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政策在女性参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女性参政的促进政策对提高女性参政比例和性别平等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虽然我国出台的促进性别平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促进女性参政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的女性参政状况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在国际上亦居于后位.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女性参政的基本情况,以及针对女性参政高层政策空泛化、妇联组织作用发挥和相关支持政策缺乏的政策现状,探索政策改进的路径和未来发展,试图从性别意识的政策塑造、性别保护制度的改进、建立性别平等相关政策的监察促进机制和构建女性参政的社会支持系统四个方面建构起我国女性参政的政策促进框架.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构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概念体系,包括个人内生动力不足、家庭内生动力不足、组织内生动力不足,找出造成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构建了精准脱贫的长效机制,根据内生式发展理论建立个人自我强化机制、根据家庭功能理论建立家庭核心力量引领机制、根据巢状市场理论建立精准脱贫新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3.
陆万军  邹伟  张彬斌 《南方经济》2019,38(9):97-112
近年来,中国性别教育差距快速缩小并呈现出女性高等教育在校生比重超越男性的现象,文章从生育政策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认为计划生育政策通过改善女性教育获得显著促进了性别教育平等。队列分析显示,生育政策之后的出生队列中女性相对教育水平明显提高,性别教育差距明显缩小。基于生育政策地区差异和出生队列差异构建的双差分模型分析发现,以农村二孩政策地区为参照组,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在提高女性相对受教育机会方面更为明显。但相对于二孩政策,一孩半政策在促进性别教育平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由于在一孩半政策下独女户和双女户数量较少,家庭受性别偏好影响会将资源向男性倾斜,导致政策没有通过控制家庭规模提高女性相对教育获得机会。研究认为,随着中国放松生育政策,农村地区由一孩半政策过渡到二孩政策并不会对女性教育获得产生明显影响,应该关注生育政策调整对严格独生子女政策地区女性教育获得的影响。同时,随着性别教育差距逐步缩小,可以利用劳动力市场政策降低市场性别歧视,进一步提高女性地位并促进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4.
今天在某些工作领域内,女性仍然因为自身性别而受到不平等的对待.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中国职业的性别不平等现象进行探析,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影响、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离、女性被动适应社会主导等是造成职业性别不平等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刘婧一  李洋洋 《发展》2020,(1):47-50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脱贫工程的主体是脱贫攻坚的主要力量,客体是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与任务。了解和掌握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脱贫工程的主体与客体的构成及其内在关联,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基础和前提。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脱贫的主体是指实施扶贫脱贫工程的主要力量。目前,推动精准扶贫脱贫的主体是由各级政府、各类机构和民众个人等社会力量构成。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脱贫工程作为一项精准工程、系统工程、战略工程,"主体构成""主体职责"定位必须客观、准确,以便提升工程构建的科学性和工程实施的效益性。  相似文献   

6.
引导劳务输出脱贫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十大措施之一。文章首先提出目前我国和湖南省引导输出脱贫的政策先导,通过分析目前湖南劳务输出脱贫存在的一些难点,提出了引导湖南劳务输出脱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屠文淑 《宁波经济》2005,(12):27-29,7
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义之一是达到人际和谐,而性别和谐是人际和谐的根本保证。当前,封建性别观念死灰复燃,性别不平等引发的性别歧视、性别矛盾悖逆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严重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只有彻底改变占社会人口半数的女性发展的不平等状态,促进男女共同发展,才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8.
性别平等问题关系着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实现性别平等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学校是实现性别平等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以色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以色列学校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性别平等在以色列学校中的现状、存在性别不平等的原因、促进性别平等采取的政策以及对我国的一些启示做简要分析.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如何实现贫困人群的精准脱贫是当务之急。文章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过程和核心内容,并从思想脱贫、教育脱贫、产业脱贫和管理脱贫的角度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的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性别一直是女性主义学术中最热门的概念之一,而对于在性别关系中争取平等与保持差异的论争也一直是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中心议题。研究、梳理、总结西方女性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不仅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女性主义的发展脉络、理论观点,更是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紧抓时代脉搏,真正实现女性的独立、平等和个性解放提供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11.
要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个人落下。扶贫脱贫必须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做好全力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加强重点地区和群体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专项竞争扶脱贫行动等五件大事。促进精准扶贫必须与社会治理有机统一:要提升精准扶贫中的社会治理新理念,构建精准扶贫中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注重精准扶贫中的社会治理主体多元性,突出精准扶贫中的社会治理措施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农村妇女已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大力开发女性人力资源.文章通过分析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潜力和意义,探讨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性别障碍,并从性别平等的视角度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广西女性受教育水平现状及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探讨了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要在教育法规中增加并落实性别平等原则;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妇女的终身受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4.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抓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等关键环节,在减贫、脱贫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广西脱贫攻坚实现首战告捷,充分肯定了广西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也意味着易脱贫群体已经基本脱贫,剩下的是常规措施难以奏效、脱贫难返贫易的贫困群体,脱贫攻坚越到后面难度越大,深度贫困问题更加突显,机遇与挑战更加多变,如何攻克深度贫困地区最难啃的“硬骨头”,成为广西未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第6期《习近平:要让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幸福日子》的文章,读后让我们激动不已,感动万分。总书记心系老区人民,十分关心老区脱贫攻坚,要求倒逼工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为老区精准扶贫帮困、脱贫致富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抓好地方的脱贫攻坚工作,千方百计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全力以赴合力攻坚克难,把扶贫脱贫工作做好、做细、做实。  相似文献   

16.
区域贫困程度测度是精准施策,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依据。在对已有贫困程度测度方法回顾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分析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特征,提出区域贫困程度测度原则,构建区域贫困程度测度指标体系,并以甘肃为例对深度贫困县贫困程度进行测算,进一步了解深度贫困县的贫困现状、集中区域、影响因素及贫困差距等,以期为地方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分析农村女性群体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担当的角色与功能,探索精准扶贫时期农村女性在经济建设中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对农村女性在精准扶贫当中角色与作用的研究并不多,但是占据农村半边天的女性群体在其中的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真脱贫的重要任务,更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脱贫难度大、脱贫效率低,要准确把握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要素,贫困对象教育差是导致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不仅要在推进教育脱贫上做到普及学前教育、推动义务教育,更要开展高中特色教育、强化职业教育,做到真脱贫、脱真贫,通过技术培训、知识推广等多样化的方式帮助到贫困地区,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把女性生育率和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内生化,为理解工资不平等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表明,随着女性家庭地位上升和生育率下降,企业性别歧视程度降低,于是工资不平等将受女性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生育率差异的影响。如果生育率差异扩大,那么技能溢价将上升。当性别工资差距可以影响女性家庭地位时,生育率下降将扩大女性家庭地位对技能溢价的影响。这一影响机制在关于我国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集中地区。文章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职业现状进行了分析。运用多维度的大数据,我们可以改善职业教育的环境、基础设施、培训等许多方面,以促进减贫和发展。根据"9+3"教育精准扶贫计划的理论及相关理论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扶贫中的应用,结合广西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少数民族地区,努力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遏制职业教育荒漠化蔓延趋势,从根本上改变广西职业教育的面貌,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扶贫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