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继新 《经济师》2011,(4):90-91
保护与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还很不尽如人意。因此,应该从完善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及创新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机制等方面完善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真正把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实现社会公正,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长期以来,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弱势群体的权益不断受到侵害,这显然和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悖.  相似文献   

3.
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现已成为当代中国法律发展和法制建设所面临的重点课题之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妥善解决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与救济问题,这不仅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更是突出体现了人权保障机能法治理念的内在精神.因此,加强对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健全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的立法体系,是保证社会安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弱势群体的存在是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因素。关注弱势群体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弱势群体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弱势群体权利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完善弱势群体权利保护须构建以宪法为基础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法律体系、健全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相关法律机制及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人们对弱势群体越来越关注,弱势群体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笔者现对湘潭县域内弱势群体现状的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弱势群体在高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弱势群体的存在,潜伏着种种危机,是创建和谐校园中的"不和谐"因素。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弱势群体危机干预防范体系,完善弱势群体援助体系,积极化解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济法作为一部"社会本位法",从市场主体准入、市场秩序、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方面,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着特有的作用:经济法有助于社会主体的权责平衡;经济法创建市场和国家诚信、安定的经济社会秩序;经济法保护弱势群体,实现实质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
弱势群体已经是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一个重要的焦点就是弱势群体利益保护问题。怎样正确的认识弱势群体,如何切实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力图从立法的角度分析以人为本的立法与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立法中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陈晨 《经济研究导刊》2012,(11):201-203
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我国目前弱势群体的数目是非常巨大的,关怀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任何时代都存在着弱势群体,我国自古就有关怀弱势群体的思想与实践。先秦儒家关怀弱势群体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孝道、博爱、以民为本等是其仁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当今社会关怀弱势群体的实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既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我国现有的社会政策体系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使得很多农民工权益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保护农民工权益,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成为更多人关注的焦点.如何从本质上找到问题的出路,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这是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韩振燕 《技术经济》2007,26(6):100-103112
为弱势群体设置一道“安全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非自愿移民弱势群体的特征及范围的分析,针对非自愿移民弱势群体需要安全保护网络的建立与健全的迫切性,提出了依赖政府、社会、个人各方面的统筹规划,相互配合,设计全方位的移民弱势群体的安全保护网络。  相似文献   

13.
梅定祥 《经济师》2008,(5):38-39
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当其冲理应受到关注。弱势群体的含义不仅仅是经济的,同时也是社会的。农民工就是一个典型的由经济和社会双重因素造就的弱势群体。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社会上对其贡献往往估计不足。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农民工问题,这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弱势群体是动态的概念,在一定的社会支持下有可能完成角色转换。社会支持系统构成要素有主体、客体、介体等。国家支持是救助弱势群体的主导性力量。物质支持是弱势群体需要结构中的优势需要。国家、群体、个体三个层次的社会支持主体应紧密配合,与时俱进,为弱势群体构建由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在欧美发达国家,美国的"法制化"、德国的"补助化"、瑞典"福利型"等典型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同时也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等各方面,农民一直没有得到与城镇居民平等的权利待遇。农民权利的缺位不仅使得农民的生活环境难以得到改善,农民工的权益无法得到保护,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继续扩大,更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必须要建立起农民权利平等保护的制度保障,加强农民权利的法律救济,以真正实现农民权利的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要处理好社会多元利益关系,必须充分发挥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整合多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有效地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司法公正透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着力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全民法制观念.要不断调整完善党的政策,关注弱势群体;调整公共政策,坚持社会公正,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中的弱势群体是指依靠自身能力难以摆脱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构成的特定群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国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但因各种因素影响,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完善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有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关注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弱势群体的存在是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为了社会更加公平、有序.稳定发展,实现真正的和谐,我们必须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弱势群体的扩大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和党的十七大关于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抑制弱势群体扩大趋势已势在必行。剖析我国弱势群体的形成过程,以发展的视角客观地看待其对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要求政府正视和着力解决该问题。为此,从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角度明确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最佳途径,健全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是非常迫切之举。  相似文献   

20.
李军  石云平 《经济论坛》2005,(24):13-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社会的建设包括多方面内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而这其中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又是最基础的一环,它事关农民的生存和生命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地区“全面小康”的建设进程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加快河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对于实现医疗公平、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