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贷款方式日益多样化。"校园贷款"虽满足了大学生经济需求,但大学生在风险防范方面疏忽大意,易陷入校园贷旋涡。文章选取阜阳师范学院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大学生校园贷现状,从政府、信贷平台、学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校园贷的问题及危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为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完善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民间借贷行业依托互联网推出的"校园贷"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大学生深陷"校园贷"危机的事件也屡见报端。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行主流校园贷平台的信息分析与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概况两方面,来探究"校园贷"存在的合理性和风险性,为有关部门规范校园贷行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提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8,(1)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由于"校园贷"自杀现象频繁爆发,严重影响了高校校园的稳定性,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校园贷"在高校盛行,主要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因此,加强"校园贷"的风险识别和防范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和大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调研,然后分析"校园贷"法律风险,最后尝试提出"校园贷"的防范对策[1]。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国内校园贷的发展现状进行归纳,首先介绍了国外校园贷的发展状况;其次总结我国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国外校园贷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校园贷的发展情况,研究国内商业银行介入校园贷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校园贷"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兴事物,既能够满足大学生对金融的需求,又能够促进互联网金融事业的高速发展,但是在"校园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危害大学生的"高利贷""裸贷"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良性发展,因此,要切实解决大学生"校园贷"的乱象,高校就要从纠正学生消费观念、增强大学生的金融管理知识、提高大学生金融素养等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6.
我们调查分析了近2年发生的大学生"校园贷"事件,以大学生"校园贷"引发的系列社会问题为出发点,收集整理分析大量案例数据,对大学生和其他社会阶层进行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多角度了解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校园贷"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弥补大学生资金短缺的同时,引发的负面消息层出不穷,逐渐引起了社会、学校、家庭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多方关注,各种评论褒贬不一,日益成为社会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山东省泰安市部分高校"校园贷"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可能引发的社会危害,从家庭教育、学校引导和社会监管三个角度探讨应对策略,有效规范目前"校园贷"不良的发展现象,预防借贷危机产生,有效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校园网络贷款平台为大学生的消费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问题,本文从社会稳定视角出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校园贷"问题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在校大学生展开调查,指出"校园贷"有需求市场、校园网络贷款机构经营不规范、不良借贷平台"挖坑"逾期后"暴力催款"、校园网络贷款机构间未形成信息共享机制等问题,从而提出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校园贷"的监管、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学生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理财习惯和学生应自身抵制,提高个人风险防范意识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民间借贷也搭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发展形势变得丰富起来,网络借贷成了现代社会中非常普及的一种借贷方式,普及程度已经到了大学生都能轻易借贷的地步。不良"校园贷"事件的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阐述了大学"校园贷"产生的原因及大学"校园贷"业务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大学"校园贷"的研究对策,努力抵制不良"校园贷",还大学校园一个纯净美好的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面向高校学生群体的校园贷以手续简便、放款快速等优势得到不少大学生的青睐,在校园贷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因运营不够规范,产生了暴力催收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多项措施对校园贷清理整治。本文试对校园贷的发展历程、常见类型、成因、所伴生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教育、监管、法制等角度对校园贷的治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风潮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P2P类校园贷金融凭借其方便、快捷、门槛低等特点快速占据校园市场,但同时校园贷的发展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我们依托九江各大高校样本,通过调查当前校园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分析大学生进行网贷行为的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得出大学生网贷行为发生与P2P网贷平台诱惑力度、学生月收入状况、消费习惯、创业资金需求、羊群效应等有密切联系,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网贷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与普通的民间借贷相比,大学生校园网贷存在较多的民事法律风险,尽管校园贷已暂停,且银行已对大学生贷款“开正门”,但囿于种种原因限制,难以灭绝,多数平台改头换面,继续校园贷。目前缺少专门针对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民事法律规范,相应的近似法律依据有《民法典》及政府部门规章的相关规定。大学生网贷民事权益保护涉及面广,主要的问题表现在:民事主体地位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缺乏纠纷解决机制等。未来需要加强大学生网贷行业协会建设,规范校园贷网贷平台,进行金融创新,加强对平台信息披露的监管。在制度健全的基础上恢复校园贷产品,使校园贷真正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又能够保护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消费主义思潮的崛起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产物"校园贷"产生,并在大学网络信贷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断见诸报端,甚至发生了一些大学生无力还款而自杀的惨痛悲剧。如何正确认识"校园贷",防止类似负面事情的再次发生,已经成为高校以及高校大学生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此,分析了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远离校园贷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的学生的校园贷款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总结出当前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风险防范进行了研究,让更多的大学生远离校园贷。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互联网+"这一概念在我们生活中不断深入,面向大学生提供分期购物和现金消费等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手头拮据却具有超前消费观念的大学生群体纷纷成为互联网金融业争夺的阵地。为了更深一步地了解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网贷消费现状,现以湖北省襄阳市四所高校的大学生为例,通过线上及线下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性别、年级状况等指标对其分组,以探究不同类型学生的网贷消费现状,还从当前大学生网贷认知程度和接受情况、网贷消费的影响因素、网贷消费的还贷情况及大学生对网贷消费利弊认知四个方面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受政府大力推动"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网络借贷业务也迅速兴起,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以在校大学生为目标客户,开展了校园网贷业务。校园网贷业务在帮助大学生应对消费、培训、创业资金困难的同时,也造成了种种不良后果。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参与校园借贷的原因,大学生参与校园网贷的风险,并提出了进一步监管校园贷,防范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校园贷作为互联网金融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校园贷受众的特殊性,加之近期又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校园贷一时成为人们舆论的中心。随着各种政策相继出台,校园贷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关键阶段。文章通过网络调查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在P2P平台校园贷的现状,分析校园贷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加强大学生财商、提供多途径勤工助学、提高商业银行渗透率三点完善校园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消费能力。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较高消费潜力的群体,资金短缺对其消费能力有极大影响,为了满足大学生群体消费,互联网金融平台分期购物、现金贷款等校园贷服务应运而生。探讨了互联网经济时态下"校园贷"的现状及发展,对其引发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为大学生理性使用校园贷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畸形的消费主义价值观、虚假的社会诱惑、平台借贷审核不严促使"网贷"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升温。"网贷"在高校校园迅速"走红",业务发展得"风生水起",不仅使大学生背负巨大的经济债务和精神压力,而且面临巨大的隐私信息安全隐患以及个人征信系统的崩溃。加强大学生的理性消费观教育、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制意识的培养、建立大学生日常消费监测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大学生信用评价体系,方能使校园网贷在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逐渐形成合理的行业规范,形成校园网贷健康、有序、成熟的行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因不良校园贷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打压其肆意增长的趋势。但一些校园贷为寻求生存之地,改头换面,用新马甲来诱惑学生:考研贷、美容贷、留学贷等层出不穷,给有贷款需求却难辨校园贷潜藏风险的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针对此现象,本文从国家、银行、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校园贷问题的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