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平面设计软件是平面设计表现的技术工具和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平面设计软件corelDraw和Photoshop软件各自的功能特点,探索出软件特效对于制作、表现平面设计图形图像的重要性,注重软件应用对平面设计创意思维的设计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颖 《重庆与世界》2013,30(1):71-73
介绍平面设计软件CorelDRAW、Photoshop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用手绘的表现方式来迅速表达设计者的构想。将软件制图与速写合理结合,充分表现创作意念。  相似文献   

3.
黄胜利 《魅力中国》2013,(26):157-157
Photoshop是功能强大、迄今为止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图像处理软件。它可以把数字化摄影图片、剪辑、绘画、图形以及现有的美术作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处理,使之产生各种绚丽甚至超越意想的艺术效果。通过Photoshop的学习,可以利用先进的电脑科技将各种图像的编辑处理能力无限完芙扩展。极大地保护和鼓励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启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夏斌 《走向世界》2014,(32):78-79
数码摄影使用的软件最为著名和普及的当属Adobe Photoshop(简称PS).自从Photoshop CS版本以来,直至最新的2014年的Photoshop CC版,软件开始更多地从最初主要针对平面设计工作者,转而增加更多处理照片的功能而使摄影师们欣喜若狂.面对摄影师的Photoshop捆绑了Bridge(简称Br)和Camera RAW(简称ACR)两个软件.Br用于浏览和管理照片,ACR则于解码RAW格式照片并编辑.  相似文献   

5.
高静 《魅力中国》2010,(14):188-188
Photoshop是目前功能比较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被社会上的广告公司、影像公司、软件公司等企业广泛应用.因此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该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实践性、艺术性很强、内容丰富、工具繁多、图片处理效果丰富多彩,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思路与体会,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魏太清 《魅力中国》2011,(21):473-474
生本教育的主要特征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主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刨设一个和谐的充满关爱的课堂人际氛围,让学生富有个性地、独立自主地、自由开放地合作与探究学习,从而使得学生通过合适自己的途径,轻松自由地掌握知识。如何在Photoshop平面设计教学中开展生本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黄丽恒 《魅力中国》2011,(12):231-231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是现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案例教学、利用模拟化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模仿和创新能力,做到精讲多练,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新考核方法,提高Photoshop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在众多的图像处理软件中,Photoshop以其超强的功能和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类设计者和电脑美术爱好者。而目前,在学校的艺术设计类、计算机类专业已把它列为一门基础课程。本论文通过从对Photoshop课程的教学和学习Photoshop的方法这两方面来阐述如何更快更好地学习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技能。  相似文献   

9.
王晓蕾 《发展》2009,(4):101-102
研究平面设计的风格对我们进行平面设计的学习很有帮助,在对风格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注意结合对特定风格历史文化的了解,并注意平面设计中的风格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牛利芳 《魅力中国》2013,(8):352-352
中国传统纹样寓意深刻,造型优美,将中国传统纹样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以展现设计的个性和文化内涵。本文首先对中国传统纹样和现代平面设计做了概述,并对传统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甩做了举例说明,从而深入分析了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纹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俊策 《魅力中国》2010,(35):359-359
民族文化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对广告设计有看深刻的启迪与借鉴作用。广告设计中民族图形元素的运用,体现一种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对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运用民族图形元素的广告设计进行研究分析,阐述了民族图形文化艺术在广告设计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董宇飞 《魅力中国》2011,(4):198-199
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走进了新纪元,中国经济飞速增长;2001年,中国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这对于改进中国企业或公司的公共形象是个机会.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中国公司必须尽快改进自己的品牌形象。中国的银行面临的挑战来自于那些在世界各地取得巨大成功、拥有顶级服务,以及非常良好的公共形象的国外银行。尽管中国银行(BOC)和中国工商银行(ICBC)等四家银行已经成为世界前25位的大银行,但是中国的银行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不够专业的形象,不完善的服务和给予消费者的模糊的商务感觉。所以,通过本篇论文,我将提出一种符合国际化标准的新品牌创建系统.为中国的银行增添一笔国际色彩  相似文献   

13.
一名优秀的产品设计师,不仅要有好的构思、创意,还需要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将其表达出来。构思要想被感知必须通过某种特定的载体转化,草图这一图解方式是表达设计创意与构思.捕捉记忆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草图从表现方法上可以分为手绘草图和电脑草图。手绘草图绘制速度快、线条优美自然,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可视化仿真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计算机技术,在管输油气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在管道设计、运行调度、生产管理等工作中产生了巨大的应用价值,降低了管输油气的生产成本,提升了企业效益。随着计算机各种技术的研究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可视化仿真技术出现了从数值仿真到虚拟可视化仿真的跨越。根据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公司的实际生产和业务需要,应用可视化技术和仿真技术对输油气场站可视化仿真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开发。其成果将为该输油气场站站内施工维护、动火改造及应急指挥等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分析平台,为生产运行、设备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形象直观的可靠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个人形象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其在现代经济学中的意义。个人形象设计的宏观经济学呈现了人的历史社会的新的机制。现代"人"的形象设计与经济学存在着"隐喻"关系,个人形象设计成为一种经济学方法,通过绘画、诗歌、建筑、仪式等为背景的产业进行分类,并依据现代产业、人群、交流,形成宏观经济视野。因此,形象设计是经济学的属性回归,也是一种人的经济学行为模式,更是将形象作为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生动传播。  相似文献   

16.
孙昉 《重庆与世界》2013,(11):102-103,106
根据平面设计中的实际教学经验和在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ABCDE”五步实验教学方法:在充分分析问题之后(A),根据学生掌握的基本原理(B),在给出的带有参考结果(C)的任务驱动机制(D)下,尽可能帮助学生挖掘知识储备(E),进行创新性的平面设计实验。该方法重在激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潜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成建 《特区经济》2008,(10):232-233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树立品牌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控制权的重要发展手段。企业的品牌意识,更进一步的企业品牌战略是企业经营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步骤。从产品设计到生产流程设计,从企业的战略管理到形象管理,从对客户需求的全面的人文化服务到对企业团队精神的全面文化建设,无不充满了品牌的力量。为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探讨如何提升我国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项目教学法"是让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教学法。本文针对"项目教学法"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周红 《特区经济》2006,(6):128-129
历史建筑具有人文的价值取向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对历史建筑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充分的挖掘有利于塑造城市的形象和品牌,提高特区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可运用企业形象设计的基本原理,对特区城市形象进行整体设计。历史建筑文化品牌形象的设计是特区城市品牌的塑造,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有利于特区成为生态型文化旅游区和环保型的高新产业区,形成特区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旅游目的地形象标志设计中的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丹  王小辉 《特区经济》2007,(2):189-190
旅游目的地形象标志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组成的基本核心。本文将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理论与具体的形象标志设计案例分析相结合,对视觉形象标志中选用的元素进行了分类:旅游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域人文特征和其他抽象的图形、文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形象载体选用应遵循的原则:个性凸显、公众认可和创新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