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7年是煤炭工业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巩固和发展煤炭工业的大好形势,实现国有重点煤矿总体扭亏的关键一年。实行“三条线”管理和“以产定人”是实现两个转变的关键性措施,在去年年底煤炭工业工作会议上被作为今年煤炭经济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如何才能很好推进“三条线”管理,加快转变,作者试探性地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一、要定出政策,把煤二三线从“小市场”推向“大市场”,转变经济体制。实行“三条线”管理,已在萍乡矿务局、江西乐平矿务局、南票局、淄博局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是个好办法。今年已在全煤行…  相似文献   

2.
淮南局李二矿利用“特区”政策强化管理,生产经营形势稳步发展。到6月底,煤炭生产和掘进进尺分别提前41天和35天完成上半年任务,吨煤成本比计划降低4.66元,实现减亏132.87万元。今年以来,李二矿认真贯彻落实矿务局“两会”精神,凭借局“特区”政策优势,初步形成生产、质量、销售“一条龙”管理的格局。矿及时将全年总产量落  相似文献   

3.
抓“两转”再展宏图 提“两效”促进发展大雁矿务局1994年,上级下达给我局的政策性亏损指标是2125万元,由于狠抓扭亏增盈工作,后四个月不但扭转了超亏局面,而且全年实现利润15.5万元,吨煤成本降到63元,全员效率提高到每工4.87吨,原煤三材消耗继...  相似文献   

4.
时下在煤炭行业,提起兖州矿务局,人们必然会想到高产高效和良性发展。尤其是煤价放开,煤炭企业走向市场后,很多企业跌跌撞撞,出现了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困难,而兖州矿务局却似乎“风景这边独好”。 进入90年代,兖州矿务局煤炭产量以年平均近百万吨的速度跳跃,生产规模80年代末还是全国20余家大型煤炭企业的“小兄弟”,如今已迈入行业前8名;1991年至1993年,逐年实现利润总额翻番,1993年创利税37370万元,在全国利税500强中的位次由1992年的209名上升到113名;1993年在前7年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保持0.5人以下的基础上,降到0.33人,进而至1994年8月5日,创出建局史上第三个安全生产1000万吨的全行业最高水平;继荣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之后,1994年又荣获全国企业管理“金马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和“首批全国转换经营机制典型企业”称号。 兖州矿务局是如何实现良性发展的?本刊组织这期特别报道,以探其源。希望能对1995年煤炭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大雁矿务局是一个有20年开发建设历史的年轻矿区,现形成生产能力246万吨,拥有固定资产3.8亿元,职工25000人.1990年生产原煤308.7万吨.我局是在70年开工建设的,由于基础差,职工队伍新,企业管理素质低,经济效益不好.尤其是1986年以来,国内市场变化,煤炭滞销,1987年计划产量只有生产能力的42.85%,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境.为摆脱这种困境,我们从1986年开始大搞矿井  相似文献   

6.
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是现代化管理的核心。决策的得失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建国以来,淮南煤矿生产建设上每一重大成就和失误都与企业领导的决策有关。为总结经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本文拟通过四项决策的实例分析,对决策科学化作一探讨。四项决策: 1.七十年代初淮南矿务局关于“三下”采煤试验的决策。这是一项战略性决策。矿务局从1972年开始准备,1974年出煤,至1977年“三下”采煤共465万吨,年增长约18.5万吨。  相似文献   

7.
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我局从实际出发,确定了“八五”后三年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五四三一”工程,即1995年全局总产值突破40亿元,原煤总产量实现4000万吨,原煤全员效率达到4吨/工,多种经营、第三产业转岗分流4万人,百万吨死亡率保持1以下,争取O.4以下;要建成一个标准现代化矿务局、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8.
大雁矿务局是在十年动乱期间开发建设的,矿井基础差,企业底子薄.1987年以前矿井安全状况不好,生产技术落后,矿井投产多年不能达产.自1986年开始,我局坚持不懈地开展“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活动,并且在质量标准化建设中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先导”的方针,改变了矿井面貌,促进了煤炭生产.1990年煤炭生产完成突破308.7万吨,比矿井设计能力提高26%以上.1987年至1990年,煤炭生产平均年递增37.2万吨以上.企业亏损连年比东煤公司下达的  相似文献   

9.
大雁矿务局是一座开发建设刚刚20年的新型矿区,现已建成三个生产矿,五对生产井,形成生产能力245万吨/年,拥有固定资产1.7亿元,职工27000多人.大雁过去矿井基础差,职工队伍新,企业素质低,经济效益不好,安全生产没有保障,1985年万吨死亡率高达7.46,尤其是1986年以来,我局受“以销定产”的影响,煤炭滞销,1987年计划产量削减到矿井生产能力的42.45%,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困  相似文献   

10.
袁敏 《煤炭经济研究》1997,(9):50-51,56
后勤财会工作改革之我见晋城矿务局袁敏在煤炭行业内部实行煤炭生产、多种经营、后勤服务“三条线”管理,旨在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划小核算单位,确立内部市场主体,实行模拟法人运行,分灶吃饭,有序竞争,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三条线”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煤炭基建投资使用状况,进一步提高基建投资使用效益,国家能源投资公司组织开展了“提高煤炭基建投资使用效益”的专题研究,选择了“七五”期间投产的大同局燕子山矿(400万吨)、淮南局潘二矿(210万吨)、枣庄局蒋庄矿(150万吨)、义马局新安矿(150万吨)、沈阳局红阳四矿(75万吨)以及工期较长的在建矿井——邯郸局云驾岭矿(60万吨)等六对矿井,进行了投资使用效益的综合调查。这里刊出他们的调查报告成果,供各级投资使用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千条线、万条线、安全生产是主线──记海勃湾矿务局露天煤矿实现安全生产8周年孙伟明海勃湾矿务局露天煤矿现有职工3000多人,大型机械设备近200台(辆),矿区铁路线62公里,年生产能力60万吨。几年来,露天煤矿始终坚持以安全生产为主线,坚持党政工团齐抓...  相似文献   

13.
我局官地矿原是由小煤窑改造并简易投产的矿井,原来矿井建设十分简陋,开拓部署极不合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1973年开始至1986年连续三次进行了技术改造,共用国家投资1.54亿元(不包括引进综采设备投资约8400万元),矿井能力由90万吨/年增至330万吨/年。边生产、边改造、边建设为期12.5年。在此期间共生产原煤3065万吨,实现税利3.33亿元,超过国家投资0.96亿元。1986年生产原煤400万吨,超过设计能力2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三条线”会计核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鹤壁矿务局电厂秦曙强实行“三条线”管理与核算,是煤炭企业内部管理的重大改革。“三条线”管理与核算的实施直接关系到能否加快煤炭企业脱贫解困和“三个一”格局的建立。“三条线”会计核算是责任会计在煤炭企业具体运用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1997年10月,设计能力60万吨的鸡西矿业集团新发矿正式移交生产。当时正值鸡西矿务局经济低迷,无法给予经济扶持,再加上新发矿地质条件复杂、赋存情况差……很多人对新发矿前景缺少信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的矿井,却通过科学规划,精细管理,探索出一条自强之路:从2003年至今,原煤产量每年增加10万吨,2007年突破72万吨,企业减亏增利200万元,各项经营指标创建矿10年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局实行吨煤工资包干经历了三个阶段:实行定额管理、实行吨煤奖金包干和实行吨煤工资包干阶段。定额管理是实行吨煤工资包干的基础。从1978年开始,我们在生产矿井实行定额管理。在编制定额标准时,一是参考1976年度部颁的预算定额;二是参考本局当时的实际作业水平;三是根据本局1973年定额的执行情况。依据这三条确定我局采掘工人的定额标准,并把  相似文献   

17.
平顶山矿务局九矿现已进入衰老期,计划1989年结束正规回采。去年1~8月份,由于各种原因,亏损额高达68.8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局领导决定对九矿试行领导集团承包经营。承包领导集团由九矿正副矿长、党委正副书记和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组成。承包期限自1987年9月1日起,到12月底止。承包指标是4个月累计产煤9万吨;全年上缴利润7万元;全员效率1吨/工,力争达到1.03~1.05吨/工;延深工程年末形成提升,排水、运输、通风系统,“三个煤量”达到上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呼伦贝尔煤业集团公司1999年初是由扎赉诺尔矿务局、大雁矿务局、宝日希勒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组建。2001年呼煤集团生产原煤691万吨,2002年计划生产原煤750万吨。  相似文献   

19.
一、山西省乡镇煤矿发展概况山西省乡镇煤矿“六五”期间共生产原煤3亿吨,占山西省煤炭总产量的35.67%。平均每年增产1185万吨,平均增长速度24.7,%。1985年产量达9053万吨,相当于三个半大同矿务局的产量。如果这些产量由统配矿承担,需要国家投资200亿元,二三十年才能完成。“六五”期间,全国增产煤炭2.5亿吨,乡镇矿占60%。进入“七五”以后,由于我国煤炭供需暂时缓和以及运力紧张,乡  相似文献   

20.
关于构建“三加一”管理格局的几点做法开滦矿务局范各庄矿张庚寅根据煤矿经营管理的特点,我矿在“三条线”管理的基础上,提出应再加上一个综合机构,这样就构成了“三加一”管理格局。一、坚持“五项原则”,把握构建“三加一”管理格局的正确方向为了解决用人多、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