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及今后政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1年,在全球经济一片不景气和呈现衰退之际,中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一枝独秀,是与我国政府实行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分不开的,也是宏观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今年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即有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金融政策,也有投资政策,收入分配和价格政策以及出口政策,对这些政策的效应分析,我们认为,大部分是积极的正效应,对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但有的作用力度还不够,有的也显现出消极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2.
投资宏观调控效应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站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的高度,综合运用各种经济辅之于行政、法律等手段,对社会投资活动进行控制与调节的实际作用能力及其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投资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三化一促”,即实现投资活动秩序化,投资结构合理化,投资效益最优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然而我们应该承认,投资宏观调控效应的实际效果与预  相似文献   

3.
选取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实体企业数据,实证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交易成本效应、内部融资效应、科技创新效应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主要途径。同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影响存在企业与区域异质性,在私营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中,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由此,提出优化内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积极发挥资本市场有效调控作用、打造差异化实体经济价值投资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吴超林 《新经济》2005,(2):14-17
本文节选自《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该文认为,中国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不理想主要不是政策本身的原因,而是政策背后的市场基础与制度条件方面的问题。文章从宏观调控政策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制度安排的观点出发,通过比较内生安排与外生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不同绩效,给出了一个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政策边界的明晰界定,从理论上揭示了短期的总量稳定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强调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针对短期的总量稳定,而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结构问题则有赖市场基础和制度条件的完善才能解决。本文是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  相似文献   

5.
所谓双稳健政策即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采取中性资态,以追求经济的平稳运行为目标,尽量减少宏观政策对经济影响的政策组合。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不局限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行政手段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把追求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内容也包含在内。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1)2005年全年宏观调控政策回顾;(2)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与表现;(3)经济运行中的问题;(4)政策效应评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不理想主要不是政策本身的原因,而是政策背后的市场基础与制度条件方面的问题.文章从宏观调控政策出发,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揭示了短期的总量稳定与长期的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正确地把握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伞锋博士认为,当前有五方面因素影响宏观调控政策效果。1·地方对宏观调控认识不一致,部分地区对调控政策消极抵制。当前宏观调控实质上是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资源配置权利。当宏观调控政策与地方政府的利益不一致时,地方政府完全有可能“曲解”宏观调控政策。2·半开放的经济和缺乏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使货币政策的效果被削弱。从理论上讲,在实行固定汇率体制的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对抑制投资增长没有作用,这是因为,紧缩货币供给将提高利率水平和吸引外资流入。但是我国实际上是一个半开放、半浮动汇率的体制。…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从性质上可分为紧缩性与扩张性两大类型。在具体的政策操作实践中,这两种类型的宏观调控长期存在总量调控与结构性调控并存的双轨模式。其中,结构性调控扮演了重要角色,其通过对经济结构的主动调整最终引致经济的收缩与扩张效应,从而达到逆周期的政策效果。这种以结构性调控为主、总量调控为辅的调控方式成为中国宏观调控的最大特色。结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大量运用结构性政策的经验,笔者认为,结构性调控与总量调控相结合构成了系统的宏观调控理论及政策体系,而结构性调控政策不仅弥补了西方主流反周期政策中仅包含总量政策的缺陷,也是对2012年以来政府实施的“微刺激”、区间调控与定向调控等结构性扩张的理论提升与现实回应。  相似文献   

9.
外国直接投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数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利用中国的数据(1979-2003年)检验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效应中,我们发现,单单用外国直接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变量,回归的结果非常糟糕;当我们相继控制了每年的实际投资、人力资本变量之后,回归的结果逐步好转起来。在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效应中,国内投资以及人力资本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利用VECM回归我们发现,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效应集中在短期,人力资本则有明显的长期效应。进一步地,我们对外国直接投资与各项人力资本指标进行VAR回归发现新增劳动力中大学毕业生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比较显著,比较高级的人力资本才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因此人力资本政策应该成为中国增长政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特点、宏观调控政策与效应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对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及其政策趋向进行了预期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杨君 《经济论坛》2004,(15):1-1
当前,随着宏观调控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因素得到控制,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出现转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取得很大进展,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整个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同时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达到9.7的增长速度。这一切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为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和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宏观调控的任务依然很艰巨。可以说,目前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刻,要避免经济出现短暂的高增长后,随之出现生产力过剩等情况。为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既要控制过热,又要防止过剩;既要防止通涨,又要防止紧缩。为此要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在福建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它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财税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手段,应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十分重要的导向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珠三角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根据溢出的途径将溢出效应分为投资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贸易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各市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以及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差别明显,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存在与否与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珠三角沿海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明显强于内陆腹地城市。最后为珠三角进一步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及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保障的社会效应关注较多,而忽视了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政府在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时除了考虑其社会效应外,还应该考虑它的经济效应以使其能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社会保障对收入、劳动供给、储蓄和投资、消费和价格等会产生影响和经济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邵勋 《经济导刊》1996,(6):56-60
德国财政宏观调控政策与财政平衡体制安徽省国有资产管理局邵勋一、卓有成效的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德国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在40多年的社会市场经济运行中,与政府的宏观经济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始终体现着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主张,成为联邦政府保证国民...  相似文献   

16.
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公债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特殊的功能与作用。本文从合理运用公债政策,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出发,在指出两种体制下公债类型政策差异的基础上,着重考察分析了我国经济转轨期公债政策与制度的市场化变革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合理界定财政职能范围、尽快实现公债类型的市场化转型,调整公债管理政策,加强公债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等方面,提出转轨期合理运用公债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0—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我国经济增长止跌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月提高,在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预计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稳步提高,民间投资也将有所恢复。鉴于目前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仍将坚持,扩大投资仍是近年经济发展的方向,但应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疏通资金渠道,转变政府职能,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综合效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的各种宏观调控政策 ,对扭转经济增长下滑趋势、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也存在个别时期宏观调控政策的综合效力不显著的问题。实践表明 ,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充分发挥政策效力的关键 ,因时制宜地选择政策调控目标是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政策效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朱秀云 《经济管理》2006,(18):68-72
投资宏观调控对投资效率进而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但我国的投资宏观调控在理论上相对滞后且在实践上效力不足。本文立足于我国投资发展和调控的现实状况,对投资宏观调控的目标进行了再认识,指出了实现有效的投资宏观调控的现实条件,最后在针对性基础上对投资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进行了创新,以求促进和完善我国当前的投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0.
民间投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时变相关的角度看,在长期内,技术创新、民间投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持续、正向、不断增强的良性互动.在短期内,民间投资路径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较大,可能因大量投资于房地产业而减少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和民间投资的影响微弱,意味着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投资渠道及科技投入相关政策均有调整的必要.民间投资在时间上的累积效应对经济增长有强力的促进作用,但无论在短期或长期技术创新都能更有效地推动经济快速、平稳增长.因此,激活并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技术创新是一种多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