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目的:探索世界各国不动产登记制度范式,探讨适合中国大陆国情的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中国大陆民法学界的共识,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申请登记,并以登记发生效力。研究结论:中国大陆不动产物权登记属权利登记制,同时也汲取了托伦斯登记制的优点;不动产登记具有决定因法律行为发生物权变动能否生效的效力、权利正确性推定的效力、善意保护的效力、风险警示的效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AHP构建中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构建不动产登记制度可选方案的体系,并评选出适合中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与配套方案。研究方法:运用层级分析法(AHP),借鉴各国或地区的制度经验,构建中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可选方案的体系,再针对土地、法律专家以及政府土地部门领导专家进行专家问卷调查,求取专家意见的一致性。研究结果:中国应采取土地管理部门统一不动产登记、土地及房屋均采取强制登记、以产权文件作为确保登记无误的关键审核文件、登记机关设立基金赔偿或投保赔偿以及设立土地登记代理人5个方案。研究结论:中国适合采用强制登记、实质审查以及错误赔偿的权利登记制,以及发放权利书状的托伦斯登记制,成为混合登记制;实施时应依序进行土地确权、土地与房屋管理部门整并、建立登记机关赔偿机制以及建立土地登记代理人制度。  相似文献   

3.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显示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重视、决心和努力。对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研究的历史演变和契约登记制、权利登记制和托伦斯登记制三种主要类型的国外不动产登记制度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难点,有政府部门和个人利益阻力,登记人员知识结构需要完善更新,登记所需技术急需发展完善,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依据,登记标准不统一,登记不规范,重视管理轻视服务,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法律风险承担及登记过错的赔偿,甚至不动产统一登记中工作人员的失职等等方面。阐述了不动产统一登记遵循服务第一,快捷使用,循序渐进三项原则。针对当前我国不动产登记中种种问题和困难,当前比较紧迫需要解决的主要有简政放权,加强登记人员的培训,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登记机构统一,设立弥补登记过错的赔偿基金,法律公证风险共担,加强不动产登记工作监督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研究不动产登记电子化、自主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法理基础。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和演绎推理相结合。研究结果:(1)不动产登记制度要在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登记效率和减少登记错误。(2)英国开了不动产电子登记的先河,其以电子转让文件替代纸质转让书的做法提高了转让效率,并在抵押自主解除登记方面做了尝试。(3)中国应当在静态上实现登记簿的电子化;在动态上实现不动产变更登记的自主化。研究结论:自主登记是必要的且是可行的,不动产登记的电子化和自主化应当建立在权利登记制之上,并以抽象原则和风险自担作为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地下空间权利登记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保障地下空间合理利用,探讨中国地下空间权的确权登记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建议。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定性研究法。研究结果:(1)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中国地下空间权利性质得以确定,本文从制度完善的角度出发,研究其权利登记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2)中国地下空间权利登记各地情况不一,全国范围内的地下空间权利登记制度尚待建立。研究结论:加快确立地下空间权利登记制度,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推进物权管理。  相似文献   

6.
征收补偿中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在征地补偿中需要强化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地位,实现其直接权益。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征地补偿的对象除原有意义上的所有权外,还应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用益物权,但该权利在征地中却被忽略了。研究结论: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征地中的法律地位将对征地制度改革全局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现阶段需要建立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制度;在修订法律法规时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获得独立的权利补偿。  相似文献   

7.
土地登记制度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运用法律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阐述土地登记制度的成本与效益,为建设安全、有效率的土地登记制度提供经济分析框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论:在中国土地登记制度建设中要广泛研究如何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土地登记效益,避免忽略土地登记制度成本和效益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农村承包地流转:动力机制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目的:利用经济学收益成本分析的思路,揭示影响农户承包地流转动机的主要因素及其后的制度安排,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部门调查和农户调查相结合。研究结果:影响农户承包地流转的收益因素主要包括农地经营能力、非农就业选择、集体经济组织发育及流转期限等,成本因素主要包括农地经营细碎化、有形市场建设滞后、基层组织介入不够、流转后的社会保障不足、制度预期的不确定性及农产品安全等。研究结论:农地流转制度改革应重点帮助提高农户流转后的收益水平,并有效降低农地流转中的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9.
不同征地合作模式社会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运用制度经济学和交易费用理论,从治理结构层面比较分析不同征地合作模式的社会成本,剖析现行征地制度的效率难题,探索征地制度改革方向。研究方法: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研究结果:(1)政府—农民关系与合作方式决定征地的社会成本内容与阶段分布;(2)强势政府模式与弱势政府模式的社会成本均较高,平等合作征收模式的社会成本较低;(3)政府—农民地位不对等加大征地的社会成本。研究结论:(1)社会成本上升将成为倒逼征地合作模式改革的重要因素;(2)提升农民参与、谈判权利,建立政府—农民合作征收模式是征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意大利的土地权利和土地登记制度(一)土地物权体系。意大利土地登记内容包括客体(土地、建筑物)、主体(权利人)、权利(所有权、使用权等)及价值(不动产价值及其税收等)。在土地登记内容中,最重要的是土地的权利。根据《意大利民法典》的规定,该国的土地物权体系是由所有权、地上权、永佃权、用益物权、地役权、先取特权、担保物权、抵押权等组成,其土地物权种类完备、权能明确。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目的:揭示已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获性不高的现象并解释其原因。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规模农户和小农户土地抵押贷款可获得性具有差异性;(2)土地产权流转市场较小、土地评估机制不健全、农户承包经营权证不随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尚未完成、信贷风险分摊机制等制度基石尚未完全确立等因素降低了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研究结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进一步推广需要提高银行对抵押土地的处置能力,简化规模农户贷款手续,同时完善信贷风险分摊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交易成本理论与土地登记制度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经济分析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律制度问题,其核心思想是效率。从法律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出发,在交易成本理论和科斯定理的基础上,分析涉及土地登记制度的交易成本的各个方面,据此提出基于“降低交易成本、保障安全与效率”的我国土地登记制度建设的原则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完善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流转的登记制度不完善,纠纷解决机制的缺失,行政角色的错位,缺乏相应的保障制度,并从法制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完善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进行引导和服务,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Central governments have neither the capacity nor the local knowledge to implement a just, large-scale national land registration system. Support to local institutions to undertake intermediate forms of land registration has been shown to be far more effective in many places—although these need careful checks on abuses by powerful local (and external) interests, measures to limit disputes (too many of which can overwhelm any institution) and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the needs of those with the least power – typically women, migrants, tenants and pastoralists – are given due weight. These locally grounded systems can also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more formal registration systems, as needs and government capacities develop. Even if there are the funds and th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to provide formal land title registration to everyone in ways that are fair and that recognize local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and could manage disputes, this may often not be needed.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people, cheaper, simpler, locally grounded systems of rights registration can better meet their needs for secure tenure.  相似文献   

16.
The study examines the strategies that people use to secure their interests in land in a peri-urban Accra customary community. In a contested chieftaincy, customary leaders sell agricultural and virgin land to strangers for residential purposes, causing conflict and altering traditional livelihoods, and the proceeds of the sales do not flow to members of the lineage group. Violence and murder, involving land guards hired to defend different land claims or to drive farmers off their land, have occurred. The case confirms theory describing the behavioural patterns to be expected during major social change typically found in peri-urban areas when government is unable or unwilling to enforce the law. The flexible, negotiable rules characteristic of customary systems can be manipulated by individuals seeking power and control over land. Accepting that customary land administration is here to stay, the case supports the view that the customary system needs major reform to incorporate local-level checks and balances on land administration to make customary leaders accountable as fiduciaries. In terms of registration usage theory customary landholders in the study area saw title deeds as marginally useful in their agricultural lands but not in family compounds, whereas for strangers registration is essential.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力求理顺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相关立法中的关系,为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政策修订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理论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论:搞清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性质和归属是完善制度的根本,明确登记效力是完善土地使用权登记制度的关键,构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解决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及当前诸多登记问题的根本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