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成为我国会计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准则整体上与企业会计准则趋同,但是在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却出现了中国特色,即:资产减值一经确定就不允许转回。因此本文就针对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内在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比较中国的《环球时报》和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这两份以报道国际新闻为主的报纸及其网络版本,试图研究互联网的出现是否改变了过去传统媒体报道所涉地域的不平衡性,扩大了国际新闻报道所涵盖的地理范围,真正实现了国际新闻传播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3.
2001年9月中国颁布了《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的暂行规定》。国内普遍认为:《暂行规定》的颁布为中国的创业投资走入法制轨道奠定了基础,也为国际创投资金大规模进入中国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是,其中的一些条款门槛较高,不太利于国际  相似文献   

4.
回顾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中国民办教育的每一个快速发展期都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密切相关。从1993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后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到1997年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都带动了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而将于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又将成为中国众多民办教育机构的一次新的快速发展契机。对于众多投资机构而言,有着虎大容量、快速增长的高等市场是极具诱惑力的。但高等教育行业的许多独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互动十分频繁的时代,特别是关于新闻信息的传播,在各大电视台、电台广播以及互联网中都随处可见。但是由于信息传播其广度与深度的加大,在整个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误读现象,而这些对于新闻信息的误读,小删影响读者本人的信息获取质量,大则影响社会整体对于新闻消息的理解吸收。本文将就从传播心理学出发,对目前新闻传播中的误读现象做出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核心竞争力是近年来新闻传播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本文对1978年至今、中国新闻传播界对于新闻传媒核心竞争力问题相关研究的历史进行了梳理与回顾,初步描绘了核心竞争力概念在中国新闻传播领域兴起的原因、背景和大体的脉络。  相似文献   

7.
李辉 《企业家天地》2011,(4):109-109
一、中国湿地资源保护的立法状况 中国湿地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目前中国湿地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一)国家层面的湿地资源保护立法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国家层面的《湿地保护法》,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其中《森林法》、《土地管理法》、《水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15部法律都与湿地资源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8.
新闻伦理是伦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投射和反映,是指从事采访、编辑、出版、管理等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然而,媒体人在思想上与心理上的懈怠,使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伦理失范的现象。认清并解决新闻传播中的伦理冲突问题是每个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媒体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要时刻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闻报道要理性地引导舆论走向。作为媒体人,要坚守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最基本要求,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9.
陈耀从 《现代经济》2008,(2):102-103
随着2007年10月1日《物权法》及新《物业管理条例》的实施,以及《福建省物业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为进一步促进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规范物业管理行为,中共泉州市丰泽区委、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丰泽区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城市物业管理呈粗放型现状,对于地方党政部门齐抓共管,共创和谐物业管理环境,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给付行政是近几十年来频繁出现的名词,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对给付行政的恍惚不定态度,使给付行政在中国一直是理论上概念上的范畴。同时,实践层面中的给付行政的种种弊端使其艰难前行,而《预算法》的颁布与实施将会给其以立法形式的保障,给予给付行政制度的发展一种可与不可求之机。  相似文献   

11.
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通过颁布《企业法》、《破产法》、《公司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企业走向市场,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创造了条件,逐步改善了企业外部环境,赋予了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中存在的侵权行为,以新颁布的《物权法》和修订后的《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条文为依据,分析了《物权法》在物业管理活动中避免物业服务企业侵权、促进业主自治和自律、减少相邻干扰、构建和谐小区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从物业服务企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做好物业管理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自2001年7月财政部发布《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起,我国又陆续制定了《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等准则,初步形成了资产评估准则框架体系,但是资产评估准则的制定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我国资产评估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涉及到资产评估行业的法律法规比较多,属于法律的有《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公司法》、《证券法》和《刑法》,属于国务院行政法规的有《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lt;关于改革国有资产评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资产评估监督管理工作意见&;gt;的通知》、《关于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意见的通知》。这些法律法规在指导资产评估工作时存在以下问题:①在上述法律法规中除国务院发布的两个行政法规外,其余都不是针对资产评估行业的立法。②国务院的两个行政法规是针对国有资产评估的立法,而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服务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国有资产,这两个行政法规都有很大的局限性。③我国目前尚无《资产评估法》或《资产评估师法》,直接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的最高级别的法律法规是国务院的行政法规。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立法的薄弱状况不可避免地给资产评估准则的制定带来...  相似文献   

14.
凌君  胡小华 《新智慧》2005,(9):18-19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财政部于1997年5月颁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简称《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简称《制度》)。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从事的经济活动愈来愈复杂,《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已明显滞后,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为此,笔建议对《准则》和《制度》进行必要修订。  相似文献   

15.
新闻媒体侵权是指新闻机构或者新闻从业人员因公开发表的新闻作品侵犯自然人、法人人格权的行为,其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后果严重、不可控等特点。与一般的侵权行为不同,新闻媒体侵权在侵犯的客体、构成要件、抗辩事由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将新闻媒体侵权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专门规定在《侵权责任法》中,既可以为新闻媒体工作者的权利提供一种保障,也可以弥补我国没有《新闻法》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2007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颁布,这是我国第一部以政府信息公开为目的的行政法规,在此影响下,我国媒体的新闻传播功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往的最大消息宁缺勿抢、突发事件延迟报道、深度报道严重缺失到如今,媒体获取信息的门槛大大降低,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及时播报,媒体的监督力、公信力大大提升,通过对比分析,能够促使我国媒体进一步提升竞争实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一、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作法1.制定了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德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1972年德国就制定了《废物处理法》,强调废弃物排放后的末端处理。1986年将其修改为《废物限制及废物处理法》,强调怎样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并分别于1991年和1996年颁布《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和《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在这些法律框架下,德国各个行业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各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如《饮料包装押金规定》、《废旧电池处理规定》、《废木料处理办法》等。最终在20世纪末期把德国建成了以废弃物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实践表明,市场经济与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征信管理;征信管理制度建设,更是确保征信管理工作科学、规范、有效运行的保证。对起步较晚的中国征信管理而言,应通过颁布《征信管理条例》等信用法规,修订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征信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9.
董晓  王莉 《企业家天地》2011,(1):171-171
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我们应针对我国国情,加快制定《中小企业研究与开发法》、《中小企业信贷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与信贷优惠、税收优惠、资金扶持、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新闻立台”仅仅停留在政治层面的单一格局。走向市场的电视媒介逐步认识到了经济上要切实实现“新闻立台”。也学会了为栏目配上彰显特色的广告词,像《南京零距离》的“《南京零距离》,就在你身边”、《服务到家》的“服务到家,有事你说话”等,逐渐从政治色彩浓厚走向新闻色彩浓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