层收购起步较晚,是在中国渐进式转型的产权改革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并且是在缺失了很多市场的环境中进行的。正因为如此,使得中国的管理层收购具有价值创造和财富转移的双重特点。中国的管理层收购可以以2003年为界,此前的收购多表现为管理层通过设立新公司直接收购上市公司股权。之后的收购则多以管理层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的母公司的股权从而达到间接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目的,更有第一大股东出让股权而使管理层控股的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大股东禅让式”管理层收购,这些表现在“后MBO时代”的隐性MBO常被称为“曲线MBO”。这一收购方式的出现,和我国财政部自2003年4月开始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出台了一系列与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有关的法规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公司与产业     
张裕改制开 EMBO 先河最近,张裕发布公告称,烟台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拟将其目前持有的公司大股东张裕集团43%的国有产权分别向两家外国投资者转让。至此,张裕民营化改制方案全部正式揭晓:员工以 EMBO(员工和管理层收购)的方式持股45%,外资持股43%,国有股权仍保  相似文献   

4.
在股份制公司中.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管理层作为受托人,对股东负有诚信义务,在进行决策时,应以股东利益为出发点,不得为自身利益而侵害股东利益。但在我国的管理层收购中,管理层侵害股东利益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实际上是管理层收购中的一种非伦理行为,违背了管理层对股东的诚信义务。有鉴于此,本文选取张裕集团管理层收购这一典型案例,从管理层诚信义务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管理层收购中的非伦理行为。  相似文献   

5.
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特殊的并购方式,在中国掀起浪潮。本文在介绍管理层收购定义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总结了管理层收购在优化产权结构、降低代理成本等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中国实行管理层收购的原因和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归纳出管理层收购目前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如定价风险、融资风险等,针对每个问题提出各自的解决办法。在解决定价风险、寻找合理定价方法中,作者认为“贴现现金流量法”是比较符合中国实际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案例越来越多,而如何定价以及定价的影响因素一直是人们关心的敏感话题,事关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保值增值。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过程既要解决管理层以何种方式拿回自己过去在企业创造的历史性价值问题,也就是其剩余索取权的补偿问题;又要解决其效率和公平性问题。因此,在管理层收购定价过程中引入更多的社会性约束,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实施环境,将有利于管理层收购行为主体的规范,从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性公平和效率双重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我国管理层收购中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定价的不合理,本文从并购中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管理层收购这种收购形式的特殊性,借鉴国外定价的成功经验,指出我国合理的管理层收购定价不应当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唯一的定价标准,应以投资资本净现金流为衡量价值的标准,综合考虑控制权溢价和流动性折价,并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真正实现以市场为舞台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一种企业收购方式,可以将公司发展和管理层利益紧密联系,起到激励管理层积极性、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凝聚力、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等作用。但我国企业在MBO应用过程中还在定价、融资渠道、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从完善定价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和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将有助于MBO实践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2003-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及定价现状中国的管理层收购起步较晚,是在中国渐进式转型的产权改革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并且是在缺失了很多市场的环境中进行的。正因为如此,使得中国的管理层收购具有价值创造和财富转移的双重特点。中国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收购问题引发了“郎顾之争”,进而引起了政府部门、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讨论。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时我国的企业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在我国目前的制度框架下,管理层收购还面临着一些法律上的问题,尚难以成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主导模式。国资委和财政部2005年4月14日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似乎宣告讨论告一段落,但《规定》在内容和配套措施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尚待在法律框架内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重要方式,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对收购主体的要求不恰当、对转让价格的界定不合理、对融资来源的规定不明确等诸多因素,导致上市公司实施MBO后的财务绩效大幅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在于完善法律体系,加快金融市场发展,培育企业家市场,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强化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管理层收购实施现状及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力  郭敏华 《企业经济》2004,(9):150-152
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管理层收购(MBO)的实施并未作禁止性的规定,存在一定的法律生存空间,导致在实践过程中,因为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指引,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收购主体资格、收购资金来源的合法性、信息披露以及国有股转让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制度移植本身“排异性”特点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我国特殊国情所造成的。鉴于此,本文对我国的MBO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提出一个初步的构想:构建一个合理的权利义务制衡体系,让MBO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3.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一种企业重组的工具,自引进我国以来受到了众多争议,其中又以定价问题为焦点。从法规上看,我国在2002年12月实施的首部《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协议收购价格的确定并无明确规定,而对要约收购中的价格要求较为严格———收购非流通股的价格不得低于每股净资产。2005年4月,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明确指出,符合条件地区的中小国企可探索国有产权向管理层  相似文献   

14.
赵颖 《企业导报》2010,(2):61-62
管理层收购(MBO)兴起于20世纪70,80年代的欧美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得到应用。其运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有待规范和完善的地方,其中收购的定价公允性问题是最具争议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管理层收购是一种特殊兼并形式和重要资本运作手段,对于建立国有企业退出机制、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有重大意义,在国家产业政策和国有资产战略布局中将发挥一定作用。文章分析中国公司自我约束机制和外部监管机制在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就管理层收购中的资产定价及融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玉琪 《财会通讯》2021,(12):151-154
目前建立的转让定价税制,主要是针对传统交易方式,对于新兴的交易形式则显得缺乏适用性,转让定价税制的原则和调整方法均受到了冲击.文章针对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完善转让定价税制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然后总结数字经济对转让定价税制的影响和现行转让定价税制的不足,最后为完善转让定价税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管理层收购立法应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分别从完善管理层收购的收购主体、融资渠道、定价机制、信息披露、监管机制等各个法律环节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斌 《财会月刊》2021,(6):148-152
随着BEPS行动计划成果的落地,转让定价规则进一步完善,跨国公司将面临更大的转让定价纳税风险挑战,加强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重要性越发彰显。从企业税务管理的两大目标——“价值创造”与“风险管理”出发,探讨如何运用“税收遵从”和“纳税筹划”两项功能来实现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策略目标,并以索尼爱立信公司税务诉讼案为例,通过分析该案例所涉及的转让定价问题,进一步彰显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重要性,进而为我国“走出去”企业的转让定价税务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红岩  李民 《活力》2005,(6):73-73
2005年4月15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正式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对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对管理层出资受让企业国有产权的条件、范围等进行了界定,并明确了相关各方的责任。因此,探讨中小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的管理层收购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管理层收购的财务与会计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企业制度的创新,在我国企业改革中已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有必要从财务与会计的角度,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管理层收购中的融资问题、定价依据问题和管理层收购后业绩变化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