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高校德育是提高大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当前处于急剧转型的社会当中,高校德育却没有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没有切实抓住学生的切实需求,造成了高校德育失灵,高校学生道德水平不高的状况。基于这种状况,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进行研究,进而探索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高校德育的效率,提高高校学生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2.
赵鹤澄 《商》2013,(23):367-369
新加坡学校德育以科学化、本土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儒家思想为指导,确定学校德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用儒家思想整合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侵蚀,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德育网络。探究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儒家思想底色,寻求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田文英 《中国市场》2010,(14):152-152
中国、美国两国的学校德育在德育途径方面有一些异同点。通过对中美学校德育途径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期吸收借鉴美国高校德育的有益之处,弥补我国高校德育的不足,有效地推动我国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加坡高校"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多方位剖析,结合我国高校"校企合作"的现状,提出对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的改进建议,促进高校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红色资源非常丰富,其是高校重要而特殊的德育资源,具有其他德育资源无法替代的德育功能和价值优势。高校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德育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发挥红色资源应有的价值。建立和完善高校红色德育机制,构建高校红色德育体系,充分发挥红色德育基地的实践作用,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高校中存在着诸多道德失范现象,但作为道德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却普遍受到大学生的冷落。反思当前高校德育现状,过分强调观念性德育目标,忽视德育目标主体的嬗变和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并淡化了事实上的道德伦理行为是造成高校德育教学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德育目标应从弘扬人的精神生活追求、尊重个人价值选择、建立德育主体的道德信念并发挥高校的社会批判功能等方面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成效明显,但形势并不乐观,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导致社会道德选择的困惑日益增多,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单一趋于理想化,德育地位弱化,德育内容僵化空泛,德育方法过于简单化,德育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方面.高校德育创新,应从创新德育观念,凸显德育地位,创新德育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创新德育评估等方面入手,此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德育评估的诊断反馈作用和激励、监督作用,从而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加强高校德育建设和构建和谐校园显得尤为必要。高校德育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起着主导的作用,构建和谐校园是德育教育在新形势下形成的德育新途径。高校德育建设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两者具有一致性和共同的目标,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德育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发展观,提高自身素质并促进全面发展。当前我国大学德育存在德育思想落实不到位、德育内容失范、师资力量薄弱、工作效率低下、德育评价体系滞后等问题。我国高校应树立明确的德育新观念,加强大学德育队伍建设、提升德育教师素质,创立科学的德育方式,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德育研究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当前高校开展德育实践存在理念落后、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模式改革缓慢等问题。以人为本视角下开展德育实践重点在于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树立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将德育实践贯穿整个学业生涯的新理念,构建德育实践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11.
张越 《品牌》2014,(12):246-246
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校德育理论得到了不断得丰富和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校德育过程的环节、机制、环境、实效性等方面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分析我国高校德育过程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根源,优化高校德育过程对于高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宏  樊永兵 《致富时代》2011,(3):142-142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呈现出多元文化,多元矛盾,相互冲击、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现状,这些状况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全方位的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摆脱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已成为摆在高校德育工作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该文从德育资源利用和德育模式创新两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加强德高校育工作,进而使高校德育工作能够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相似文献   

13.
陈宏  刘迎辉 《致富时代》2011,(8):215-216
该文通过对高校德育本质的简述,找出了高校德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龙银 《中国电子商务》2010,(7):142-142,144
在深入领悟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指导高校德育管理工作。针对当前高校德育管理的现状,构建高校德育管理新体制,促进高校德育管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武凌云 《中国市场》2011,(49):213-214,217
中美两国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在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的首要地位,两国由于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的不同,其德育的背景、目标、内容、方式都各具特色。对两国的德育进行一定的比较研究对加强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丁敏 《中国市场》2007,(13):79-79
通过与欧美和新加坡等国的双语教育的比较,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在师资培养途径、教材选定原则等方面进行细化分析,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前社会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德育环境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德育的权威性、有效性以及人文性优势等都受到了很大簟冲击,使高校德亨发展举步维艰。基于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环境的遇到的挑战及其对策进行研究,进而探索出相应的在新媒体时代推进高校德育教育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俊 《商》2013,(6):244-244
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现实基础,生活世界中蕴含着超越主客两分思维的生成性思维。当前我国的德育实践面临着"人的失落和不在场"的诸多困境,德育内容符合化,德育方法偏执,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发生了严重的脱节。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基于对自身存在合法性危机的反思,是当前德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倾向,也是我国高校德育走出"哑语"和"无人"困境的根本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急速发展的时代,在大数据时代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思想教育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利用好网络开展思想教育将会给高校的学生工作,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学生的主要特点,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和工具为辅助,提出了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新形势下,我国的高职院校如何才能在以工作过程导向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这是我国的高职院校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因此我国的高职院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德育教学队伍的建设,加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德育教学的改革,建立起来以工作过程导向为基础的德育教育与德育评价体系。文章将会针对此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分析出我国高职院校在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