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争论不一,但马克思劳动价值中的价值思想应当是确定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包含着三个基本论断:劳动决定价值、活劳动创造价值、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为价值。它们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思想: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群众。当下,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思想就是要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为此,我们需要大力彰显劳动价值,深入探讨实现体面劳动的路径与对策,切实让广大劳动者共享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纵观劳动价值论,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创立到马克思的科学改造及其随后的发展,无论是创新抑或偏差,都取决于特定社会生产方式的状况和把握这种生产方式所使用的方法论。当今时代,经济的信息化和全球化要求拓展劳动价值论的视野,包括:劳动价值论的适用性问题、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问题、价值的生产与分配问题。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传承相继。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适用条件也有所变化,我们要用发展的态度,重新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现实社会,资本家也参与了生产过程,资本家的监督、禁欲、勤劳、守时等资本主义精神,这些非生产性劳动同样可以创造价值.因此,我们应该撇开对资本家的成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包容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其先进成果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4.
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的表现与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对于无产阶段的革命和解放斗争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运动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取得了伟大的成功。然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特别是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久市场经济活动中,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能否成为具体经济活动的直接依据就值得研究了。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认识推进我们的观念更新,从而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形成对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100多年来,马克思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的情况、新的发展、新的动态大量出现,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再认识。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深化对劳动、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时代的需求,本文认为,正确理解、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将它们应用于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如何运用其理论精髓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并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要做到这一步,需要在理论上搞清楚这样一些问题即价值、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些范畴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具有的一般性,并且要承认劳动力是资本,劳动者是投资者,有权分享利润.劳动力资本化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指向,也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劳动者资本联合和劳动联合基础上的个人股份所有制,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在现阶段,正确理解、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劳动价值论是更好地贯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当前,一个突出问题是要对私有经济和混合经济中的私有成分要正确看待,合理评价.从长远看,私有制经济也要经过劳动力资本化进行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使广大劳动者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其核心是人类的一般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价值所体现的是在物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者以社会必要劳动量为基准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正像马克思指出的“劳动是惟一的价值源泉”,“价值除了劳动本身没有任何别的物质”。从这一基础出发,马克思论述了商品的二重性和劳动的二重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深化对劳动、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时代的需求,本文认为,正确理解、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将它们应用于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如何运用其理论精髓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并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要做到这一步,需要在理论上搞清楚这样一些问题:即价值、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些范畴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具有的一般性,并且要承认劳动力是资本,劳动者是投资者,有权分享利润。劳动力资本化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指向,也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劳动者资本联合和劳动联合基础上的个人股份所有制,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在现阶段,正确理解、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劳动价值论是更好地贯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当前,一个突出问题是要对私有经济和混合经济中的私有成分要正确看待,合理评价。从长远看,私有制经济也要经过劳动力资本化进行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使广大劳动者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冀术明  宋艳 《理论观察》2007,23(4):23-2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就是要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际,通过对科技和经营管理活动日益重要的地位的认识,以及如何对待第三产业的劳动等热点问题的研究,在坚持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观点的同时,着力解决科技和经营管理工作作为劳动重要形式的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0.
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新变化及其重要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灼明 《南方经济》2002,26(3):15-18
本文在分析新历史条件下劳动新特点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概括起来,其实质就是从狭义走向广义。广义劳动价值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最后,作者从劳动价值论的创新中阐明五个方面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何伟 《市长参考》2001,(10):33-36,43
党的“十五”计划建议及建党80周年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都提出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所谓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我理解就是对马克思原来在《资本论&;gt;中提出的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社会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深化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在理论上是一个伟大创举,具有划时代意义。第一,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的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关于价值创造的问题。通过深入地剖析,以证明在当代社会生产中,活劳动仍然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理论:同时。对马克思关于生产领域的劳动才创造价值的说法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充分展现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现代社会中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几个重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珏  肖晖 《南方经济》2002,24(8):5-8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必须是建立在尊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原创精神的基础上,为此,要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法与适用条件的区别、价值的决定和源泉、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以及这一理论在现阶段的指导意义和科学地发展地看待这一理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深刻认知的基础上,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文章指出,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劳动环境、劳动关系、劳动内容和劳动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发展契机。要保证理论的生机,就必须使理论与变化的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从明 《南方经济》2005,23(11):5-9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仍然是一个关系重大、需要深入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为此,要首先认清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出发点,全面把握理论的主要观点。结合现时国内外实际,说明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内容需要发展。强调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仅仅是指一线工人的劳动 ,管理劳动和科技劳动都属于生产劳动 ,都可以创造价值 ;社会劳动不仅包括简单劳动 ,而且包括复杂劳动 ,复杂劳动能够比简单劳动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深入研究劳动价值论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的现实社会生活 ,特别是对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极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方章东  许光伟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43-145,149
劳动价值论以劳动的科学概念为奠基。可以从四个方面——劳动过程、劳动力、劳动的实现形态、劳动的协同方式一对劳动概念的生成、发展及流变加以详察,通过对比分析凸显出劳动规定的内在意涵。这一理论发掘沟通了劳动价值论与唯物史观相互嵌入的中介,使马克思方法论提升为从劳动出发的整体主义分析方法。文章研究的进一步方向是建立劳动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研究纲领,指导建构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  相似文献   

18.
试析安徽利用外资的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适应十九世纪无产阶级斗争需要而产生的。我国现阶段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历史情况有很大不同。本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如何根据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 ,使劳动价值论与时俱进谈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邹瑄 《黑河学刊》2007,(4):10-1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第一次科学论证了价值的来源问题,回答并解决了长期以来包括古典经济学家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资本论应扩大创造劳动的范畴;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和创造价值的领域的认识;合理分配报酬。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指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