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小华 《改革与开放》2015,(1):120-121,128
文章以逆向选择模型和道德风险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国有企业在激励机制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薪酬、晋升激励不公平会导致员工的"逆向选择";激励失控与激励不足共存,任免非市场化会导致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即通过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公平的薪酬、晋升激励制度来规避员工的"逆向选择";通过建立相容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来防范经理人"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2.
股权激励已经被现代企业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公司治理中广泛应用,对进一步完善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分配制度,建立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很多上市公司也开始了以经理人为主要对象的股权激励实践,各级政府也制定相关的政策予以指导。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主要形式和该行为应具备的条件,然后分析企业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赵娜  孟祥革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2):126-128
理论上讲我国实施股票期权可以有效解决经理人长期激励不足和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也有利于上市公司降低委托成本,吸引并稳定人才.但由于我国股票市场不完善及股东与管理者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我国的运用效果欠佳,从而产生了激励陷阱.文章通过对股权激励陷阱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规避此类陷阱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组织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幅度和难度在不断增加,职业经理人跃上了经济发展的舞台.基于自身利益取向及管理环境的复杂性,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不可避免.本文在分析道德风险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立职业经理人道德风险制约机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2006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激励实施效果以及公司薪酬激励机制两个角度入手,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与国内已有文献不同的结论: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与公司业绩的正相关关系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管理层股权激励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及投资者利益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特点及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并探讨分析了当前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年多来,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的事件不断出现。这类现象的发生,一方面在于股票市场的低效和相关政策法规存在漏洞,更根本的是在于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不完善。要防范此类行为,首先必须要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强化激励机制的约束性,此外还需健全法制法规和培养成熟的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8.
股权激励计划是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一项长效激励机制,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公众对其不甚了解,但在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已经施行.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实施后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股权行权条件、长效激励机制设计和方式选择等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激励机制之上的。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使统一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使经营者能够努力实现公司所有者的利益最大,防止道德风险。而衡量二者是否建立联系,很大程度体现在经营者的薪酬是否与企业业绩挂钩上。本文以上市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薪酬激励和其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民营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尚需完善。  相似文献   

10.
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分析股权结构通过四个方面的机制(即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监督和激励机制、公司外部治理和适度性)影响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高低的基础上,得出了相对于股权高度集中和高度分散的情况而言,适度的股权集中才最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出台后,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有了法规的指导,但这种理论上激励相容的机制设计现实中可能由于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无效。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2006—2007年的经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披露事件为样本,分析了经理利用信息优势选择信息披露内容和时间影响股价,进而影响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确定的机会主义行为,实证研究的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借此提出对我国经理股票期权实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规范公司的行为,提高公司的价值。文章首先对沪深两市30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SPSS20.0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公司规模、公司治理、股权集中度、资产担保价值与所得税率与资本结构呈正相关关系;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推动企业管理方式不断优化,管理技术也精益求精,目前,在公司股份分散化的趋势引领下,股权激励机制在各个公司开始广为推行,其好处是以这种方式来制约和激励经理人的行为。任何一种形式最初执行阶段都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股权激励计划也是如此,文章探究实施股权激励以来在实施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对如何有效的推进股权激励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其设置状况是否合理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文章针对当前上市公司股权治理的弊端,设计出一种股权持有者多元化、股权集中程度分散化的股权结构,并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应建立以法人股东为主导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对于进一步调动国有控股公司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等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主要就如何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锡元  蒋倩倩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2):109-111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业绩、经理行为等间接衡量因素来探讨职业经理人的激励与其能力发挥的相关性,并认为经理人的激励与能力发挥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但是需要企业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合理组合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并选择合适有能力的经理人。同时,文章还认为,研究如何通过激励机制来调动经理人的积极性,提升其努力程度和能力发挥度,是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王雪  张慧 《北方经济》2007,(1):56-57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及投资者利益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特点及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并探讨分析了当前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炜 《中国经贸》2008,(20):75-76
股权激励计划是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一项长效激励机制,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公众对其不甚了解,但在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已经施行。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实施后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股权行权条件、长效激励机制设计和方式选择等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1993年引入了股权激励机制,但较规范的发展开始于2006年1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在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的大背景下,安徽省上市公司首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阐述,并据以对安徽省上市公司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从激励对象、管理层持股比例两个方面对安徽省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本文针对安徽省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夏锋  夏宁  杨聪 《山东经济》2012,(5):57-64
以委托代理理论、团队生产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以及资产专用理论为基础,利用2006—2010年深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水平随公司经营绩效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是下降的。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国有股股权比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今后要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改善薪酬结构,重视长期激励地位,而且要加大董事会、独立董事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