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中国的人口性别比自20世纪80年代已经超过106的警戒线,近十几年来婴儿出生性别比过高的趋势有进一步加剧的倾向。拟从影响人口性别比的三个方面即婴儿出生性别比、两性保存几率的差异和人口迁移,特别是婴儿出生性别比方面分析中国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形成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理论界从多个角度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但极少文献从社会性别视角关注出生性别比偏高现象。通过对大冶、鄂州和武汉三地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相对男性而言,女性的男孩偏好意识也很强,而且女性的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因素对女性的性别偏好意识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除培育新型生育文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外,更要采取措施切实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以弱化女性的性别偏好意识。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近期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等问题。对此,应继续稳定和完善现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建议恢复婚检,加强婚育、保健和教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严惩用B超鉴定性别后有意堕女胎的行为;加强计划外生育的管理,健全城乡基本保障制度,扭转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亚洲的许多地区,妇女和儿童被严重忽视和虐待,甚至经常被杀害,导致性别比偏高。近几十年来,选择性人工流产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其原因在于儿子偏好以及子承父业、出嫁从夫等相关的社会习俗。人口性别比偏高将会导致更多的暴力犯罪、局部战争、政治不稳定、药物滥用、卖淫和贩卖妇女等严重社会问题。文章对印度等相关国家的人口性别比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从国际视角看待我国的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相似文献   

5.
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一直是人口研究和性别研究中广受关注的问题。在对我国出生性别比现状、出生性别比失衡原因、出生性别比失衡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根源的再认识,即出生性别比失衡和生育率下降存在着某种联系。当一个国家生育率下降速度过快,且下降到一个过低水平时,就会出现生育数量和生育性别之间的矛盾激化,这种矛盾的激化最终形成了质量换数量的生育行为,从而造成了出生性别比失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人口发展的过程中,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福建省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出生性别比失衡现象。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人口过程的因素,也有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因素。由于传统文化、现实生产力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性,因此,只有采取行政的、法制的手段,加大对非法胎儿性别鉴定、非法终止妊娠行为的打击力度,才可能在短时期内降低福建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与否,不仅直接决定着人口再生产的速度,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本文以广西农村人口性别比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出生人口性别比发展变化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观点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树立科学发展观,体现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口调控.,突出人口均衡、建立奖励扶助制度、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完善公共管理组织体系、加强计划生育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等重点,积极创新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为地区经济建设打造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9.
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值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陕西出生人口性别比显著高于正常值,且有加剧趋势。将对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必须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10.
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事关子孙后代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本文从加强宣传教育、提供优质服务、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险体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解决农村棘手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结构的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农合对农民不确定的未来医疗支出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销,降低了农民医疗服务的价格,报销比例越高,农民自付医疗费用就越少,因此对农民的消费将产生正向的激励。运用2007年—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分析了新农合对农民消费的影响。为了检查检验结果是否具有稳健性,引入抚养比、文盲率、性别比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等控制变量做了进一步的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新农合对农村人均消费、人均医疗消费、人均非医疗消费、食品支出和日常生活及其他消费都会产生影响,但在目前的筹资水平上,影响的程度有限。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不断提高筹资水平,提高报销比例。  相似文献   

12.
利用NS和SW两所高校1890名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数据,分别从年级、专业、性别、生源地、院校等视角,就大学生对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关系的意向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借助χ2分布拟合模型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在专业、专业与性别、学校与生源地等方面,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与毕业后可能从事工作关系的认识存在差异。政府和高校应积极应对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3.
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我国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就业结构,区域和行业分布差异,教育水平的国内外差距,男女性别比例失衡,老龄化问题以及我国社会上存在对人力资源的认识误区等方面,分析论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揭示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宏观认识我国人力资源现状与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Reworking published 1981 Census of Canada data, the authors initially present—for all ethnic communities of significant size (40.000+ nationally)—information on mother tongue, language spoken most often at home, and place of birth. Comparable provincial and CMA data is then provided.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marketers must supplement Census data with knowledge of such factors as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ethnic affiliations and the drawing power of ethnic media. Custom designed studies of ethnic purchase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 are also considered essent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