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美国及欧盟对我国部分纺织服装产品的重新设限,刚刚从配额束缚中挣脱出来的我国纺织服装业又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2.
《商界》2005,(3):65-65
为全面提高我国服装产品的质量水平,从2005年起,我国开始实施纺织产品国家强制标准,加强从原料到成品的层层把关。据介绍,新标准按照产品最终与皮肤接触的程度,把纺织产品划分为直接接触皮肤和非直接接触皮肤两大类,同时把婴幼儿这一特殊群体的服装及其用品单独划为一类加强规范。检测范围也从原来单一的甲醛含量扩大到色牢度、PH值、异味、偶氮染料等项目,并针对产品划分的类别,  相似文献   

3.
面对"特保"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应对之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特保”调查频繁发生   进入 2005年“无配额时代”以来,各国要求对我纺织服装产品设限事件屡见不鲜,归纳起来有如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快速升值、原材料上涨及新《劳动法》实施带来了纺织服装产品综合成本的上涨,中小企业更是步履蹒跚。本期最佳商展《最适合中国企业的纺织服装展》,意在为纺织服装企业献计献策,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展览实现海外销售。从长期看,要想更好地融入海外市场,必须改变“以量取胜”的观念,进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5.
李婕 《新财富》2006,(7):96-98
由于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发达国家的大型纺织服装公司在高成本挤压下仍能维持高盈利,而中国企业只能获得产业链上10%的利润,其产品升级刻不容缓。20年后,纺织业可能出现由中国向更不发达国家的转移,幸存的纺织企业更是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商,服装企业将是品牌和渠道建设中的胜出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武薇 《现代商业》2013,(29):100-101
纺织服装产品是我国出口的重要构成,自2005年纺织业进入“无配额时代”以来,随着欧盟等地区对我国纺织服装进口配额的取消,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进入了新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正在减弱.本文将通过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现状,分析我国外贸企业在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上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如何应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频遭特保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纺织服装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出口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势领域。依据WTO《纺织品服装协议》到2005年1月1日,延续了30多年的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被全面废除,这使得许多国家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商如临大敌,一再酝酿和发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贸易救济措施调查申请,其中又尤以特别保障措施为最。  相似文献   

8.
中国南京康明纺织服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明公司)从事纺织服装等产品进出口业务,产品主要销往欧洲、美洲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西班牙客户FASHION FAN CO.LTD(以下简称FFC公司)与康明公司是合作多年的业务伙伴。  相似文献   

9.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从1994 年至今已连续几年成为世界最大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由于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结构不合理,实行粗放型经营,产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纺织服装行业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的今天,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步伐的日益临近,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是摆在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面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一)民营出口企业队伍不断壮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苏州市新增进出口经营主体主要是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全市对外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2005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达118.6亿美元,同比增长25.3%,其中出口72.6亿美元,增长30%,创历史新高。在纺织、轻工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持续发展的同时,机电、高新技术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不断增长。一批有实力的民营出口企业开始走品牌之路,提升了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企业形象。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波司登”服装、“梦兰”床上用品、“AB”纺织服装、“紫荆花”纺织面料服装和“TORIN”千斤顶等5个品牌商品进入商务部“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行列。  相似文献   

11.
产品差异化与竞争力分析--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纺织服装产品差异化的来源与特征 ,基于线性模型探讨了差异化与竞争力的相互关系 ,提出了成功实施差异化战略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对纺织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印度纺织业竞争力比较与合作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巍 《国际贸易》2006,(8):13-17
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和印度是最大的受益者.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一项研究认为,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服装和纺织产品生产国,是唯一一个有能力与中国在纺织、服装工业进行竞争的国家.中印两国纺织业各具竞争优势与不足,相互间既有竞争又有互补需求.加强中印纺织业的互补合作,将为两国带来广泛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纺织业:痛并快乐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对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来讲必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处于后配额时代的世界纺织服装贸易纷争不断,2004年中国纺织行业对外贸易的整体发展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国加入WTO对纺织业来说是一个机遇,2004年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进一步增长,出口创汇额不断增加;忧的是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障碍,国外针对我国纺织服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4.
2004年第四届中国纺织服装展览会开幕当天,“步森”就接到了两笔订单,成交额在50万美元左右,成交产品是“步森”品牌的衬衫和西装。签约的一家客商是澳大利亚四大服装品牌的拥有者,他们除了经营自己的品牌外,也经营其他一些服装品牌。通过接触和了解,他们提出,希望做“步森”产品在澳大利亚市场的长期代理。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欣喜地指出,这显示着中国的纺织服装已经不仅仅是以加工订单出口,而且有了品牌的出口。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输澳纺织服装具备了从出口贴牌加工产品向出口设计和品牌产品升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君丽 《商业研究》2007,(12):37-40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面临劳动力成本和地价上升的内部压力及人民币升值与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和世界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趋势,产业升级是必然的选择。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和产品内贸易理论,并借鉴已完成升级的亚洲国家的经验,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可按照OEM-外包或制造三角-OBM模式进行,升级的关键在于纺织服装企业是否具有创造产品差异的能力;同时在升级过程中,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将增加。  相似文献   

16.
单芳 《商》2014,(35):13-13
服装纺织企业做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生产企业,其生产及经营活动不仅影响到自身的经营和发展,更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水平。有效的控制生产成本是轻工业产品的特点,通过合理的成本管理和控制能够在实现产品生产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使国家的行业发展得到推动。本文针对我国服装纺织生产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针对企业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指出了服装纺织企业在成本管理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三方联动的视角,构建了我国产品碳标签制度框架和推行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碳标签示范计划,提出从推广低碳面料、研究并推广各省棉区低碳棉花种植模式、推行行业节能减碳服务计划和构架企业节能减碳资讯服务平台四个方面发展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产品低碳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纺织服装生产、消费大国,也是出口大国,同时还是国外反倾销的受害大国。由于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实力强,近些年来的出口大幅度增长,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从而引起了以美国、欧盟等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土耳其、印度、墨西哥、巴西、秘鲁、哥伦比亚  相似文献   

19.
一、无牌--令人堪忧 我国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多以定牌、贴牌为主,自有品牌出口只占10%左右.纺织服装是安徽省传统支柱出口产业,但长期以来,以自有品牌出口几乎为零,这严重制约了安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  相似文献   

20.
REACH法规规定,生产或经销化学品及其相关下游产品的企业,必须进行注册并取得相应授权,才能在欧盟进行生产和销售。欧盟作为我国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REACH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必将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