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城市土地资产总量测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不仅是珍贵的资源,而且是数量巨大的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富.作为城市土地资产管量的基础性工作,城市土地资产量测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限定城市、城市土地范围、城市土地资产概念内涵等基本问题出发,提出中国城市土地资产总量测算方法,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城市房屋土地使用权是一项具有财产属性的权能,房屋拆迁时不宜对房屋和土地使用权不加区分进行一体化补偿.在城市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相互分离的现行制度安排下,房屋拆迁时应根据土地使用权的财产属性,对土地使用权的增值收益在土地所有人和合法房屋所有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并显化土地使用权价值补偿,将是减少城市建设拆迁纠纷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高金玲 《活力》2005,(7):251-251
当前,经营城市的理念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土地作为城市载体,成为政府最大的资产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经营城市土地成为经营城市的主要内容。土地储备成为经营城市土地的重要形式,通过收购——储备——出让的土地运行机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在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使政府获得可观的土地收益。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与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互补机制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土地既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城市经营的重要资产,政府通过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和增值收益,并将受益投资于非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推动土地升值,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将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和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有效互补,成为许多城市选择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重庆地政》2001,(4):10-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土地资源的资产价值得到体现,逐步适应城市建设、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但目前国有土地资产通过市场配置的比例不高,透明度低;划拨土地大量非法人市,隐形交易;随意减免地价,挤占国有土地收益的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6.
一、土地资产土地是人类生存的载体,也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土地资产是经济属性的体现,是其拥有者或使用权所有者能够将他作为生产资料或要素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为他们带来收益。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土地使用权可以用来交易,因而土地也是资产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其交易来衡量其价值量。土地资产具有一般资产相  相似文献   

7.
袁剑 《上海房地》2004,(6):38-40
城市土地是社会生产的三大要素之一,具有区位固定性和永续利用性的特点,同时也是经营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本。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与高效配置,不仅有利于土地资产效应的发挥,而且,对城市建设、城市功能的整体布局及可持续发展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更好地发挥土地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带动性作用,是城市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8.
那鹤  包喜利 《活力》2006,(4):36-36
当前,经营城市的理念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土地作为城市载体,成为政府最大的资产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经营城市土地成为经营城市的主要内容。土地储备成为经营城市土地的重要形式,通过收购—储备—出让的土地运行机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在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使政府获得可观的土地收益。  相似文献   

9.
土地资本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由于可以带来收益并且具有稀缺性因而具有资产特征,当土地进入市场流转并增值时,土地资产就转化为土地资本,这一转化过程就是土地资本化。土地资本化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土地资本化可以促使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城市土地是指城市区域内陆地和水域以及地上、地下的空间总称,它既是城市一切社会经济活动赖以生存的载体,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又是城市的重要资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专家积极探索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创造出更大的效益。大连最早提出城市经营理念,从盘活存量土地、加强土地资产管理入手,取得巨大成功,现在全国已有200多个城市相继开展了城市经营的试点和探索。城市土地资产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双海 《财会月刊》2006,(12):19-20
土地由于可以带采收益并且具有稀缺性因而具有资产特征,当土地进入市场流转并增值时,土地资产就转化为土地资本,这一转化过程就是土地资本化。土地资本化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土地资本化可以促使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完善城市土地收益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土地是最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又是最重要的国有资产,一般都将城市土地划入资源性国有资产,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业发展,城市土地所体现的经营性资产的特征越来越强,作用越来越大,因而,仅从资源性资产的角度去研究城市土地收益是远远不够的。一、现阶段城市土地收益存在问题的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使用逐渐由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转变,并且有偿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相应的有关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法律、法规也不断完善,但伴随土地市场的发育、成长,城市土地收益的问题也日益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投机资本、房地产泡沫和局部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划拨土地的转让、出租、抵押活动日益频繁,特别是国家相当一批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中已出现重组、联合、兼并、股份制、债转股、破产等多种形式。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目前已显化国有土地资产7000多亿,而且随着国企改制的不断进行,土地资产化更加紧迫,同时国有土地作为国家最重要的国有资产,土地资产价格处置问题关系着国家资产的收益流失问题,其中国有划拨土地资产处置价格评估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土地这种特殊的资源,特殊的资产,进入市场进行资本运营,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几年来,唐山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做好国有土地资本运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仅“九五”以来,全市土地收益10个亿,其中市本级收入6个亿,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在制订《一九九五年清产核资工作方案》时,把国有土地清查与估价列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并且规定.1992—1994年参加清产核资的企业、单位,凡没有进行土地估价的,也要在1995年完成.土地估价是清产核资工作的一项内容,是评估土地使用权价格.为了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准确无误地填制土地估价报表,本文就几个有关问题谈点意见.一、进一步提高对土地清查、估价必要性的认识土地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是经济价值巨大的资产.由于过去长期实行无偿、无期限、无流通的土地管理制度,致使帐面无价值,利用效率低,资产大量流失,权属不清,管理混乱.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城市土地资产的收益应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由国家再用于城市土地开发和城市基本建设,从而实现城市地产资金的良性循环。但近年来,不少城市的用地单位以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有的单位利用目前我国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将国有土地资产的收益占为己有等,造成国有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这不仅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不利于城市的建设,使城市地产开发的资金融通受阻。据土地管理部门测算,各大中城市每年仅土地交易中流失的国有土地收益就数以亿计。有些大城市…  相似文献   

17.
赵琳 《上海房地》2006,(6):30-32
1 土地开发利益的涵义及其产生 土地的开发利益,可以理解为政府进行的公共事业建设,以及对土地的规划与管理、土地开发的投入等促进地价的上涨;或城市人口集中引起的聚集利益.土地需求增加.引起的地价上涨。概括地讲,土地开发利益.表现在土地的效用、收益和资产价值的增加上。  相似文献   

18.
一、地价机制和土地区划通过影响城市土地市场供求关系,对土地收益分配格局变化会发生一定的正面效应。从地价机制看,由于土地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具有的特殊重要性,位置差异形成的不同级差收益是城市土地价格构成的主要内容,将直接影响用地单位的经济收益。以地价机制为基础的土地配置方式不仅对市场土地供给的总量和结构产生作用,而且在土地收益分配方向和重点上具有决定性影响。同时,城市土地利用途径的多样性使土地利用方式日趋复杂化,现有土地价格起着投资诱因的作用,当相对价格提高时,产生了土地用途转变的可能性,增加了满足特定需求土地的潜在供给,则相关交易主体的收益因供求变化相应发生变动;从土地区划看,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土地市场价值、地租的双重效应,即以不确定性的方式提高或降低土地价值和地租,来影响土地收益分配的。一是土地区划规则的变化会改变现有地段的供给总量和潜在储备量,因而政府制定政策需要考虑现有的可用土地的供给和需求的弹性程序。二是土地区划在土地供求过度时期可以分散使土地价格恶化的因素,从而抑制土地过度投机;在影响土地信贷方向,稳定市场预期价格变动幅度等方面也有积极作用。三是合理的区划权能够保证公有土地使用权让渡中收益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而且具有降低土地费用和它们是土地价格和地租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的前提假定下,土地区划从理论上能够保护已受到不利影响的土地的使用,使其价值回升到“正常水平”,或提高特定区域内地段的价格、抬高社区范围内的土地的供给价格,改变土地收益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是最大的存量资产,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持基础。据权威部门统计,全国国有资产为33万亿元,其中城镇土地资产约为25万亿元,是最大的一份国有资产。这些资产量中有一半属于公共资产用地,剩下的部分中有6万亿元是可以用于盘活的土地资产,而这两恰恰是城市最大的经济资源。  相似文献   

20.
收益还原法是土地估价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将待估土地未来正常年纯收益(地租),以一定的土地还原利率还原,以此估算待估土地价格的方法。这种估价方法适应于土地、房屋、不动产等具备收益性资产的估价。但是,对土地估价而言,用收益还原法评估的土地价格究竟是土地使用权购买价格,还是购买税后价格,或是土地的重置价格(即含土地投资管理费、利润、利启、税金等),是不明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