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财政补助村级资金的管理 财政补助村级资金(以下简称村级补助资金)是指取消农业税附加后,各级财政安排的专门用于村级干部报酬、农村五保户供养、办公费等.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所需要的经费资金。村级补助资金要实行村集体所有、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乡镇财政所和农经站共同管理和监督使用情况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省市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基本上达到了“减轻、规范、稳定”的目标,今年税费改革试点在全国推开,这种良好的态势是否能够长期稳定,笔者认为,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巩固税费改革成果。一、做好农业税及附加的征收、管理和使用的检查监督,确保农业税附加的规范使用。一是检查农业税及其附加的征收是否符合税改的有关精神要求,确保村级工作正常运转,检查是否存在超收、多收、搭车收费等变相加重农民负担的现象;二是正税、副税是否同时征收,是否存在只收农业税,不收或少收农业税附加,把缺口留给村委的现象;三是…  相似文献   

3.
村级"三项资金"收入原来是指农业税附加收入、农业税正税安排和财政转移支付,取消农业税后完全成了上级财政为弥补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收支缺口、确保村级机构正常运转的补助资金.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村级专项补助资金也相应到位,要加强这项资金的管理,确保村级补助资金专款专用和安全、高效运行,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必须明确专项补助资金的核算特点、使用范围及其账务处理。2004年第10期/农村财务会计一、村级专项补助资金的核算特点1.资金来  相似文献   

5.
2002年以来,河北省全面推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全省5万多个村全部取消了向农民征收提留、统筹为主的税费制度,改为征收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农业特产税附加的新农村税费制度。随着税费征收方式的改革,农村财务管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是财务管理主体。过去农村财务管理主体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税费改革后,征收的税费资金由乡镇经营管理部门监督管理,财务管理除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外,乡镇经营管理部门也成为部分村级资金的管理者。二是财务管理内容。过去村级收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提留、统筹费,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农…  相似文献   

6.
<正>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资金在村级组织开展村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以及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补助的出台,这部分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与其他资金的使用管理逐步混淆,会计核算功能弱化,不能有效地核算和监督,挪用、挤占、代扣等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资金的管理和功能的发挥。一、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资金用途根据《天津市村级组织运转财政  相似文献   

7.
一、想方设法解决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不足问题,化解集体债务首先,财政部门要确保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附加、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农业税的10%用于村级补助等如数到位,对困难村多给予补助。其次,集体要努力增加收入。对闲置或经营不善的集体资产采取股份合作、公开招标、租赁拍卖等方法,增加集体收入;对集体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要实行拍卖租赁承包,增加集体收入;对集体机动地、林桑果园、荒滩荒水等要收足发包收入;要兴办为农服务实体,增加集体服务收入。再次,要实行多管齐下,控减村级开支。要建立和完善村账乡记、资金村有乡管、开支…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很多地方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助收入的核算比较混乱,账务处理方法也不尽统一。笔者在此对此项业务的账务处理作一些介绍,供同行参考。一、什么是村级补助收入村级补助收入是指取消农业税附加后,各级财政安排的专门用于村级干部报酬、农村"五保户"供养、办公费等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所需要的经费资金。村级补助收入实行村集体  相似文献   

9.
农业税附加是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新名词。原由农民上缴村提留开支的部分,采取新的农业税附加方式收取,其比例最高不超过改革后的农业税正税的20%。专款用于村级五保户供养、干部报酬、办公经费。农业税附加属于村集体资金,由乡(镇)财政征收机关负责征收,农业经营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实行乡管村用,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一、三项开支标准(一)五保户供养费由农业税附加开支供养的五保户是指村内分散居住的符合五保户条件的农户。供养内容主要为:(1)粮油和燃料;(2)服装、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钱;(3)符合基本条件的住房;(4)治疗疾病和对生活不能自…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村级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和监督村级财务活动,并适应税费改革后村级财务活动的变化,对村级财务会计核算中所使用的会计科目进行相应调整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按照税费改革方案的要求,农牧业三税附加(其它不征收牧业税的省区指农业两税附加)和财政转移支付(补助村级开支部分)资金要由乡镇农经站进行集中分户管理,由此而引发了我们关于如何建立新的村级财务会计核算组织体系的思考.现就下述两个方面的问题谈一点设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村级经费来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税改后,村级经费来源主要由农业税附加、农业特产税附加、乡村公益事业金和财政转移支付中的部分资金组成。其经费支出主要用于村五保户供养、村干部报酬和村办公经费。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强村级经费管理,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规范村级经费管理与核算势在必行。一、税改后村级经费的管理乡镇开设村级经费专户,统一核算村级经费收支情况,并实行乡管村用,专户存储,专款专用。1.执行预决算管理。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按农村税费改革方案有关口径,乡镇年初编制村级经费收支计划,对村…  相似文献   

12.
村级财政基础经历了从税费改革前的“三提五统”为主,到税费改革后的农税两附加,再到2005年取消农业税后的财政转移支付——村级补助资金。村级财政来源逐渐单纯,以农业税为基础的财政基础转换到以转移支付为基础,加大了村级收支矛盾,村级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功能都深受财政之困。因此,农业税取消后,必须多方努力,充分挖掘外生财源和内生财源,千方百计增加村级财源和加强村级财政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丽敏 《农业经济》2005,(12):11-13
取消农业税及附加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然而受相关配套政策滞后的影响,村级收支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村基本建设、公益事业发展及偿付债务所需资金将更加困难。为保住取消农业税的成果,上级财政应通过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农村水利建设及各项公益事业投入。村干部应以取消农业税及附加为契机,大力发展村级经费基地,积极稳妥开源节流,以减轻负担、增加偿债能力,保证农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村级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和监督村级财务活动,并适应税费改革后村级财务活动的变化,对村级财务会计核算中所使用的会计科目进行相应调整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按照税费改革方案的要求,农牧业三税附加(其它不征收牧业税的省区指农业两税附加)和财政转移支付(补助村级开支部分)资金要由乡镇农经站进行集中分户管理,由此而引发了我们关于如何建立新的村级财务会计核算组织体系的思考。现就下述两个方面的问题谈一点设想。一、关于新的村级会计核算组织体系的建立新的会计核算组织…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村级可支配农业税附加资金和村级分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有限,一般只能解决村级工作正常运转,基本上无力兴办集体的生产公益事业,只有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向农民筹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附加已成为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经费来源,在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地方更是如此。能否管好用好农业税附加,不仅影响农村税费改革的效果,而且也关系到农村基层组织能否正常运转。在实践中,我们对农业税附加实行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由乡镇财政部门、经管部门、村委会对农业税附加共同管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一、乡镇财政部门负责农业税附加的征收和专户核算。农业税附加随同农业税一并由乡镇财政部门征收,及时、足额缴入按行政村设置户头的农业税附加专户,实行专户存储核算。征收结束后,乡镇财政部门负责向乡…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正在进行,按照中央政策规定将取消目前面向农民征收的屠宰税、乡统筹、村提留、两工及农村教育集资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改为按经营土地面积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特产税及其附加。税费改革在规范税费征收和使用办法、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给村级带来的就是村级收入的明显减少,如何适应税费改革形势,建立新的农村财务管理模  相似文献   

18.
一、村级资金来源(一)农业两税附加根据上级规定,税费改革后,村提留不再按人头收取,改按新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附加形式收取。农业税附加为农业税正税的20%,特产税附加为特产税正税的10%~20%。两税附加为村级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用于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和办公经费。(二)“一事一议”筹资税费改革后,村级兴办公益事业所需资金,不再固定收取,而是采取“一事一议”和“一事一批”的办法,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通过,报乡镇政府批准。“一事一议”筹资,每人每年不得超过15元,并实行村务公开、村民监督和上级审计…  相似文献   

19.
所谓村级三项资金是指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金和村级办公经费。徐州市农村税费改革伊始,村级三项资金除由村集体经营收入开支外,采用新的农业税附加、农业特产税附加方式统一收取。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税、农业特产税政策的取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级三项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转移支付,村级三项资金标准逐年提高到村均8万元。  相似文献   

20.
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有关账务处理的问题,一些同志已先后在《农村财务会计》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笔者作为一名基层财政所的工作人员,下面从农业税及附加征管的角度,结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正如叶云鹏同志在2001年第10期上所述,由于当前农民的纳税意识还比较淡薄,财政所作为乡镇农业税及附加的征收机关,仅靠所内的几名工作人员是不可能实现逐户上门征收的,还要委托村民委员会作为农业税及附加的代收代缴单位。但按照现行的税收政策规定:农业税及附加由乡镇人民政府财政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