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已成为第二课堂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连接课堂和业余生活的重要作用。高校社团种类繁多,但真正为了学生就业、创业而建设的社团少之又少,本文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旅游专业学生社团为载体,分析了专业社团发展现状、问题,对今后的社团建设目标和发展途径给予了建议,以期充分发挥专业社团在提升高职旅游类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丁海奎  张西梅 《经济师》2014,(10):208-209
大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对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起着关键性作用。文章从什么是学生社团,社团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为什么要加入社团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社团管理的新方法,引导学生社团朝着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方面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己的舞台。  相似文献   

3.
潘虹  高蕾  温波 《经济研究导刊》2013,(10):232-235
学生社团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载体。采用调查问卷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高校社团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分析高校社团发展在人员选派与安排、社团活动定位、指导教师作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以期对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覃岳虹 《大陆桥视野》2012,(24):85-85,88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学校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对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推进素质教育以及维护学院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社团正以其特有的组织自发性、活动自主性,追求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积极、有效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是高校面临和必须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公益支教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之一,是引导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四有"青年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隐性教育功能,是大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交融的一个良好载体,对培养学生感恩与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高实践育人有着切实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亟待加强、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落后、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脱节等。加强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重点应放在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根本支撑;强化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紧密联系,为实践教学提供有效的载体。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在高校学生社团中建立党组织,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研究高校学生社团党建工作,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及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本质要求,同时,它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选择以及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学生社团的发展是指学生社团从产生、运行、终结以及影响这些进程的各种因素和关系的总和。研究学生社团的发展就是要揭示学生社团发展的规律性,探察影响学生社团发展的各项因素,分析促进学生社团发展的内部原因,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独立学院学生社团的发展问题主要是社团建设问题以及学生社团的发展对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素质提高和学风校风的影响,归根结底是独立学院学生社团的教育功能对教育体系的影响问题,在学生发展的教育主体论上,具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民办高校学生社团正日益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技能的日趋成熟、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许多民办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还处在探索和发展状态,存在的一些问题还需要引起重视,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做好市场营销专业社团建设共组,学校领导层应该加大对于社团的扶植力度,对社团的建设与发展给予必要的指导.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习内容主要和市场相关,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自行组织社团,开展有计划的市场营销实践,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好专业社团的建设定位工作,推动专业社团建设的规范化建设.本文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社团建设的重点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有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唐文倩 《时代经贸》2012,(16):27-27
民办高校学生社团正日益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技能的日趋成熟、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许多民办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还处在探索和发展状态,存在的一些问题还需要引起重视,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是关系到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共青团事业不断发展和党的青年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大事。本文结合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性来探索高校学生社团“需求+载体+功能”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7,(8)
第二课堂作为大学生教育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大学生第二课堂开展的现状,以佳木斯大学为例,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工艺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人文活动、艺术活动、体育活动为主构建第二课堂活动体系,有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学生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有效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与困境与对生活的叛离有着必然的关系,关注生活,回归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发展的有效途径,学生社团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有效载体,加强社团建设,发挥社团的功能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8,(1)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开展,学生社团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新时期高校成立理论学习型社团是大学生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渠道。社团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作为学生课外活动的一个延伸,除了可以发展学生课堂之外的兴趣,还能降低学校教育成本。文章通过高校社团的调研,找出了理论学习型社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发展,使之成为大学生自由发展兴趣爱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张敏 《江南论坛》2012,(10):54-55
随着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层次的逐步提升,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兴趣与动手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各高校学生如雨后春笋般的自主成立相关兴趣社团,尤其是近几年,伴随高校在校生人数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社团单就数量和形式呈现“跳跃式”地发展。学生社团在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培养能力、开拓知识面、挖掘潜能、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发挥大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大学生社团的主要作用、存在问题、建设对策方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辛红伟  吴昊翔 《经济师》2012,(10):88-89
构建品牌性学生活动不仅是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打造具有一流水平校园文化的有效抓手。文章通过对品牌性学生活动构建的制约因子分析,提出了品牌性学生活动构建视域下推进"第一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路径选择,从而打造起一个以"第一课堂"为引导、学生社团为支撑、科技竞赛为平台、精品活动为载体的具有高水平的"第二课堂"体系。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艺术团又是高校社团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本文对大学生艺术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管理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丽媛 《经济师》2012,(8):104-105
高校社团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强化学生社团文化理论引导功能,探索社团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显得至关重要。文章从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发展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当前社团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社团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加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和完善社团组织机构,注重制度建设;加强社团文化氛围建设,提高社团凝聚力和创建社团文化品牌,使社团文化渗入到社团活动中等三个途径,努力实现社团文化建设育人目标,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