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金融》2006,(7):27-27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下,金融机构最乐意接受的融资担保方式,就是不动产担保,所以形成了企业融资过度依赖不动产担保的现状。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是:银行贷款过度依赖房地产担保,而房地产潜在泡沫将会扩大银行风险;在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严格受限,耕地类、林地类非荒集体土地禁止抵押的现状下,不动产抵押资源日益枯竭;缺乏不动产资源但有大量应收账款的中小企业融资难,使得优质应收账款成为沉淀资本。  相似文献   

2.
滕杨 《中国外资》2011,(6):171-172
动产融资担保是指企业通过将其动产(如原材料、库存产品等)抵押或者质押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融资方式。充分利用动产融资担保,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然而,动产担保权公示效果差,担保交易成本高,同时动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相当高,成为了动产担保无法获得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理由。本文主要通过调查我国动产担保登记制度的现状,吸收借鉴国际动产融资登记制度的先进经验,探索完善我国动产融资登记制度的途径和举措,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风险低、信用度高的宽松交易环境。  相似文献   

3.
动产融资担保是指企业通过将其动产(如原材料、库存产品等)抵押或者质押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融资方式.充分利用动产融资担保,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然而,动产担保权公示效果差,担保交易成本高,同时动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相当高,成为了动产担保无法获得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理由.本文主要通过调查我国动产担保登记制度的现状,吸收借鉴国际动产融资登记制度的先进经验,探索完善我国动产融资登记制度的途径和举措,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风险低、信用度高的宽松交易环境.  相似文献   

4.
传统上,不动产抵押在各种担保形式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从而被称为“担保之王”。随着担保制度的发展,动产抵押和其他以动产作担保的形式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突出。从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来看,动产抵押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抵押物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动产抵押中,一方面抵押人可以以该动产的交换价值作担保取得信用、获得融资,另一方面可以继续占有、使用该动产,从而能够充分发挥物的价值,有效地克服了动产质押低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四个城市金融机构动产担保融资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动产担保融资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地区金融机构拓展信贷业务的新亮点和中小企业获得信贷融资的新途径,不过这项业务的开展还面临着不少制度和机制瓶颈。为此,要在《物权法》的制度框架下,围绕担保物权法律配套机制建设,逐步建立集中统一的动产担保登记系统,完善大宗原材料价格形成机制,明确动产担保物权的优先受偿规则,简化动产担保物权实现程序,以此促进动产担保融资更活跃、更安全地开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担保制度的核心在于动产担保,随着经济的发展,动产的价值不断增加,动产日益成为现代信用交易的重要担保资源。新的《物权法》在动产担保制度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约20万亿元的动产大量闲置与融资难的矛盾并存,动产担保融资成为金融机构拓展信贷业务的新亮点和中小企业获得信贷融资的新途径仍有待时日。结合美国动产担保融资的发展经验,笔者对我国动产担保融资快速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7.
完善动产担保物权制度 优化金融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旭  邱海洋 《中国金融》2005,(16):23-25
当前,我国正在制定《物权法》。《物权法》中担保物权制度与金融发展关系最为密切,担保法律环境直接影响金融生态。银行和工商企业普遍反映我国现行担保物权制度偏重于不动产担保,动产担保物权制度薄弱,动产担保物范围太窄,多种动产的担保价值无法发挥,不利于企业融资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不利于金融产品创新,不利于信贷人权利保护和银行贷款风险防范。因此,在制定《物权法》时,应充分考虑完善动产担保物权制度,促进金融发展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8.
动产浮动担保制度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一种担保方式,代表着当今担保领域的发展趋势。它扩大了银行可采用的担保方式,有利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但动产浮动抵押的有效实行,必须有待于法律和配套措施的完善。在我国,动产浮动担保的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困境状态。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物权法》的颁布,我国在动产担保的物权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推动金融创新、改善融资担保结构、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但动产抵押担保的顺利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本文探讨了制约动产抵押贷款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动产低押贷款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物权法>的颁布,我国在动产担保的物权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推动金融创新、改善融资担保结构、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但动产抵押担保的顺利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  相似文献   

11.
动产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其自有或第三人所有的动产(商品、原材料等)向银行提供抵押,从银行处获得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认识动产抵押贷款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预防相应风险,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摘选自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研究员梁冰撰写的《动产担保登记制度与中小企业融资》一文。“中国信贷人权利的法律保护”一直是金融业内外关注的热点研究项目之一,该项目由中国人民银行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共同合作。《动产担保登记制度与中小企业融资》是该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 统一的信息化动产担保登记制度是构建现代动产担保物权制度的关键,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梁冰博士从立法以及宏观制度设计的角度探讨了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动产担保登记制度对保护信贷人权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性。本刊将密切关注并陆续刊登进行中的动产担保信息化登记系统的设计、运行及操作等技术层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世界银行外国投资咨询服务机构官员Seve Simavi的研究,担保不足是信贷受到限制的主要障碍,同时,依赖不动产抵押的银行正面临不动产抵押资源日益枯竭的危机。而动产担保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美国企业70%的融资都来自动产担保。但截至2004年6月末,我国国内动产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只占金融机构担保贷款总额的12%。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邱海洋:要便利中小企业的融资,应推动动产担保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全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发展迅速,以机器设备、原材料、存货等实体动产为基础资产的动产担保融资业务迎来发展契机。基于生产、供应链、消费等场景的各类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动产担保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有效支持了小微企业发展。同时,动产担保融资业务发展也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了蓬勃发展,可是,在资金融通上,尽管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步拓宽,但与中小企业发展中旺盛的资金需求相比,还是难以满足现实需要。银行由于为了降低信贷风险,往往要求企业提供担保。但是,众多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不动产以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而银行又不愿意接受动产作为担保物。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几乎随处可见,融资难已经成为严重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新疆金融》2011,(9):137-142
<正>银行机构发展动产担保融资业务,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推动金融创新、改善融资担保结构、提高银行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物权法》在扩大动产担保物范围、建立登记公示制度、明确优先顺位权、简化担保物的实现等方面的突破,为拓展动产担保融资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欠发达地区融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为发展动产融资特别是应收账款抵押融资打开了方便之门,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和农民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金融物权担保方面有八方面的突破,应借鉴国际上物权担保的发展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应收账款抵押登记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为发展动产融资特别是应收账款抵押融资打开了方便之门,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和农民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金融物权担保方面有八方面的突破,应借鉴国际上物权担保的发展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应收账款抵押登记系统.  相似文献   

20.
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物,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又一主要原因,而金融机构贷款抵押担保模式创新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2008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地承包经营者可以依法对拥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抵押,这为林权抵押贷款创新提供了政策保障。在林权抵押贷款创新中,一个核心问题是抵押担保物的选择,这也是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模式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