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晶 《中国市场》2014,(29):8-9
我国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明显不足,其中土地供给不足严重制约了保障房的建设和供给,本文对造成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约束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借鉴重庆、黄石和香港的保障性住房供地模式,提出解决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约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翼 《品牌》2006,(6):77-77
<正> 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其主要内容为:一、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要重点发展满足当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自2006年6月1日起,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二、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  相似文献   

3.
土地供应政策与房地产市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着重论述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四种因素,即土地供应总量、土地供应结构,土地供应方式和管理政策。这四种因素均会对房地产市场构成影响。在此背景下,对房地产市场的土地供应调控,调整的只是房地产供给总量和结构,要实现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还必须正确引导需求和消费。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构建各类住房的土地供应面积与房地产指标的关系模型基础上,以各类住房的土地供应面积与房价和销售面积的关系为视角,以1997—2014年的全国数据来检验各类住房的土地供应面积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适用房、别墅和高档公寓的土地供应情况是影响房地产市场最为显著的住房类型,并且别墅、高档公寓的土地供应情况对房价和销售面积的影响程度均远大于经济适用房对其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土地供应政策的经济分析——以云南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洪 《财贸经济》2007,(6):91-97
2005年以来,我国政府频频出重拳,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并根据中国的特点,正式将土地供应政策纳入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中。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和全国分省区的面板数据分析,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经过十余年的城市(镇)土地制度改革,土地供应是否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具有显著影响?(2)哪些土地供应政策对房地产市场有影响?它们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呈现什么样的形式?(3)我国现行的土地供应参与房地产市场和宏观经济调控是否有效?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随着我国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土地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我国的土地供给政策已经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明显影响。在我国特有的政府垄断城市土地供应的制度框架下,土地供应确实能作为一个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参与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和宏观经济调控。(2)我国的土地供应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供应量和土地供应的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财富》2005,(6):15-15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国土部将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通过土地调控措施来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的有效供应,另一方面,在抑制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快上,要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前提下,根据房地产市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土地供应结构、供应方式及供应时间。这位负责人称,在改善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方面,对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在供应土地前,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具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等规划设计条件,房地产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住房销售价位、套型面积等控制性要求,并作为土地出让的前置条件。  相似文献   

7.
乐耀辉 《理财周刊》2006,(8):106-107
今年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给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统计局等9个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十五条”),此次政策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意见更加规范细化,可谓“字字到拳,句句到肉”。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国内外土地供应与房价关系的相关文献,选取芜湖市2012—2018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皮尔森系数分析了一级土地市场政府垄断下的土地供应方式、土地供应结构、土地供应数量、土地供应价格对房价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土地供应方式与房价无关,土地供应结构与房价低度负相关,住宅用地供应比例越高,则房价越低。②土地供应量对房价影响效果显著,土地出让价格与房价波动的关系极为密切。③决定房价均衡的根本因素是房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在一级土地市场垄断情形下,地方政府倾向于以饥饿方式供应土地,即减少土地供应量,提高土地供应价格;同时,房地产商为了高利润而囤地,对拉动地价也有重要影响。为此,需完善土地供应政策,优化用地供应结构,降低房价上涨的预期,打击以资囤地、闲置土地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9.
《江苏商业会计》2006,(5):I0002-I000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抑制投机和投资性购房需求,进一步加强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收管理,现将有关营业税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住房是现代人生存的根本需要。住房问题是中国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住房土地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工具,是解决住房问题和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工具。从我国城市住房土地政策的演变和实践出发,结合土地的特殊属性,分析我国现行城市住房土地政策出现的问题,提出优化城市住房土地资源配置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商》2015,(9)
住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但受到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的影响,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日益突出。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不仅是践行以人为本政策的关键之举,也是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本文从保障性住房供给与需求、供应体系的结构,供应方式研究角度出发,分析目前的研究现状,为优化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与土地政策在不同时期均对住房体系发挥了作用。通过政策与市场的对比分析,说明市场化工具对商品房建设存在较强作用,并表现为逆风向调控的特点。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关键决定因素为政府政策目标,三类住房产品间并不存在替代或互补关系,商品房市场的成交萎缩长期存在,必然通过财政收入影响到其他二类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为保证"十二五"期间住房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政策工具须从土地供应环节入手,加强税收调控,灵活运用利率工具。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改变了过去福利分房体制。基本实现了住房的商品化和社会化,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得到一定满足。国家从1995年开始实施安居工程,目的在于解决中低收入中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顺利推动住宅的商品化进程,经济适用房建设是安居工程的继续和发展。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指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  相似文献   

14.
赵云伟 《上海商业》2007,(12):34-36
国资地产集团上市背后折射的一个大背景,是政府在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认识上发生了一些质的转变。近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无论是调节土地供应,还是控制消费需求,都是在商品住房的范畴之内。目前,对政策性住房的关注,已经成为新一轮宏观调控的立足点。从市场层面来看,决策层似乎对国资地产集团寄予较高期望。从建设资金压力和历史渊源来看,这一选择不无道理。但是,从星港经验而言,至少在政策性住房的建设前期,政府的直接投入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它将直接影响到此类住房政策的执行力度。因此,我们认为,在房地产宏观调控取向质变的前提下,政府的直接参与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国家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第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即调控细则)之后,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对此有什么反应呢?记者分别访问了中介、投资者、购房者以及开发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四川物价》2009,(2):41-41
成都市物价局、房管局: 你们《关于调整成都市经济适用住房政府指导价标准的请示》(成价费(2008)104号)收悉,根据《省政府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川办发[2006]37号)、原国家计委、建设部《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和省物价局、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  相似文献   

17.
《市场周刊》2005,(7):26-26
针对开发企业以往获得土地建房后高价销售的现象,西安市今后将采取先限定房价、后实施土地招标的办法,更多地供应低价商品住房和安置用房,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和拆迁安置建设,让更多的市民能买得起房子。该市2005年计划新开工面积400万平方米,竣工30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30亿元,新开工、竣工面积比2004年的478万平方米和352.3万平方米分别下降了16.3%、14.8%。  相似文献   

18.
围绕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内涵,分析了目前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中主要的问题,提出了交通便捷、配套完善、有利就业等五项原则,给出了集体用地入市、完善土地储备制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配建和混建等土地供给模式,最后从改善用地供给制度环境、建立用地供给长效机制、构建完善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四川物价》2005,(6):31-32
据新华社报道,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有关负责人不久前表示: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对土地的需求一分强烈,而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却决定了建设用地供应的有限性。当前,住房需求快速增长,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开发土地供需矛盾,特别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土地供给缺乏弹性和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浅议我国经济适用住房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叶科 《商场现代化》2006,(10):162-163
本文从经济适用住房的性质、政策保障对象、在住房供应体系中的地位三个方面对我国经济适用住房进行了明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