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人才培养明显难以满足跨境电商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责任,加大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力度势在必行。文章首先总结了河南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然后对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动因及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跨境电商人才稀缺已成为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提出校企合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优势,并指出校企合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校企合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7,(5):252-253
"互联网+电子商务"背景下,跨境电商的急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缺口也日益显著。从事跨境电商业务不仅要熟悉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技能、传统外贸的交易流程,更需要外语基础与交流能力。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跨境电商的发展给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高等教育强调人才培养必须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目前很多电商企业存在人才缺口,但在实践中又有大量电商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工作,说明许多高校的电商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对电商人才综合素质的高需求出现明显的不匹配现象。近年来,M学院与广东省跨境电商企业对接,选送学生到广东实习就业,扩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也是对M学院电商人才培养的水平进行了一次社会需求的考验。本文从广东省跨境电商企业对M学院电商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调研,以获取真实一手调查数据。学院正处在向应用型本科转型阶段,为研究我校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我院电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优化,学院通过构建跨境电商用人企业对M学院电商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模型,研究跨境电商企业对学院电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而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型进行改革优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量逐年攀高,尤其是生产制造一线的高级技能人才。然而,由于受办学条件的限制,高校培养具有高水平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能力亟待提高。校企双方通过深入开展合作,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同时为企业输送满足其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校企的共同发展。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其必然性,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财会专业一直以来都是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但目前高校财会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却不容乐观。学校会计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无法与企业实际工作能力需要相结合是高校目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鉴于此,文章以高校为研究背景,以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指引,深入探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与优化的方向以及具体实施方案,为高校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叶玉华 《管理学家》2019,(2):116-117
“电商”是最近几年特别火的一个词语,各个行业都在谈论着电商对他们的影响。随着电商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迅速崛起,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培养具有高素质和专业化的跨境电商人才,不仅有利于当代学生的发展,更能进一步刺激我国经济的再一次飞越。因此,学校和各个教育行业应从当前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存在的问题和人才培养模式、内容、手段入手,探索跨境电商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人才创业创新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才素质。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我国物流行业迅速发展,物流人才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为高校物流人才培养创造了机遇。在物流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对学生求职就业来讲非常有利。在此前基础上,本文将分析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索校企合作视角下的改革策略,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9.
为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相关资源,根据电子商务自身特点,探索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引入第三方媒介企业,搭建实战教学平台,提供实战教学技术支持与企业专业培训,将生产企业与校方联系在一起,三者共同构建全新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电商人才。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的教学实践,是一种以企业需求和职业需要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它将高校课堂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实习工作有机结合,是培养适合不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是企业和高校双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过程。对学生动手实践性要求很高的车辆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的教学实践模式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总结世界范围内校企合作的现状为出发点,着重讨论分析了车辆工程专业教育在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校英语教师通过走进企业,参与企业实践,可以进一步夯实英语教师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帮助老师充分认识到公司对人才能力的全方位需求,从而更好地培养英语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中国市场的开放水平正在日益提高,国内企业对外合作势头强劲,以企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高校有必要做好教学改革工作,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积极引入校企合作、企业实践等新理念,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发展输出高质量专业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的快速变革,高等教育面临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挑战。为了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学校的教育资源与企业的实践需求相结合,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出适应工业领域需求的全面发展人才。本文旨在研究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促进该模式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广泛应用,推动产学研融合,实现教育和产业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峥  李俊峰  詹小旦 《价值工程》2012,31(13):17-18
物流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十分注重物流管理人才的选拔和能力培养,物流人才"能力为本"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引起高度重视,重点研究问题是迫切需要加快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系统研究,制定以"能力为本"的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具有独特技能和优势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4.
<正>校企合作是高职物流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校企合作是指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为核心、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优质资源进行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虽然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但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校企合作层次肤浅;二是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较差;三是校企合作定位不够明确,观念转变不够;四是实训教学环节经费投入不足。这些已  相似文献   

15.
余琳 《价值工程》2010,29(22):192-193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如何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技术人才,这是各高职院校正在探索的问题。目前,我们正在实践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通过均衡多方利益,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与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分析,探讨"提前实施知识转化,实现校企的零距离接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当前我国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分析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以强化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实训、实践教学为主体的新型高职教育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为特色的教学模式,为实现高职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零距离"的建筑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赖春秋 《民营科技》2013,(4):116-117
中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中等技能人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离不开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于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走入中职校,并成为人才培养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对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由于该专业的就业特点、教学体制、企业利益、学校与企业的沟通纽带等因素导致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较难进行校企合作。为了促进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校企合作,中职学校非常有必要研究如何实施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中职学校必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将政府、行业、企业都请上校企合作这架马车,以从根本上改变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薛艳  张雪宇 《价值工程》2013,(19):22-24
基于校企合作的3S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为学生提供参与工作的机会,学生利用企业的工作环境提升自身的工作技能,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实操、实训和实用3个层面上进行合作,通过跨界培养、育用结合的方式,最终培养出符合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适合会展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会展辅助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本文提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基础在于企业需求、方法在于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关键在于确保办学质量,为企业快速培养急需人才闯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根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文章提出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设置、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建设,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建立有效的实习基地、科研等合作,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