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35KV消弧线圈作用原理、脱谐度合理整定范围,消弧线圈抽头位置选取的原则及其校验调整;鉴于目前广州电厂消弧线圈抽头可选的档位有限,消弧线圈抽头位置的选取不能完全满足规程要求及存在的问题,对其重新进行分析并做为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66kV电网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优点,给出了系统电容电流和系统补偿度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消弧线圈配置情况,提出了当前运行方式下消弧线圈的配置原则,对66kV电网消弧线圈的配置与调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的供电可靠性,接地故障的过程分析,消弧线圈的运用及优势分析.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3,(3):45-46
电力系统运行经验表明,单相接地故障绝大多数都是瞬间性的,特别是架空线路。本文说明了偏磁式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并结合风电场的实际情况,对安装偏磁式消弧线圈前后运行状况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偏磁式消弧线圈可以进一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王榕泽 《科技与企业》2012,(23):328+331
根据国家电网相关规定,3-66KV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10A时,应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锡林电网中,共有9座变电站装设了消弧线圈,其中220kV变电站有2台,其余7台装设在110kV变电站。目前,只有220kV元上都变和110kV查干变的消弧线圈投入了运行,本文对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补偿方式及投退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我局消弧线圈投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乡的配电网中,主变中性点一般采取不接地(NUS)、经高值电阻(NRS)或经消弧线圈(NES)的接地方式。中压电力系统运行经验表明,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优点显著。文章探讨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发虚幻接地信号后,如何正确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性点几种接地方式进行了比较讨论,介绍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原理,分析了消弧线圈对提高煤矿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伟光 《活力》2014,(17):31-31
为适应供电系统的实际需要,20世纪90年代末,采用我国自行研制 ZTJD型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系统,其自动跟踪监测技术达到先进水平,运行证明其效果良好。一、ZTJD型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系统在总结老式消弧线圈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独立开发成功的高新技术产品,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性点几种接地方式进行了比较讨论,介绍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原理,分析了消弧线圈对提高煤矿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性点几种接地方式进行了比较讨论,介绍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原理,分析了消弧线圈对提高煤矿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补偿系统两相断线并接地故障;消弧线圈有载开关没有设计热容量的裕度,以至导电回路的接头和触头在异常大电流下迅速烧熔。  相似文献   

12.
准确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优化电力配网工程的前提,随着电力配网中电缆线路的发展和保护的日益完善,采用中性点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可以解决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与电阻接地存在的问题。文章叙述了中性点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装置的工作原理,结合实例分析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为该装置在以后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对消弧线圈及其主要配件在选择型号的理论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且介绍消弧线圈及其主要配件的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佳琦 《价值工程》2012,31(17):35-36
设计了一种基于PC/104嵌入式工控机系统的消弧线圈控制装置,并从工作原理、硬件构成、软件设计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装置对中性点电压、电流进行实时监测,跟踪计算电网对地电容电流,在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快速准确地控制消弧线圈完成消弧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针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多级35kV局域网(以阳煤矿区局域网为例),分析阐述小接地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危害性、消弧线圈性能以及运行部门查找处理故障的要点等,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35kV消弧线圈的计算和选择。  相似文献   

17.
高科学  高科研 《民营科技》2011,(12):211-211
电力系统中,在一个电缆化率极高的配电网中应优先考虑小电阻接地方式,在实际电网中大量存在混合系统时仍应该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而在大电压系统及380V以下的低压系统又适宜采用直接接地方式。以下针对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进行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18.
蒋海峰 《活力》2009,(8):85-85
针对6—35kV电网目前广泛应用消弧线圈,本文通过对消弧线圈的几个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讨论,对变电运行人员在今后工作中有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6-66kV配电网中电容电流的分析,阐述了消弧线圈在城乡配电网中应用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阐明由于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容量选择等方面可能给电网运行造成的问题,浅析了应如何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乡的配电网中,主变中性点一般采取不接地(NUS)、经高值电阻(NRS)或经消弧线圈(NES)的接地方式。中压电力系统运行经验表明,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优点显著。文章探讨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发虚幻接地信号后,如何正确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