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如何利用企业资源有效提升自身优势是众多制造企业直面的关键问题.从有效利用和整合资源的角度来看,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制造企业选择外包服务提供商将企业非核心的,基础性的业务分离出去由提供商来完成,而自身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本文通过对制造业外包商选择问题的研究,着眼于对外包提供商选择提出分析和评价指标,为需要制造外包的企业选择厂商提供建议和参考.文章最后将涉及对我国制造业外包的一些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来完成本应由自身承担的部分业务活动。其实质在于企业将自身资源集中于相对优势领域,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外包日益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在国外金融业发展迅猛,外包规模排在制造业之后,位居第二。建设银行近年来也开始这方面的实践,包括武装押运、保安人防、以及稽核系统中扫描补录业务外包等等。特别是建设银行正处于以数据大集中,业务流程再造.业务单元制垂直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进程中,客观上为实施业务外包创造了好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技术不断变化并且分散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如何不断整合越来越多的资源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呢?通过外包的方式,把企业中非核心或不擅长的业务分割出去,集中资源发展其核心业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选择。外包不仅可以利用外部的优势资源,还可以控制成本,平衡资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包活动不断发展。实行外包的行业从生产、采购、运输等拓展到了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处理、IT等服务行业;外包的环节从组装,扩展到了产品的设计,研发,甚至营销和售后服务。外包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  相似文献   

4.
外包就是从外部购买原来由内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业务外包经营,是指企业通过外包的方式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应变速能力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功能,而把其它功能借助于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资源予以实现。使企业内部最具竞争力的资源和外部最优秀资源的结合,产生巨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生产企业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将有限的资源打造自己核心的竞争力,往往将一些非核心的业务进行外包,特别是随着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外包物流业务已是生产企业的不二选择.然而对于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来讲,在选择外包的同时,如何规避物流外包过程中的风险却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以常州企业为例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联动已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要话题,其一是现代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向.而在物流业跟制造业联动的过程中,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博弈行为,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对彼此的不信任、利益渡让等问题.制造企业对于物流外包业务中所涉及的物流企业会因为物流服务质量和物流企业的诚信而产生复杂的不确定的行为,物流企业也会因为自身的考量而跟制造企业进行利益的分配.因此,本文将从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概念、运行模式和运行状态出发,对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两者之间联动过程中所出现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追求高运营效率和低成本的企业选择将一些财务流程外包给第三方提供商,这就是“财务流程外包”(FPO)。对此,企业总是存在一些误解:将业务交给第三方会失去控制权、可见性及潜在的风险性。另外,他们认为外包只适用商品化交易量较大的企业。然而,近年外包服务提供商的技术和服务模式都有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前,已有理论对业务外包的研究多局限于如何利用外部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过多强调外部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而对企业自身因素,尤其内部控制对外包发展的影响未引起足够重视.随着企业外包的不断扩大而内部控制的相对滞后阻碍了的发展,使得业务外包内部控制研究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本文通过对企业外包基本理论、企业外包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建立与完善等方面来探讨业务外包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并提出了某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及专业分工逐步细化的趋势,企业为了取得竞争上的优势,将主要精力用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和领域,对于其他与核心业务关联度低的业务和领域,大多采用外包的方式,于是,业务外包越来越多的存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然而,业务外包在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业务外包的决策风险、承包商选择风险、实施风险、过程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10.
银行业务外包大势所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务外包,指银行把一般性的业务或非核心环节业务发包给外部专业机构(公司)的一种战略行为,实质在于银行重新定位,重新配置资源。充分借用社会资源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将自身的人、财、物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从而提升竞争优势。由于银行业务范围广泛,非核心业务的种类较多,而且,非核心业务与核心业务又紧密联系,因此,究竟选择哪些类别业务进行外包,成为各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企业资源外包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资源外包理论,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资源外包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假设模型和问卷设计,对长沙市高新技术企业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提高企业的绩效可以将外围业务外包而不宜将核心业务外包.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审计资源短缺的压力,企业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成为现实选择。外包可以提高审计独立性,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质量等。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规范审计的基础上。由于外包是建立在不完全信息的基础上,外包会产生逆行选择和道德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对会计师事务所实行严格监管。通过对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监管处罚力度提高可以减轻监管强度,社会舆论监督可以提高处罚力度与监管强度之间的替代关系。据此我们从加强监管、健全管理、有效评价,利用社会舆论监督四个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发展风险和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金融服务外包的涵义和特点 (一)服务外包的意义.服务业外包是指作为生产经营者的业主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的经济活动.其实质即是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企业外部更优质的资源来完成这一部分业务,从而使企业集中所有资源专注于其核心业务,以达到提高效率,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已处于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时代,作为社会经济单元的企业个体,局部管理和操作职能外包已成为企业整合自身优势与外部最优资源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的一种企业战略管理模式。但国内开展财务外包业务的企业在数量上还很少,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国内企业对财务外包的内容、形式和市场还不够熟悉,且对财务  相似文献   

15.
科学有效的财务外包决策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本文在认识财务外包决策内涵及其优势与风险的基础上,界定了财务外包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阐述了财务外包决策方法及其选择,并进一步明确了企业财务外包决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促进财务外包业务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用工需求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就催生了劳务派遣的新型用工方式。这种用工方式有利于控制企业人力成本,规避用工风险。尤其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日益加快,企业用工方式开始又出现了业务外包方式,它能够为企业提供物美价廉的超值服务,不仅有着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灵活与结构化优势,同时在成本、适用范围等方面也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因此,企业用工方式将逐渐由劳务派遣向业务外包方式实现转变,成为很多企业未来选择的新型用工方式。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做你最擅长的,其余的外包,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因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都成为佼佼者。目前业务外包主要涉及研发外包、信息技术外包、人力资源外包、虚拟制造、营销外包、物流外包、业务流程外包(BPO)、文件服务外包和应收账款外包(追欠费外包)等。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传统业务外包,指企业将一些非核心业务交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8.
沈形 《税收征纳》2009,(3):8-8,10
一、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业的情况 “服务外包企业”系指根据其与服务外包发包商签订的中长期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服务外包业务的服务外包提供商:“服务外包业务”系指服务外包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0),包括业务改造外包、业务流程和业务流程服务外包、应用管理和应用服务等商业应用程序外包、基础技术外包(IT、软件开发设计、技术研发、基础技术平台整合和管理整合)等;  相似文献   

19.
<正>在过去十年间,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把大量赌注下在印度,视其为首选离岸外包地,将业务外包给Infosys、Wipro和Genpact等印度领先的服务外包提供商,希望能够利用印度的资源优势降低成本。但这种过于集中的策略最终导致许多跨国公  相似文献   

20.
在国外,从二十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引入IT外包的思想和实践。早期的IT外包多以“利用外部的技术和资源来弥补自身业务所要求资源的不足”为目的。现在,已发展到“将自己的核心业务以外的部分尽可能外包”的观念层次。这种思想的变化,带来了IT外包市场的迅猛发展。据IDC预测,未来几年IT外包市场每年将增长7.7%,到2007年市场容量将在1万亿美元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