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巍 《中国石化》2010,(1):54-55
<正>非洲共有20个产油国,其中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埃及和利比亚5国的产量约占非洲石油总产量的85%,到2010年,非洲国家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近20%。占世界石油探明储量11%的非洲石油虽然替代不了中东原油,但非洲  相似文献   

2.
英荷壳牌石油公司是一家已有100多年历史的老牌企业。英荷壳牌石油公司是由原来的英国壳牌运输公司和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合并而发展起来的。英国壳牌运输公司最初只是一家很小的作坊,1823年汤姆先生把这家小作坊创建成运输公司,因为运输公司主要经营远东的贝壳生意,所以取名叫“壳牌运输公司”。随着壳牌运输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公司的经营种类逐渐增多,发展成为一个业务广泛的进出口公司。壳牌运输公司从1901年起开始经营汽油和原油的运输和销售业务。皇家荷兰石油公司的前身是荷兰勘探公司,其石油生产基地在印度尼西亚。该…  相似文献   

3.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产油国,世界第六大原油出口国,是中国石油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关注区。今年1月9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宣布以22.68亿美元现金收购尼日利亚130号深海区块45%的权益。这是中海油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桩海外并购,被称为中海油积极拓展海外石油储备的一记“重拳”,是中国石油企业开拓尼日利亚石油市场的一个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非洲的石油合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非洲已成为仅次于中东地区的中国第二大原油来源地.2005年中国共从11个非洲产油国进口原油,其中从安哥拉、苏丹、刚果(布)进口原油所占的比例最大.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勘探开发起步不久,但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05年底,中国与非洲国家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已经从苏丹辐射到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尼日尔、乍得、毛里塔尼亚、埃及、尼日利亚、加蓬、赤道几内亚、肯尼亚、安哥拉等14个国家,较大型的油气合作项目共有27个.中国石油企业在非洲石油项目合作中确立了"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在项目运作过程中,赢得了项目所在国人民的广泛信任.中国虽然同大多数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友好,但进入非洲石油领域比较晚.与西方跨国公司相比,中国石油公司在规模、技术、资金、经验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使中非石油合作持续健康地发展,建议加大国家的统筹协调力度;完善和推广集勘探、开发和融资为一体的"安哥拉模式";加强与当地石油企业、欧美石油公司的合作;投资建设炼厂,实现海外石油基地的上下游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现货原油     
现货原油指在长期石油买卖合同之外临时交易的原油。确切地说是指:(一)产油国在长期石油购买合同之外卖给购油商的原油;(二)国际大石油公司石油公司库存的石油倒流到市场的原油。通常所说的现货原油主要是第二种情况的原油,这部分倒流出来的原油投机性很大,同时这部分原油的动向从某种程度上说,反映了主要石油消费国供求关系的变动。现货原油的交易量大约相当于产油国与石油公司之间按长期购油合同交易量的10%。由于这部分交易数量较小,所以也比较容易反映世界原油的供求状况,也  相似文献   

6.
英国石油公司(BP)一直是世界石油巨头之一.五、六十年代它是著名的世界“石油七姐妹” 之一.美国《石油情报周刊》评出1993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中,BP居第九位(1992年居第八位),如果不算产油国国家石油公司,则排行第五位.1993年底它拥有的储量,石油为8.95亿吨,气2900亿立方米.1993年的产量,油6210万吨,气117亿立方米;加工原油9535万吨;石油销售量1.5亿吨.1993年它的销售总额524.25亿美元,位居第四;资产总额234.1亿美元;职工总数9.8万人.BP重视研究与开发工作.在BP公司的年报中写道:“技术是我们业务的中心.创新的工程和先进的科学如今已成为有产出的赢利.”  相似文献   

7.
加蓬是非洲撒哈拉以南仅次于尼日利亚和安哥拉的第三大产油国,剩余石油探明储量为25亿桶。加蓬的油藏埋深浅、油质轻、含硫低、自喷能力强、便于开采,且油田大都邻近海岸和港口,对吸引外资和石油出口运输十分有利。加蓬产出的原油,约90%出口海外。近年来,出于对石油产量下降和储量接替的担心,加蓬政府正为外国石油公司提供新区块和更为优惠的合同条款,同时,极力推行外资多国化的合作政策,以打破西方大国对其石油开发的垄断。加蓬与中国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现任总统邦戈曾与我国领导人多次互访,因此双方在能源领域开展合作具有良好的政治基础。无论是从开展原油贸易还是从参与石油勘探开发来分析,中国与加蓬在油气领域开展合作都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国际石油巨头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与尼日利亚当地石油公司Oando达成协议,以总价6.25亿美元出售其在OML125和OML134两个深水区块的全部股份。据悉,英荷壳牌公司和意大利石油巨头埃尼的子公司阿吉普各占这两个区块49。8%和50.2%的股份。OML125区块中Abo油田的原油日生产能力为1.8万桶,OML134区块尚未出产石油,但已发现丰富的储量。  相似文献   

9.
资讯     
<正>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延长原油减产协议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轮值主席、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法利赫11月30日宣布,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原油减产协议将延长至2018年底。当天,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及欧佩克和俄罗斯等10个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会议在维也纳的欧佩克秘书处举行。法利赫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会后发表的合作声明说,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将于2018年6月根据市场条件和平衡原油市场取得的进展,考虑是否采取进一步调整行动。  相似文献   

10.
回顾 1.原油 进入10月份,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减弱,供需形势好转,国际原油价格继续震荡回落.随着沙特、阿联酋、伊朗和尼日利亚等产油国宣布实质性减产,加之美国的原油库存出现意外下降,10月下旬油价跌势受阻.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油(WTI)、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10月份现货价格,分别平均为58.82、57.79和56.42美元/桶,比9月份分别下降4.92、3.92和3.40美元/桶.  相似文献   

11.
据外电报道,科威特欢迎国际石油公司前往该国帮助开发石油资源,这将是20年来的第一次。列入世界石油资源量第四的科威特制订了需耗资约70亿美元发展计划,允许外国公司前来帮助开发该国北部油田,使北部油田的原油生产能力翻一番,增加到100万桶/日。目前,英国石油公司、雪弗龙石油公司、澳洲石油公司、大陆石油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和托塔尔石油公司等正在科威特出席能源会议。这些公司可望获得科威特石油资源的开发权。到2005年,科威特的原油产量将提高39%,将提高到300万桶/日。将提高原油产量的油…  相似文献   

12.
尼日利亚是世界产油大国,但是炼油工业落后.尼日利亚的现行“石油法”内容过时,2015年版石油法仍不确定.优质油气资产被西方公司瓜分殆尽,社会安保形势日趋严峻,石油工会非常活跃且势力强大,政治、法律和财税政策风险大,中国石油企业独立运营深海油气项目的能力不足,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在尼日利亚所面临的挑战.中国石油企业在尼日利亚也有发展机遇,包括:美国大量削减原油进口为中资企业提供石油贸易空间,西方公司剥离在尼油气资产为中资企业提供新项目机会,中尼两国政治关系不断加强且经贸关系持续发展,尼日利亚经济发展急需中国资金与技术的支持,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具有上下游、甲乙方综合一体化优势.中国石油企业应与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关注西方公司资产剥离及中小独立石油公司的并购机会,优选深水风险探区择机介入并与西方公司开展深海领域合作,注重当地员工队伍建设,采取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创建和谐社区关系.  相似文献   

13.
投资与合作道达尔计划今后5年在尼日利亚投资100亿美元道达尔公司计划今后5年将在尼日利亚石油上游生产和天然气的利用和开发方面投资约100亿美元。道达尔目前在尼日利亚的原油产量约为每日30万桶,预计在6年内增长一倍。雪佛龙德士古等5家公司与尼日利亚签订3个新油田的产量分成协议雪佛龙德士古、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和3家当地公司与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就3个深水油田的开发签订了产量分成协议。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在每个油田中均占有50%的权益。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将投资1.3亿美元发展深水钻井技术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将投资1.3亿美元发展水深…  相似文献   

14.
ENI集团是意大利国家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也是世界上一大跨国石油公司。每年10月27日公司都举行纪念活动,怀念公司的创始人恩里科·马太伊。“ENI的名字永远和马太伊联系在一起”。ENI集团正式成立于1953年,它的前身是几家国有石油企业。其中核心企业,也是成立最早的企业是阿吉普(AGIP),阿基普成立于1926年,是意大利全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的简称。阿吉普成立以后一直在意大利北部从事油气勘探、生产、炼制和销售。但是很长时间里,它在国内无所发现,靠从外国石油公司买原油来炼制和销售。它首先进入欧洲当时主要产油国…  相似文献   

15.
政策要闻     
一些产油国收紧油田开采政策高油价正在改变跨国石油公司与产油国之间的关系,一些产油国正加强对国有油田的控制。尼日利亚正在讨论修改关于开采近海油田的条款,外国石油公司从这些条款中获益的成分将大大减少。俄罗斯重申要加强对石油业的控制,考虑出台新的法律限制外国公司在该领域的持股比例。委内瑞拉颁布新的法令,提高针对外国石油公司的征税额度。4月,查韦斯政府陆续修改了32个上世纪90年代与外国石油公司签署的作业合同,将这些合同纳入该国2001年制定的新法框架之下。4月15日,委内瑞拉还上调了对外国石油公司的所得税征收比例,在奥里…  相似文献   

16.
1970~1979年(2) ▲英国国家石油公司的成立与消亡 1973年10月,在阿拉伯产油国对美、欧、日实施石油禁运之时,英国政府首相希思曾要求英国石油公司(政府持股达31.6%)和皇家荷兰壳牌集团优先向英国供应石油,但遭到拒绝。1974年在大选中,英保守党失败下台,工党上台。工党在竞选纲领中就主张加强国家对北海石油资源与生产的控制。1975年5月,在北海油田即将大规模投产之际,英国议会通过了《石油税法》,11月又通过《石油和  相似文献   

17.
自1979年以来,世界经济连续三年衰退,石油消费减少,在国际市场上供过于求,西方国家为挽救经济危机,不断掀起石油降价风潮。它们一方面带头削价抛售石油,另一方面在石油输出国组织内部制造分裂,企图冲垮该组织为“减产保价”而制定的每桶34美元基准油价线。今年2月18日,英国首先宣布北海油田的轻质原油降价9%,每桶为30.5美元,随之挪威也立即宣布油价降到与英国平齐。两天之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外长会议谈判由于各国坚持本国利益而破裂,尼日利亚把它与北海油田同质的轻原油降价15.5%,每桶30.5美元,中质原油更降至每  相似文献   

18.
1997年9月8日出版的美国《油气杂志》公布了美国之外按储产量排序的世界最大100家石油公司的最新名单。这100家石油公司的地区和国家分布情况如下:加拿大30家、拉丁美洲11家、欧洲和前苏联24家、非洲6家、中东11家以及亚太地区18家。 从油气的储产量数据来看,主要产油国的国有石油公司在世界石油工业中处于主导地位。在除美国之外的1996年石油(包括天然气凝析液)产量最高的世界前20家石油公司中,主要产油国的国有石  相似文献   

19.
回顾 1.原油 地缘政治矛盾成为4月份影响国际市场油价的主要因素.尼日利亚石油生产形势恶劣,伊朗核问题升级,加之市场对于美国驾车高峰来临前可能引起的汽油供应紧张感到不安,导致投机资金大举入市,带动欧美期货价格连续数日刷新历史记录.4月份西得克萨斯轻质油(WTI)、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平均为69.46、70.35和64.14美元/桶,分别较3月份大幅上扬6.64、8.23和6.32美元/桶.  相似文献   

20.
资产重组阿帕奇购买BP北海和墨西哥湾资产 美国独立油气生产公司阿帕奇公司与BP达成协议,以1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BP在北海及墨西哥湾的部分石油和天然气资产,其中包括北海福蒂斯(Forties)油田96.14%的股权。福蒂斯是英国北海最大的石油发现,从1970年到现在已生产了近25亿桶原油,但它的产储量仍在北海油田中名列第8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