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深圳经济特区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应运而生。40年来,深圳在众多领域一直发挥着"先锋队""排头兵"的作用。"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成为支撑深圳高速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2.
北京电视台胡紫微时代的辉煌大抵不用过多描述,那是一个"融汇大事儿小情儿,源自身边百姓"的黄金时期,曾经的北京城有多少电视会定格在中午12点的北京一台,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又会有多少百姓延续着《身边》里的话题和情感上的共振,这都不言而喻。胡紫微,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名字,她用自己亲和的主持风格、出众的主持才能和节节攀升的收视率证明着自己,也践行着一个完美主义者的梦想与追求。无限风光在险峰,她一次又一次的刷新着曾经属于自己的辉煌。2011年,胡紫微再一次用实力和行动证明了那个"最美的传说"  相似文献   

3.
百年一遇的严峻的旱情,揪着黔北农民的心,同样也揪着每一个遵义农行人的心. "帮助农户抗旱保耕,力争在大灾之年减产不减收."在这场保民生的战斗中,农行遵义分行切实发扬有信心、有激情、有魄力的"三有"精神,凝聚全行之力,与农民兄弟并肩作战,用真情和实举谱写了一曲大旱无情,农行有爱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4.
有一种谎言叫欺骗,有一种谎言叫关爱。今天的谢娜已是家喻户晓的明星,可没人会想到,在谢娜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人的"欺骗"一直伴随着她从丑小鸭变为白天鹅。而这个总  相似文献   

5.
日前在北京的一个研讨会上,有学者提出我国目前的经济运行可以用"缩长"两字来概括,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却伴随着通货紧缩和失业率上升.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看待"公共财政"问题,必须有一个特定的历史视角,即不能简单照搬西方,而应在我国特定的国情下理解"公共财政"的涵义,它标识着一种与以往不同的、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财政模式。  相似文献   

7.
周立波谈到养老贵、医疗护理丧葬"高价一条龙"服务时,讲过一个段子:在公园遇到一位88岁的老先生在练拳,夸赞道:"老先生,身体很好啊!"老先生回答说:"没办法,死不起呀,只能好好活着!"这个笑话的背后,隐含着老百姓对养老的担忧正日益加剧。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以我们目前的收入水平,省着点花,60岁应该有足  相似文献   

8.
贾康 《国际融资》2020,(8):26-26
在这个非常之时的2020年特定年度里,要有一个高水平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方案。这个方案推进着中国坚持向前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平崛起,继续缩小和发达经济体的距离,及实现现代化"新的两步走"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李丹 《中国金融家》2020,(2):122-124
"历史是一条伟大的洪流,没有一个人不为历史的璀璨流泪,但在历史这条河里,熠熠闪光的永远是每一个普通人的人性光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一群又一群英勇无畏的"逆行者"战斗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其中,也闪现着金融人和他们家属的坚强身影。让我们一起听听那些抗疫过程中的温情故事,向"逆行者"致敬!  相似文献   

10.
<正>有一个人在马路边搭建了一座简易房子,住进去后感到很满意很幸福。三天后,有一个老汉经过这个房子,嘟囔着说了句"好难看"。他问"哪里难看?"老汉说房子应该朝东才对,早上可以看太阳升起,而且也不会受到马路上车辆的影响。这个人一想确实如此,于是请人将房子推倒,重新搭建了一间朝东的房子。过了没几天,又一个人经过时嘟囔了一句"没品位"。这人忙问"哪里没品位?"那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家有一个说法,说一只木桶盛满了水,但如果有一块拼装成木桶的木板短了一截,那么桶里的水就会漏出来,一直漏到短板的水平.这就是"短板效应".正如决定木桶漏不漏水的关键不在于其他木板够不够长,而在于有没有过短的木板,现在,确保银行卡资金安全,同样存在着一个"木桶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外资》2007,(11):18-20
<正>"走出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的对外投资合作应该说是在起步阶段。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已经看到,目前种种情况表明,已经预示着将有一个大的发展空间。以2006年对外投资  相似文献   

13.
徐翀 《中国金融》2016,(4):94-95
在学界,有一普遍流行的观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实行的是"大一统"高度集中的金融体系,人民银行基本上是国内唯一的金融机构,由于缺乏"银行的银行"职能,因此算不上真正的中央银行。然而,这个"定论"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它忽略了新中国成立后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0月~1952年底)。在这段时期,我国存在着数目众多的私营银行、钱庄、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人民银行不仅充当着"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而且也履  相似文献   

14.
容君 《银行家》2001,(1):40-42
在北京紫禁城中,一个天宫般纯洁的宫殿里,在王位上方有一个匾额,上面写着"正大光明".对于资本市场,我想不出比这更好的指导哲学了.  相似文献   

15.
在美丽而神奇的华锐草原上,有一个被称为 " 马背银行"的集体,那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天祝藏族自治县支行.这个集体秉承着老一代央行人胸怀大局、服务藏区的"西迁人"精神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马背银行"精神,真情帮扶、履职尽责,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家乡的山上茶室有一个意外的发现。那些私底下凑在一起的时候不免嘀嘀咕咕埋怨自己的退休收入"夫妻两人加起来还不如人家一个"的企业退休茶友,一到早上八九点就急着收拾回家。原来,他(她)们还都是股市里的兼职"小散"。他(她)们嘴上说是回去买小菜,其实不过是想到股市去挣一点小菜钱。  相似文献   

17.
以前,总认为工会是个无所事事、养老八卦的地方,当我真正成为一个工会人时,我才发现我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工会,其实是一个拥有爱、创造爱和传递爱的地方,这里的每一个员工,都充满了着爱心,都是爱的使者;工会开展的"金秋助学"、"送温暖"等每一项活动,都传递着无尽的爱意。正是在  相似文献   

18.
人们爱用"夕阳红"形容老年人的生活。但是,我们知道,这种"温馨又从容"的状态背后隐含着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以一定的财力做保证,退休后有足够的钱来养老。否则,大家看到的就是凄凉晚景,而不是什么"夕阳红"。  相似文献   

1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5·12汶川大地震,转瞬间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在突如其来的天灾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无助,我们没有理由漠视由此带来的震撼和启示.生活中,也有一个"魔鬼"虽时时相伴,但难让人有切肤之痛,只是在逐步蚕食着你的资产和实际购买力.  相似文献   

20.
张凌 《银行家》2003,(12):120-123
早就听说了山西临汾有一个金融界"能人",短短几年间把一个负债累累的信用社一下子弄成了临汾地区业界的"老大".最近又听说,今年临汾市一个区级信用联社的存贷款新增额竟然占到了全市总额的三四成,显然,这又是那个"能人"的一个新作品.这真真地让我产生出一种强烈的好奇:难道别的人在那个能人"逞能"时,都傻呆呆地等着束手待毙么?或者是那个能人真有什么通天的本事,比如会施用定身法,让所有的竞争对手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地盘被人不断地蚕食下去?--当今可是一个已经走向开放,并且任百舸争流的竞争时代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