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公式化语言和认知语言学角度下的概念隐喻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公式化语言为研究对象,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探究公式化语言形成与理解的隐喻认知理据,以更好地促进公式化语言的认知和习得。  相似文献   

2.
隐喻概念是构建跨越隐喻鸿沟的桥梁,隐喻的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更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重视隐喻和隐喻意识对于外语学习者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应用语言学角度,来探析概念隐喻中的跨文化变体,以为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输入已知的隐喻概念,提高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3.
不同于传统意义中作为修辞格的隐喻,概念隐喻是人们借熟知、具体的概念理解陌生、抽象概念的一种认知方式。隐喻在语言中无处不在,也是阅读理解的重要手段。阅读是读者积极构建意义的过程;商务英语阅读较之普通英语阅读有着更多的抽象和较为陌生的概念。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概念隐喻的研究来改进商务英语阅读的效率和效果,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里的通用认知模式来更有效地对文本进行积极理解和意义构建。  相似文献   

4.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可以把有关职业的隐喻性描述归纳为四种主要的概念隐喻类型:生命体隐喻、旅途隐喻、竞赛隐喻和匹配隐喻。进一步分析职业概念隐喻的生成机制,发现:除了单个概念隐喻内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系统性的映射,还可以归纳出各个隐喻的类别特征即突显属性的映射,这些突显属性通过相似性直接映射到目标域——职业这一义域中,使作为整体概念的职业的特征更加完整。职业概念隐喻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隐喻在词汇系统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 ,人们通过它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知事物相联系 ,找出二者的关联点 ,从而通过认知域的互动来思考表达新概念。因此 ,隐喻成为了人们表达新概念尤其是抽象概念的强有力工具。文中通过对词汇系统发展途径的分析说明了隐喻机制在词汇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并通过对隐喻机制的动因、基础、映射过程等具体分析来说明隐喻是词汇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6.
许泽芳 《价值工程》2011,30(5):278-279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充满了隐喻,因而它被称为"隐喻性语言"。一个隐喻可以同时在不同的图标层面解释,从最抽象的认知方面到最具体的感官认知,将时空的维度组织成"认知域"。本文从认知的新视点出发,用概念合成理论来解读狄金森和弗罗斯特诗歌的诗性隐喻,以期更好地欣赏其诗歌。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刊中疾病隐喻表达的ICM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疾病隐喻中的许多表达方式都是由其他概念域的语言映射而来,是人类隐喻认知的结果。新闻报刊中与疾病相关的隐喻表达方式主要可归纳为战争隐喻、恶魔隐喻和自然灾害隐喻几种。对疾病隐喻表达做理想化认知模型(ICM)分析,探讨疾病隐喻的认知理据和分布特征,能够为人们认知疾病隐喻现象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隐喻思维的娴熟运用,是《围城》最吸引人的表现手法之一。借助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角度对《围城》中的概念隐喻、认知转喻、通感隐喻进行解读,可以为理解该部小说提供一个新视角。研究发现,隐喻思维展示和强化了文学作品艺术思维方式的诗性本色,使文学作品"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时诗性语言也促进了隐喻思维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概念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本文以时间隐喻为素材,通过对其分析,探讨三种主要隐喻类别:本体隐喻、结构性隐喻和方位隐喻的认知机制,并研究了其概念隐喻的连贯性,发现尽管时间隐喻的源域看似毫无关联,但它们都可以由"时间是一个运动物体"这一总隐喻的蕴含所解释。  相似文献   

10.
隐喻作为一种有效的认知手段在广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较之常规隐喻而言,新奇隐喻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主要通过概念整合理论采进一步说明新奇隐喻是如何在广告语中实现其劝说功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